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 >> 教学随笔 >> 正文 今天是:
拿课堂教学开刀 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读书感悟
作者:龙永忠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6/19
 

    翻完《一个教育函数解析式的解读——河北省衡水中学探密》全书,心中欣喜万分!原来教学历程中一些疑虑一下烟消云散,真是拨开乌云见丽日!掩卷沉思,观察我校一些教学积弊,不忍要把一些点滴思考敷衍成文。
    一、反思过去,面对现实
    说句实在话,自参加工作至今,我心中就有个奋斗目标,那就是要做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然而,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自己把教材吃透,讲得天花乱坠,可学生迷迷糊糊,一瞧学生那迷糊的眼神,就让人心疼。此举失败,于是学老教师,学旁人,奉“考”为法宝,几年努力,卷子成捆,自己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学生可不买你的帐,来个唉声叹气!探索中连出两招都以败北而收兵。于是就大力倡导读写一体化教学,以写作为统帅语文教学的红线,在班上开设图书角,收集图书资料,开设阅读课,开设课前美文妙诗赏评活动,减少考试次数或者干脆不考。真个豁然开朗,顿见满园春色!渐渐地,学生喜欢上我的语文课了,上课前能听到窗户旁学生的欢呼声,下课时学生们余味未尽,不想下课!“上龙老师的课怎么一下子就下课了!”这时我欣喜找到了答案!那就是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改革课堂教学的传统模式,让学生在愉快的感悟中欣赏体味,老师则从讲台上退下当当陪读,当当导演。可是心中还是心惊肉跳,领导会说闲话吗?再说,还有学校的作业大检查还是老一套,逼你戴着镣铐跳舞,难受!又担心自己的做法会影响学生成绩,特别是同事们怪怪的眼神,刺得你寝室难安!正是“衡中探密”一书给我吃了一颗定心丸,正如书中所说的要让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的目标。因为语文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美文,作为语文的课堂教学,我以为应当力争做到“让学生在愉快中悟出语言之美与做人的真谛,并在学习过程中悟出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这样,于学生来说,终生将受益无穷。
    反观我校的课堂教学,大多是教师精心传授,反复讲解,一味灌输,奉“考”为法宝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课堂上教师一言堂,即使有发言权,也是老师牵着鼻子发言,而一旦说错便横加指责,说对了也不置可否。开讲无非是导入课堂内容或上节练习讲评,尾随其后便是生词串讲或字词正音。再就是对课文内容层次的梳理、内容的概括、艺术手法讲解灌输;最后来个练习巩固。总转不出课文的圈子。老师累得也还可以,学生呢听了似乎更加糊涂。课文内容讲完还欠不够,来个测验检查掌握了多少知识。单元完后有单元测验。至于初三,月考也已成铁定的老规矩,雷打不动。考得好的继续鼓足干劲抓时间,向学生的休息时间索取时间,考得差的嘛就吹胡子瞪眼睛把学生批个“狗血喷头”。
    可苦坏了我们的孩子!
    老师累,学生更累!
    用“衡中探密”书中校长李金池的话来说,是“时间+汗水”的教学。学生的时间被各科老师瓜分殆尽!  还美其名曰:“抢时间”!真令人痛心疾首!
    二、应对措施,改革课堂
    结合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参照我校课堂教学现状,要改革语文课堂教学现有模式,出路在何方?我以为,要对课堂教学动大手术。
    怎样向课堂教学开刀?
     1、借鉴衡中的教学论“三转、五让”
     三转: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教师施教之工,贵在引路,妙在使学生开窍。
     五让:在课堂教学中能让学生思考的尽量让学生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让学生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让学生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让学生动手;能让学生自己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推导出结论,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概而言之,“三转五让”就是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在“活动”中、在大脑的“运动”中习得知识和推出方法和结论。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具体如何实施呢?高度概括就是“实践出真知”。
    痛定思痛,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力争在课堂45分钟内出效益是唯一的出路。
譬如《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如按传统的老路子教学,从作家作品到字词句篇语修逻,从写作手法到练习讲解,内容全面可效果怎样呢?用创新的眼光来构思课堂教学,那么我们可以在上课之初抛出一个问题:“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在“金钱”面前人们的种种丑恶行为或现象时,学生的话匣子一下打开了。关于字词的学习,则要学生找生词自己攻克,实在无法解释的,叫同学们查找字典或相关资料解决。至于课文内容梳理品味,设计一个妙语点评讨论发言,让学生找出精段反复诵读后欣赏品评语言的推敲锤炼之妙、细节之妙、构思之妙并在旁边批注。学生们个个都尽量展现自己的“丰姿”,发言之精采有些是教师始料不及的。课文结束时来个口头作文,假如于勒腰缠万贯衣锦还乡,小说该如何续写下去?有个同学发言说到于勒偕同漂亮的夫人返乡,菲利普一家大献殷勤,种种丑态细节令学生们捧腹大笑。一堂课下来,学生在“活动”中锻炼了自己,在“大运动量”的实践中悟出了真知。再跳出课文用学生们悟出的金钱观来观察探讨我们周围人的种种丑行。我们就会发现他倍受尊敬识别生与社会的能力提高了。再辅以课外阅读,向学生们推介契诃夫的《胖子和瘦子》,让学生的能力在阅读欣赏中得到进一步提高与巩固。
对比传统的课堂教学,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而其能力的提高也是全方位、多侧面、立体化的,学生的兴趣自然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提高。
    一句话,就是让学生在短暂的45分钟之内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
又比如让语文教师头痛的作文教学,传统作文教学的“命题→指导→作文→批改→讲评”模式,老师累得够呛,学生咬着笔尖挤不出好文句来。然而,有识之士及语文教育名家提出向生活要作文,活动式作文的倡导,读写一体化的借鉴学习,命题艺术的探索,都为我们的作文教学吹来了一股春风。
又譬如学到袁宏道的《峡江寺飞泉亭记》时,我在教学中贯彻该单元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学生诵读赏析中突发奇想,提出要去登山,这正合我意,于是就让同学们去!一声“可以”还未说完,学生们就蜂拥而出。学生们一接触到山野的新鲜空气,或唱或叫、或蹦或跳。高山之巅滚爬嬉戏,各种妙态不一而足,这种片刻的轻松使他们忘掉了中考在即,忘掉了学习的紧张!回来后要学生们以“登山”为题描写所见之景,抒发心中的登山的感受。结果,学生们的作文比在教室里的作文好得多,有几篇作文让学生们听后大加赞赏。
作文批改,是每们教师头痛的事。更何况还有学校规定的批改方式既要有眉批和总批,更是让老师陷在作业批改的泥坑里拔不出来。可效果呢?学生对批语要么熟视无睹,要么浏览一下就往抽屉里一塞!如换种形式,当堂就让学生互批、自批、小组推荐美文朗读,优缺点互评,作文后记小结发言,均可交给学生完成。比起老师一人改,其效果可想而知。不是有人说,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这个改既自己“改”,也可他人“改”。而我认为,又以自批效果更佳。
    现在,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不得已两种方法交替批改,老师批改费时费力且吃力不讨好,而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的发现错误能力、自批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这正是作文能力中不可缺少的能力。有些评点小结还会让老师刮目相看呢。例如,在三(9)班,有一位学生在作文后记中写道:“上次作文写得不是令我满意,觉得缺点很多;结构方面没有用总分结构。……举例不具体,要写得让读者读到这里,就好像真的听见呼呼在睡的声音……(其实是生动形象问题)。说到了缺点,还是谈几处优点吧!……我学会了用排比句、双重否定句。骂人的语言也写得很泼辣……俗语的运用、短段的运用都使我的文章变得更美。……就是标点符号的运用也要小心从事。……”要写这么多评语,一篇作文就要花费你20多分钟,可能还没这么全面。而要学生自批。把一个人的工作交给50几个人去完成,让学生在过程中悟出方法、悟出规律!而且比老师的眉批、总批还更细、更具体,速度又更快!关键是效果也更好。正如“衡中探密”一书所讲的“体验和感悟是最好的教育”、“用是最好的学”、“过程为重,结论滞后”,要把“筐”变成“人”。
举了这么多实例,无非是为了强调一个真理:“把讲堂变为学堂,把书本知识转化为生活情境,变为生活的大课堂,让学生参与进来,像演员一样体验人生的种种际遇,在‘过程’中悟出方法和规律,并用来解决生活中的种种问题。就像上体育课一样,‘运动运动再运动’!老师只是三言两语的点拨启发。
     2、充电学习,提高教艺
既然课堂教学要动如此大手术,与之紧密相联的教师充电学习。
在“衡中探秘”一书中讲到8年前一学生不喜欢他的历史老师而厌恶历史课,结果历史成绩很差,到后来该生在历史测试中交了白卷。我也有过类似的体会。我自己在读初中时有一位英语老师,教了我两年英语,英语期末考试仅得了24分。我很讨厌那位老师!因为上他的课根本就听不懂,我们美其名曰:“坐飞机”。到初三时换了一位英语老师,我的英语成绩突飞猛进。另有初一时的数学老师,上他的课后作业根本就不会做。期末考试仅得49分。初二时换了一位姓辛的老师,还真神!我们一个普通班,数学成绩平均分竟然达到了80多分!就连难以弄懂的几何,也学得轻松自如。一次当堂校领导听课后当场测试,我竟得了个满分!这四位老师,两好两差,在我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辈子也忘不了。现在还时常忆起我的教学方法特别的数学老师和神奇的英语老师。
    由此使我深深体会到,要让学生欢迎你,要让学生听课学习兴趣盎然,教师的功底就显得尤其重要。
这个“功底”有两层含义,一层是对自己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要精通。就像有人说的,“教本到了你手中,就像小学识字课本那样简单。”另一层含义是驾驭教材、驾驭学生、驾驭课堂的能力。用“衡中探秘”一书所说的,要“让教学成为艺术”。还有一层含义是教师的人格修为。
“艺术”一词可谓一语道破了天机。也就是通俗所说的不做“教师匠”,而要做一名“学者型”教师。
教师匠只会照搬书本,人云亦云,照本宣科。而“学者型”教师对所教学科内容往往有创见,独树一帜。敢于对传统质疑,永远站在改革的前沿。
     课堂教学一洗沉闷的空气,教师匠不能担当此重任!这说对老师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
要钻研教学,务必要多学习。要学习只有多订阅自己所教学科相关的报刊杂志,吸收当前名家经验,学为己用。
     要钻研教学,夯实自己的功底,就要有自己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以点带面,推动所教学科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因为一个人的精力很有限,故选择的研究方向务求选点小,好比毛泽东同志所说的集中优势兵力打击“敌人”。
     3、评估体系,适应改革
那么,课堂教学方法革新了,老师的综合素质提高了,一所学校的评估体系如果还是老一套,就如中国古代妇女一样,缠足已放成天足,可还要他们穿小脚鞋一样,也会制约课堂教学的改革。
最具影响的莫过于评课标准的变更和学生作业的检查标准的重新制定,否则在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老师们就放不开手脚。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也要重新定位!学校的责任就是在怎样营造课堂教学改革的氛围和怎样营造教学科研氛围上大做文章。像衡中的教师的级别评定考制度(如希望之星、教学骨干、最受欢迎的教师、优秀学科带头人、功勋教师)和教科处的成立都值得我们借鉴。
我想一个学校如能重点抓住课堂教学的改革,想法设法营造一种教学科研的氛围,使教师匠能在这种氛围中逐步成长为事业型、学者型教师,这所学校就大有希望了!而来这所学校读书的孩子们及家长们都将以来到这所学校为荣了。
    当然,除了学校,也应得到社会的理解、家长的理解,如果一个学生的家长只对老师要求精批细改,要求老师抢时间,多补课,那课堂教学的改革也会有很大的阻力。另外,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各项考核评价也应跟上课堂改革的步伐。
到这个时候,课堂改革的外部环境也就成长起来了。

文章录入:雪山飞泉    责任编辑:雪山飞泉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