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还原分析法充实语言教学的尝试
临海市学海中学 陈先福
看了今年第一期《语文学习》争鸣栏第一篇由我市教研室邹兆文老师和回浦中学包建新老师合写的《充实和深化语言教学》后,心中感奋不已:一为二位老师在当今技术泛化人们只相信教育技术手段而易忽视语文真味的年代,提出了充实和深化语言教学的呼声,真不啻平地响起一声春雷;二为二位老师引进了学术界新的学术思想和成果,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得深入浅出,令人眼睛一亮。 沉思之余,心想除了二位老师提及的用叙述学,社会语言学、语境分析等方法外,是否还有一条能使更多老师特别是初中老师接受的充实语言教学之路呢? 在近来的教学实践中,我觉得福建师大孙绍振先生的还原分析法、对充实中学语言教学极富启发和指导作用。以下结合具体实例谈谈我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孙绍振先生的还原理论并不复杂,所谓还原“也就是根据艺术形象提供的线索,把未经加工的原生的形态想象出来,找出艺术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从中发现矛盾,有了矛盾,便可以分析了。典型的例子是“二月春风为什么不能似菜刀”? 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来说,还原分析的“抓手”是找关键词。孙绍振先生认为关键词需具备二个特点“一是具有特殊意味的词语,就是与一般词典意义不完全相同的语义;二是这种语义在全文中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关键词并不是生词,也不是难词。 说到抓关键词,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就会想到生动传神的动词,形容词的表达效果,不错,关键的动词形容词确是我们应该加以揣摩和玩味的,但在对名词和人称代词、称谓、数量词等方面的品味却常常是我们疏忽之处。其实在教学中也应加以评品。这样既能拓宽语言教学范畴又能充实语言教学内涵,有时还能有曲径通幽的效果,正如孙绍振所言“要成为艺术分析的内行,应该坚定不移地从微观开始。”例如读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 “反动派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的,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 文中对“反动派”的称谓用了五种不同的称呼。我们若还原一下,后面几处全改成反动派:只要读一下便知,与原文表情达意大相径庭!为何有这么截然不同的表达效果呢?分析一下便可知: 第一处称“反动派”,是揭露特务们的反动本质,正因为反动所以才会对进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采取卑劣的暗杀手段;第二处称“这些无耻的东西”,指出这些丧生人性的特务,根本不是人,是东西,是畜生!足见先生愤恨之极;第三处称“他们”,是为了与“我们”更好地区别开来,他们这些特务们是与人民为敌,与我们势不两立;第四处“特务”。在前面蓄势的基础上,向听众交代这些“反动派”、“无耻的东西”是谁?是特务!第五处称“你们”,称呼的转变,表明闻一多先生已怒不可遏,拍案而起要面对面与反动派针锋相对干一仗! 经这一还原分析,再引导学生朗读,同学们仿佛都成了民主战士闻一多,身临其境大声斥责特务卑劣行径,控诉反动派的罪恶,读得一身正气,凛然不可侵犯。 又如教《孔乙己》,有学生提问,“孔乙己到底叫什么名字?”有学生贸然回答:“他叫孔乙己”,有学生马上指着原文予以否定:“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显然“乙己”不是他的真名。我顺势启发:“孔乙己读了十几年书,怎么连个名字都没有呢?”大家还原猜想一番,他可能叫什么名字?这下教室可嚷嚷开了,有说“孔进”“孔科”“孔文”“孔举”“孔达”“孔新科”“孔贵”“孔富”……学生朝着起名往往是寄予类好和祝愿之意的词,尽情发挥,真是应有尽有,无所不有。在此基础上,按还原理论,适当处应给还原一下背景知识——鲁迅先生塑造孔乙己这个艺术形象的原型问题。据资料表明,孔乙己是鲁迅先生杂合二位穷书生而成的,一位是绍兴东昌坊口的“孟夫子”,说话总是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一位是“亦然先生”,这位“亦然先生”穷愁潦倒之后,只得在娘子的再三催逼下拎蓝卖起烧饼油条,但他既不想脱去长衫,也不愿大声叫卖,只好跟在别的小贩后面,人家大声吆喝“烧饼油条”,他轻轻地念一声“亦然”。二位先生均未有姓名,可见在封建制度下,穷酸的秀才之社会地位,正如广大妇女一样,没有他们名字的。故鲁迅塑造孔乙己不用真名,把他作为一个符号,更具涵盖和典型意义。通过分析学生明了用名字来揭示人物的社会地位和心灵秘密,是鲁迅先生常用的手法,如在《阿Q正传》里对阿Q的名字,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名字(连姓也没有,再嫁给贺老六,忌讳之还叫她祥林嫂),也有同样的细致和用心。 用还原分析也可适用课文中的关键语句。如:在教《晋祠》中,有学生提问:“老师,文章的第一部分是写优美的自然风景、写山、写树、写水,第二部分写历史文物,按照这样的顺序,应该自然风景在前,历史文物在后。为什么作者偏偏要反过来,在总领的中心句中把‘历史文物’放在了‘自然风景’的前头,说悠久的历史文物同优美的自然风景浑然融为一体呢?” 这是《晋祠》中水到渠成,画龙点睛的收笔一句。细心同学已经觉察到作者用笔的差异,按还原,应于上文保持一致,说“自然风景”和“历史文物”浑然融为一体?可原作却调换了顺序,这是作者的笔误还是良苦用心?在讨论中,我们把它还原到生活状态,到某地旅游观光,一般是先接触自然风光,再看到掩映在自然风光中的名胜古迹。那么可以这样说,自然风景是本来就有的,与自然共生,是固有属性;而历史文物则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附生的。所以应该说“历史文物”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至于前面部分说明顺序上为什么要先写自然环境,再写历史文物,这也是遵循人的认识规律,从外到内,从表到里,先写外部的自然,再写到自然里的历史文物。学生们听后,有豁然形朗之感,同时领悟作者用心所在,真正的美文,正如《晋祠》中所写到的园中小品一样,也是“极具匠心”的。从而享受到审美的愉悦。 语文课应该姓“语”,应该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去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感价值,它应是语文课之“本”,失去了这个“本”,语文课也便失去了“魂”。重视充实深化语言教学,应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目前,对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所要做的切实工作,便是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引进有关知识并深入到语言这一领域研究深化语言教学。假如每一位老师都养成了这种自觉意识,我们坚信邹兆文老师所热切盼望的语文教育真正的春天也就会到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