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初中阅读 >> 人教九上教材 >> 正文 今天是:
R9101  沁园春  雪
作者:毛泽东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5
 

 

第一单元

    对大自然的赞颂,是诗歌永恒的主题。诗人从自然中获得灵感,受到启示,用美妙的诗行,弹奏出自然的乐音,抒写心中的情志。欣赏这些诗歌,可以唤起我们丰富的想像和情感的共鸣,使我们更好的体味自然的诗意,人生的情趣。 学习这些诗歌,要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景,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品味含蓄 、精练 、优美的诗歌语言。

 

   [在风雪弥漫的北国里,一位诗人,登高望远,诗兴勃发。在那恢宏的气势里,在那壮美的意境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茫茫。

 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誓比高。

 须睛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昔秦皇汉武,

 略疏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研讨与练习

一 发挥想像,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并谈谈你的感受。

二 仔细体会“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含义。

三 下面这首词的内容也与雪有关。反复朗读这首词,说说它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情与景是怎样交融的。如有条件,课外抄录或背诵毛泽东的其它诗词,与同学交流心得。

     减字木兰花   广昌路上 (1930年2月)     

        毛泽东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处? 

    赣江风雪弥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读一读,写一写

 妖娆   风骚   红装素裹   一代天骄

文章录入:冰风烈焰    责任编辑:冰风烈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