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初中阅读 >> 人教七下教材 >> 正文 | 今天是: |
R7212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 |
作者:臧克家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18 | |
[ 这篇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迹,表现了他的崇高品格和精神。熟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学习闻一多先生的什么精神?作者是从怎样的角度选取材料和确定记叙重点的?]
“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 “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作为学者和诗人的 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 “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 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研讨与练习 一 细读全文,划出精辟的语句,然后复述课文大意,并说出闻一多前期和后期思想品格上的主要特点,前后期有什么变化,又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二 说说下列句子的含义,注意其中粗体部分的意思。 1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 2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 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 4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5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三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展开讨论。 1 课文中的两个部分之间,是用哪些话过渡的?把这些话找出来,说说是怎样起过渡作用的。 2 这篇文章在叙述中穿插了哪些形象的描写?说说这些描写的作用。 四△ 读一读,写一写 衰微 赫然 迭起 高标 锲而不舍 兀兀穷年 沥尽心血 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 迥乎不同 一反既往 慷慨淋漓 气冲斗牛 |
|
文章录入:冰风烈焰 责任编辑:冰风烈焰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