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 >> 课标探索 >> 正文 今天是:
追求阅读教学中的愉悦体验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4/9
 

 

追求阅读教学中的愉悦体验

——走进体验感受新课堂的思考

荆州市荆州区楚都中学  潘尔平

 

解读新课标,“体验”与“实践”无疑是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向,同时更是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体现。正如课堂教学研究专家余映潮先生所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是课标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是教师的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方式都要发生变化的课堂,是课堂人际关系与课堂结构形态都要深刻变化的课堂,是教学内容与教学视野都要发生深刻变化的课堂。”他极精辟地点击了“体验感受”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的确如此,阅读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可以说体验是感悟的源泉,学生没有体验,就谈不上感悟。然而,新课标中更多地注重学生以往生活的体验,窃以为这是很偏狭的。一方面学生的生活阅历是浅显的,生活的积累也是十分有限的;另一方面,教材中的文本涉及的生活面广、时间跨度大,学生的体验从何处而来?再则,重复的生活体验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时甚至使课堂气氛僵化,不利于学生激情的调动;同时也使教师的课堂设计惘然,造成心理压力。我在教学中围绕愉悦性,探究体验设计的可行方法,偶有所得,与关注新课标下课堂教学的同仁商榷:

 

一、  因情而设,自然切入,把握最佳时机

尽管体验是十分重要的,但也要注意把握时机,不是随时随地都要求学生去体验,也不是想安排就随意设置,而是要因文中的情感表达有意识地科学设计。阅读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充分发掘文本,把握文学作品具有的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抓住阅读高潮,创设阅读氛围,在学生情感充分调动的同时,自然导入,引导学生进行情感体验。正确把握时机,方能使学生及时进入角色,产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从而达到最佳效果。

案例一:    海伦·凯勒  《再塑生命》

高潮一:享受成功的喜悦

当海伦在游戏中学会正确拼写“doll”(洋娃娃)这个词时的一段描写:“我自豪极了,高兴得脸都涨红了。立即跑下楼去,找到母亲,拼写给她看。”一种充满成功的喜悦感染了我们,这时,只需要一个简单的问题:“海伦为什么高兴得脸都涨红了?”就可以导入学生的成功体验,请他们谈自己类似的感受,让他们回味快乐的时光,获得阅读的愉悦。

高潮二:感受聋哑人的艰辛

“通常,有听力的孩子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习语言。别人嘴里说出来的话,他们可以轻松愉快地了解与学习,并且模仿着说出口。但是,耳聋的孩子却必须经历无数的痛苦煎熬,才能慢慢学会。但无论怎样艰辛,结果总是无比美妙。”读到这段文字,我们又怎能不为聋哑孩子们的艰辛而动情呢?这时只需稍稍停顿就可以自然引导学生感受,更容易激发学生的感情,从而更准确地体验聋哑人的情感。教师在借以鼓励他们关注聋哑人的生活,帮助他们树立爱心,这一设计是教学过程中的又一高潮。

二、  巧置情景,即兴发挥,突出体验主流

体验虽然是具体生活的搜寻过程,也是一个概括、求同的抽象思维过程。因为体验本身是生活的积累和情感的积累,具有多方位的特点。阅读教学中如果不在情景设置上巧做文章,就很难创设体验教学的美感和愉悦感。

情感的设置,应以共同参与为前提,结合文体的特点和具体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设计,其中主流设计应为表演的形式。这是因为表演能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更大限度地去感知、去体验,也能让学生得以更好地自由发挥,留给他们最大的想像空间。在这一环节中,老师要加强自身表演素质的培养和锻炼,在活动中用简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导”、“演”技能,帮助他们提高兴趣,树立信心。

案例二:杜甫  《石壕吏》

这篇时代久远、情节性极强的叙事诗,学生体验有一定的难度,可作以下设计:

1.      取官吏与老妇人的对话这一情节,师生共同讨论人物的神态、语言,补充情节,改编为剧本。具体过程:老师讲解戏剧编写的要求和具体方法,并为他们作一范例:

场景:夜半时分,村子里突然传出急促的狗叫声,一群官差走到一间破草屋前,使劲敲打屋门。

官吏:喂,开门!快开门!(官吏满脸怒气,气势汹汹地高声叫喊。)

老妇人:哎,来了!来了!(老妇人不放心地往窗外看,一边穿衣,摸摸索索地往门边走去。)

2.学生编写剧本,老师巡回指导,共同修改完善。

3.交代表演要领,强调表演动作、语言、神态。要求学生按事先设计的舞台说明进排练。

4.分组表演,学生评定,确定最佳组合上台表演。

然后请学生谈这样处理的理由,进一步帮助学生通过体验,深刻理解课文中作者所表现的情感。

在课堂上,学生进行这一活动时,不仅表演的学生十分投入,有的同学表演老妇人时还流出了眼泪。其他学生也跃跃欲试,最后一直延伸到课外,有谁能说,这样的体验效果还有哪种形式能达到呢?

 

三、因文设置,比较联想,保持体验愉悦。

诚然,抓住体验设计的时机和主流至关重要,但因文本的不同,注重变化,显示体验的多样性是不容忽视的。诸如:对于语言优美的文章,更应注重阅读体验;对于短小的文章要注意比较、联想;对于议论文,要延伸拓展等等。通过多样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增强了阅读的愉悦享受。

这一环节的设计,要注意启发学生联系文本,展开联想,细读文章,适当迁移;交流讨论,进行拓展。

案例三: 苏轼 《记承天寺夜游》

1.给学生提供场景:明月高悬,山中小寺,你走在山间赏月,会有哪些奇遇、奇思?(发挥想像,动笔写。)

2.学生交流感受。

3.解读文本,把作者的感受与自己的感受进行比较,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

4.学生把自己当作苏轼,畅谈感受,寄语明月。

 

当然,阅读教学中的体验设计一定要体现新课标的理念,要注重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要突出学生活动的主体地位,要和文本有机结合,要灵动多变、自由活泼,使学生走进体验的新课堂获得的是愉悦的感受。

 

文章录入:潘尔平    责任编辑:邹立群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