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映潮导写 >> 作文评改 >> 正文 今天是:
余映潮作文评语50例(之四)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4
 

 

31.新华中学新教学楼正式落成
【简评】
粗看,可以看出本文在结构上很有特点。标题、导语、主体一应俱全,这是不用说的了,巧妙之处是作者插入了第二段,介绍了学校的历史和新教学楼的建设情况。这一段不仅使全文显得更加丰满,而且有很重要的提供背景的作用。
细看,可以看出本文在语言表达上很有个性。作者用语庄重、文雅,文章的文气很足。
如“落成”、“仪式”、“迄今”、“交付”、“环顾”等,都是常用的书面语汇。
如“喜气洋洋”、“热泪盈眶”、“群情振奋”、“兴高采烈”等,都恰到好处地表现了“ 仪式”的气氛。
如“遂拨款”、“但见”“日暮语未绝”等,都带有文言色彩。


32.小事不小
【简评】
本文的结构严密。
第一段的作用是引叙文题内容。第二段的作用是承接上段内容,总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三四段是承接前面“总提”,对“总提”进行分说,第五段引用名言,收束全文。文章不技不蔓,逐层推进,一贯到底。
本文表达灵活。
第三段分说的是“小事可以反映一个人的思想道德的好坏”,但作者自己先不说,他引用少年英雄赖宁的话,代替自己来“说”,既生动,又新颖。第四段分说的是“小事往往会造成巨大的危害”,本来可以用一般的句式来“说”,但作者采用了一组排比反问句来“问”,
气势连贯,奔放有力。


33.起点之美
【 简评】
本文议论的中心是“要把握好起点”,全文呈分总式结构。
第一段引用文题材料,议论运动员在“起点处把握好了,成功就有了50%的把握”。
第二段分析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说明起点把握好了,办事的效果就好些。
第三段援引例证谈人生,说明人要在“起点之处用科学的方法,把握正确方向”。
第四段总括全文,指出“起点之美属于我们每一个人”。
综观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作者对文题的处理很灵活,他将“起点之美”这个大题目化小,从中选一个点、选一个方面展开议论,这样就容易多了。

34.风波
【 简评】
这是一篇续写,是一篇读“文”作文,是一篇想象作文。
作者写作本文时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读懂了《伞》中妈妈的性格,并在《风波》中继续深化妈妈的性格——妈妈是一个比较势利的人,有点儿圆滑。
作者写作本文时又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性格——她是一个真诚、正直、能够把握住自己的人。
作者在波澜与矛盾中推进故事情节,展现人物风貌。文中心理描写、神情描写、语言动作描写生动而细腻。
将《伞》与《风波》联起来读,就像是一篇文章。


35.那一次,我做对了
【 简评】
这是一篇以思想内容健康取胜的文章。
这本是学校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件每一位学生都可以遇到的小事,但作者让这件小事放出了光芒——为了诚实,不要那本不属于自己的分数。
一个整天为分数担心的学生,毅然舍弃了别人“通报”过来的正确答案,这一次,是肯定“ 做对了”。因为“再好的成绩,再高的分数,都买不来‘诚实’这两个字”!
文章记叙的要素交代清楚,心理描写细腻,议论因事而发、简洁精美。


36.爷爷——我心中的星
【 简评】
这篇文章,从选材到表达都堪称优秀。
选材好。作者在生活的积累中淘金,歌颂了一个普通的劳动者——“我”的爷爷。
全文的表达风格,是朴实里面见真情。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精彩的描写,没有动人的句式;文中只有记实性的叙说,就像那石油河在流淌:一个退休的石油老工人,不顾儿子的反对,不管儿媳的劝阻,坚持数年如一日,在河边捞起十几吨原油。他得到的,仅是一张 “节油模范”的奖状?不,是祖国的下一代的尊敬——爷爷,是孩子心中的星。
文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懂”字,由熟悉、了解到“懂”,表明“我”真正受到了爷爷的熏陶,爷爷,真正是“我”心中的“星”。


37.管住自己
【 简评】
本文的作者,力求把自己的这篇文章写得有深度。
他采取了三个措施。
一是开头不忙着引述文题中的材料,而是引用了一句名言。这句名言能够有力地支撑文题,能够顺利地引出下文,表现出作者的“策划”比别人“精”一些。
二是在引述了李红同学的材料之后不忙着议,而是在议之前“插”进了第三段的“析”。这一段“析”写得真好,表现出作者的“见解”比别人“深”一些。
三是在引用例证之后不忙着“联”,而是扎实精确地进行了议论。第四段中的议论也写得好
,表现出作者“观点”比别人“高”一些。


38.一颗诚挚的心
【 简评】
文章开门见山,提笔就写李大妈在众邻居心目中的印象。
按一般写法,下面就可以写李大妈如何如何“好”了。
但作者似乎觉得那样写太俗套,于是他(她)就在文中使用了两次“插笔”。
第一段是“插”进来的。它作了一下铺垫,对李大妈进行了外貌描写,以此表现李大妈的“ 好”。第四段中也“插”进了一笔,作者回忆起李大妈“一心扑在工作上”的片断,更表现了李大妈的“好”。
记叙文中常常出现人物形象浅白的现象。怎样把人物写好,这篇文章的写法可供借鉴。


39.真情
【简评】
这一篇文章的特点表现在“三”上。
全文三段,是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时间三天,三天之中,尽展母女之情。
“泪”洒三次,这是文中最浓的一笔。作者把“真情”“泪”化了,用母女之泪渲染血肉真情。
第一次“泪”,是妈妈见“我”时的伤心“泪”;第二次“泪”,是“我”和妈妈的凄凉“ 泪”,第三次“泪”,是“我”终于深情地喊“妈妈”时的滚滚热“泪”。
这不是“真情”是什么?


40.压岁钱
【简评】
读这篇文章,可重点欣赏其严密的思路。
第一段是一种“文艺性开头”,它的巧妙之处是设置情景,以便引出话题。
果然,第二段顺接前文,在一句简短的评议之后把话题引了出来。
第三段顺着话题展开,进行“例说”,特别有力的论据就是“据报载”所领起的内容。
第四段承接上段末“这难道还不发人深省吗”一句,分析“压岁钱”现象的危害。
第五段呼应第二段,总说全文,再次强调话题。
纵观全文,可谓“层层递进,环环相扣”。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