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映潮导读 >> 课文巧读 >> 正文 今天是:
段意叠加
快速感知的方法之三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www.yuyingchao.com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7/14
 

快速阅读较为复杂的、难度较大的、篇幅较长的、难以找到段落中心句的文章,可采用“段
意叠加”法。这种方法能将阅读过程化长为短,变难为易,变慢为快。

所谓“段意叠加”,就是在阅读中先读懂“段”,把段意概括出来。一个一个的段读懂了,
全篇文章也就读懂了。

“段意叠加”法几乎可以用来阅读所有文体的文章,它对提高我们的阅读能力、加快我们的
阅读速度有着双重的训练意义——既训练阅读技能,又提高概括能力。

现在我们就来对下面文章片断进行读法实践。

1749年,美国哥拉斯葛大学一位名叫亚历山大·威尔逊的天文学教授,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具
空中试验仪。它由6只风筝组成运载工具,把一些天文仪器吊到300英尺高空进行科学研究。
1893年,英国人劳伦斯·哈哥瑞夫为美国气象局设计了一种可以装在箱中的拆卸式风筝,利
用它把气象仪器送到高空,以测取风速、温度、气压和高度等数据。当时,美国各地曾设立
了17个这种“风筝气象站”,一直使用了40年,最后一个直到1933年才关闭。可以说,风筝
是原始的气象卫星。

1752年一个风雨交加的夏日,在美国费城郊外的科罗拉多群山上,富兰克林父子放起了一只
用金属丝和丝绸制成的风筝,进行近代科学史上著名的“风筝实验”。风筝头上的那根铁针
,居然把空中的雷电沿着淋湿的风筝线,引到离地不远的一串钥匙上,发出了激动人心的火
花,证明了“闪电就是电”,第一次揭开了雷电的奥秘,为近代电学奠定了基础。第二年,
富兰克林就发明了保护高大建筑物的避雷针。

英国的乔治·格雷爵士在1804年用两只风筝作机翼,制造了一架五英尺长的滑翔机,进行了
空中飞行实验。据伦敦科学博物馆航空史学家卡尔斯·吉布斯·史密斯博士说,赖特兄弟于
1899年首先做了一只双身的风筝,用来观察它在空中的翻滚动作和如何借助空气的浮力由下
降转向高升,从而发明了襟翼,并于1903年12月17日发明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真正的飞机。

1901年,无线电的发明者、意大利人马可尼,试验从英格兰向纽约、芬兰拍发无线电报。不
幸天线被风暴刮断,眼看试验就要停止。聪明的马可尼急中生智,把一个风筝放到空中,用
来代替天线,终于使首次横跨大西洋的无线电拍发试验获得了成功。


选文共分四段,我们一眼可以看出,这四个段落是按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的。第一段的
段意是:风筝被用来进行天文研究与气象观测;第二段的段意是:风筝被用来进行发现“电
”的实验;第三段的段意是:风筝被用来进行发明飞机的探索;第四段的段意是:风筝被用
来进行无线电实验。——这四个段的段意叠加在一起,就表现出了选文的主要内容:风筝曾
是进行科研的一种器具。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