·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映潮教艺 >> 阅读教学 >> 正文 今天是:
激发创造热情  培养创造基础
谈在语文教学中拓宽学生的动手面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发表于《荆州师专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13
 

             激发创造热情  培养创造基础
                ——谈在语文教学中拓宽学生的动手面          
        余映潮    1987.1

(重读这篇近20年前的论文,我的感触就是,它反映着历史。 语文教学中很多美好的做法,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有了。               ——余映潮 2005年3月13日)  

社会信息化的变革,要求学校把信息灌输式的教育转变为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培养出能够自身创造学习环境,形成自身的知识网络,并且创造出自身的探究方法的学习者,培养出具有丰富和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创造的志向和才能的创造型、开拓型人才和高智能的劳动大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因此,语文这一基础性工具性学科,这一智力因素和训练手段极其丰富的学科,不仅要让学生多动手,通过阅读教学中的圈点勾划、分析领会和作文教学中的选材立意构思表达来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智力,而且需要创设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拓宽学生的动手面,使学生在经常性的动脑中积极地发展思维,充分地发展个性,创造的热情受到激发,创造的精神受到培养,创造的技能受到训练,从而提高创造的素质,为未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

  在语文教学中拓宽学生的动手面,要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带有探索性、竞赛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常常感到自己俨然是个发现者、探索者和研究者,使他们经常尝试到成功的喜悦,使他们的思维在有节奏的紧张状况下爆发出智慧的火花,以此来激发创造热情,培养创造精神。活动的设计,主要从如下几个方面着眼。

1.进行语文学科内的“专题研究”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主要引导学生学习和了解、掌握阅读过程中质疑、分析、理解、概括的种种方法,使他们善于观察思考,勇于发表见解,发展思维的条理化、系统化。活动的内容常有:指导学生进行词语、句式、篇章结构、写作方法等不同角度的比较而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就某种语法现象、写作知识寻找例证而明确规律;启发学生钻研阅读材料并进行某种发现;以及让学生自编练习、自拟试题、自己设计板书、自己小结收获等等。这些活动主要在语文知识的横向联系上启发学生探究思索,看谁发现快、发现准、发现多,看谁有独到的见解。如学习了杨朔的散文《茶花赋》之后,可以让学生联系《荔枝蜜》、《香山红叶》进行对照分析,看三篇文章的标题、构思、内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习了《我的叔叔于勒》中用动作言谈暗示人物心理活动的写作特点之后,可以看学生是否还能列举出《分马》、《变色龙》、《范进中举》等课也具有如此的特点。又如在文言文复习中,要求学生就一词多义、近义词、古今双音词语对照等不同的知识点整理例证,制作词语卡片,等等。这方面可以设计的内容之多,不胜枚举。有些著名优秀教师还具有 “大手笔”,如辽宁盘山三中特级教师魏书生指导学生通读初中六册教材,画出“语文知识树”,将初中语文知识归纳为四部分、十九项、一百一十八个知识点,使语文知识的序列为学生所掌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钻研的积极性。他的“六步课堂教学法”中的“自学 ”、“自测”、“自结”等步骤,实际上都是让学生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独立地进行“专题研究”,大大扩展了学生的动手面①。

2.引导学生进行学科知识之间的纵横联系。设计这些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广泛阅读、认真吸收、开拓思路、开阔眼界、养成联系、比较、分析、综合的习惯,发展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这种活动的开展,往往注意从教材的某一点提出问题,进行引申,或让学生寻找例证,或让学生阐述原因,或让学生解难答疑,或让学生扩展阅读,强调锻炼学生的辐射思维能力、辐集思维能力以及相似思考、相反思考、分合思考的能力。据统计,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七十四篇课文与中国历史课有直接联系,涉及到中国历史上三十多个历史事件,三十多种历史著作,六十多位历史人物②。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去了解、探索、归纳这种联系,他们就不仅能巩固文学常识和历史知识,而且能激发起极大的探求热情,进而对多角度多渠道地进行发现保持浓厚的兴趣。从单篇教材的教学来讲,这种引导也是不难做到的。如教学《死海不死》之中,可以从地理、生物、化学的角度提出许多问题来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如:①死海之“死”,在于“咸度很高”,什么是咸度? 咸度为什么这样高?②“死海是一个咸水湖”,是湖为什么叫海?世界上有多少个这样的“海”?③从死海的特点看,你认为死海边上最好安排哪些工厂?学生为了解答这些问题,将满怀兴趣地翻看许多书籍,自己动手动脑,并尝试到探究成功的喜悦。河南张建华老师在教了《输钱饭》这篇课文之后,要求初二学生为写一篇名菜介绍《榆钱——珍馐佳肴》作准备,几天时间,学生制作一百多张卡片,搜集资料三百多条,来源十分广泛,有《辞源》、《辞海》、《植物学辞典》、《本草纲目》等多种书籍及唐诗、宋词、小说、故事、传奇中关于榆钱、榆树的有关材料③。学生的动手面之宽,确实是令人惊异的。

3.安排各种形式的学习竞赛活动和独立工作的活动。这些活动的组织和进行,能使学生认真准备,奋力争光,经受克服困难的磨炼,培养独特的兴趣和爱好,培养竞争的进取力,并锻炼思维的流畅性和独创性。经常进行这方面的训练,能较好发展学生的组织能力、协作精神和开拓精神。如小论文比赛,手抄报设计赛,是一种多种能力综合的比赛活动,既能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也能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还能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又如交流调查报告和举办科学报告会,不但培养训练了学生广泛摄取、独立判断的能力,而且使学生面对大众、面对社会,锻练了口才,发展了个性。有些活动如手抄报比赛、自选作文集比赛、寻找例证比赛等,是人人动手,个个参加的,学生的创造精神、创造能力能由此得到很好的表现。北京宁鸿彬老师经常组织学生办手抄报纸,还让学生承担全校 “星期六广播”的消息采写、编辑、播音任务,开展“难题征答”、“求异竞赛”、“畅想未来”、“争鸣”等活动。他认为这些动手面很宽的活动能“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是培养创造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④。 

  二

  创造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具有敢于发展、敢于质疑、敢于创新的能力。这种能力决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难想象没有优良学习方法和严谨治学精神的人会很有所创造。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拓宽学生的动手面,还应该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与探究的方法,在创造的技能方面给他们打下良好坚实的基础。在此方面,主要是教给学生一些终身受用的本领。

1.指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国际上比较发达的国家都比较重视对中学生上好图书馆这一课。如美国的学校就开设有图书馆课,新西兰的学校很重视图书馆这一课,中学考试的科目中还要考图书馆技术⑤。在日本,“图书馆利用指导”是小学图书馆活动的主线。日本的图书馆法规定:“学校必须有专门的图书馆员,馆员要经过专门进修”。而且规定:“学校总人数超过四百五十人应设专职人员,不得兼职”⑥。宁鸿彬老师在访日见闻中,介绍日比谷高中的图书馆建于校园的中心,这个学校有一千二百多名学生,每天入馆人数最低为七百八十六人次,最高的为一千零三十六人次,可见图书馆利用效率之高⑦。在我国,目前只有一些条件较好师资水平较高的学校开展了这种指导。如上海大同中学钱蓉芬老师安排学生每周一次到图书馆作围绕课文的自读。初三学习《论鲁迅》之前,她组织全班同学到图书馆阅读有关鲁迅、鲁迅精神的书刊一百多种,学生对鲁迅的“牺牲精神”与主张打“落水狗”的论证关系,能作比较深入的研讨,得到独创的结论。于漪老师结合作文评讲,先指导学生查阅资料,然后进一步开拓,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查资料,如何翻查图书目录,不仅极好地扩大了学生的动手面,而且交给学生独立探索、获取知识的金钥匙⑧。

2.教给学生积累资料的方法。有著名学者指出:创造型人才应“有极强的获取和利用的信息的能力,懂得利用各种方法、媒介、机会去猎取信息,……为自己构筑信息资料库⑨。”从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角度看,积累资料、占有资料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据美国、日本有关机构统计,在一个研究项目中,科技人员用于查找、阅读资料的时间占完成该项目研究总时间的509%。这也就是说,不占有资料而去进行研究、进行创造,可能会寸步难行。教给学生积累资料的方法,就是训练学生学会对信息的搜捕术、筛选术、利用术,即训练他们确认和发现信息源的能力、对信息选择摘要和简化的能力,对信息的分析和分类的能力及处理和保存信息的能力。从训练的途径讲,既要求我们对学生进行圈点勾划的阅读基本功训练,也要求我们进行精读、略读、泛读的技巧训练,还要求我们进行联系、比较、取舍、提炼等阅读智能训练,培养学生快速、独立地吸收信息的能力。从训练的方法讲,可以从做笔记、摘记、卡片,进行文摘汇编、资料剪贴等方面进行。特别是指导学生学会做读书卡片。一方面,通过制作卡片,训练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另一方面,能在卡片的分类、编排、阅读之中激励学生探求规律、发展思维 ,培养优良的治学方法。如果从小既注意培养学生广泛涉猎的兴趣,又教给认真积累的方法,那么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无疑将会十分有益。

3.训练学生建立自己的检索系统。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在巴甫雷什中学进行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活动,他首先把学校布置成独特的奇妙的书籍世界,接着指导学生藏书,学生中藏书有多达四、五百本的(10)。一个学生有了数量众多的书籍,就有一个科学利用的问题。我们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订有报纸杂志,周围也不乏有用的读物,指导学生把平时看过的、今后准备看的、以及从图书馆、书店、书目、旁人那里得到的对自己有用的各种资料信息分类编排,做成内容索引、目录索引,不但提高了刊物的使用效率和阅读价值,贮存了资料信息,节约了笔记时间,而且使学生从小就养成随时检索、查找资料的习惯,培养缜密、严谨的治学态度,并在这拓宽了的动手面中初步掌握编制目录索引这一科学研究必须的基本手段,这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

4.注意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在经济改革迅速发展的时代潮流中,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已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如日本就很强调写作的实用性。日本的作文教学,非常重视实验报告、调查报告和研究论文的写作训练,让学生选择力所能及的研究题目,设计研究程序,通过调查研究、观察实验得出研究结果,然后写出文章。他们认为写研究报告是中学生“一种必须掌握的能力”(11)。美国的中小学学生从小学四、五年级起,就要学会写有系统的报告。写报告时需要涉猎课外读物,收集能参考资料,引经据典,而且要在文章之中注明出处,所以学生们从小就有一种从事独立研究的训练,养成了一种比较切实负责的态度(12)。在我国,随着教学改革深入进行,实用文体的写作训练,已经引起人们的注意和思考。一九八四年十月,苏浙沪百校语文研讨会一揭题,就尖锐地提出了人才问题,指出自己区域内许多高中和大学毕业生在实践中“文字组织能力差,书写应用文表达科研成果有困难”(13)。一九八五年,顾黄初同志在《对写作教学科学化的追求》一文中谈到,各级各类学校终于把“书信、笔记、公文、报告、总结、说明、计划、合同、契约、条据、规划、广告、调查、资料、综述、科技论文、新闻消息、通讯特写、传记导游等等,引进了写作教学内容的范围。这个发展趋势十分明显”(14)。我们应更进一步认识到,指导学生写好实用文,从科技的角度来说,是因为发明创造需要语文这个工具表述清楚;从语文的角度来说,则开拓了写作的新领域,扩大了语文教学的视野,扩展了学生的动手面,从写作的角度提高了学生创造的技能,从而追求、探索实用文写作训练的序列化、科学化。

上述各点,都是可以随着语文教学的过程,在课堂教学和第二渠道活动中逐步或有重点地给学生以指导和训练的。实施这些内容的关键不在于这些内容本身的难度,而在于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在于大面积语文教师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为了迎接新的技术革命挑战,我们确实需要在语文教学中拓宽学生动手面,从而激发他们创造的热情,打好他们创造的基础。注释:
①《魏书生语文教育改革探索》
②《中学语文教学参考》1985年第5期
③《红烛集》
④《语文教学通讯》1985年第6期
⑤《语文教学通讯》1983年第2期
⑥《人民日报》1984年8月5日
⑦《语文教学通讯》1984年第6期
⑧《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4期
⑨《书林》1985年第5期
10《文汇报》1986年3月6日
11《人民教育》1984年第2期
12《新观察》1985年第2期
13《中学语文教学》1985年第1期
14《语文导报》1985年第1期                              (发表于《荆州师专报》)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