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高中读本 >> 高二册读本 >> 正文 今天是:
51 华佗
作者:陈 寿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17
 
选自《三国志·魏书·方技传》,有删节。华佗,东汉医学家。精内、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他曾用“麻沸散”使病人麻醉后实行剖腹手术,是世界医学史上应用全身麻醉进行手术治疗的最早的医学家。 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一名旉,游学徐土,兼通数经。沛相陈珪举孝廉,太尉黄琬辟,皆不就。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又精方药,其疗疾,合汤不过数种,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熟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若当灸,不过一两处,每处不过七八壮,病亦应除。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病若在肠中,便断肠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不痛,人亦不自寤,一月之间,即平复矣。 〔沛国〕东汉时的一个小王国,包括今安徽东北、江苏西北以及河南东南一带。 〔谯(qiáo)〕沛国的县名,在今安徽亳(bó)县。 〔旉(fū)〕同“敷”。 〔徐土〕今徐州地区。 〔经〕经书,指《诗》《书》《礼》《易》《春秋》等。 〔沛相〕沛国的相,实际上是地方长官。汉朝由中央直辖的行政区称郡,分封的诸侯国称国,郡的长官叫太守,国的长官叫相(国相)。 〔举〕推荐。 〔孝廉〕《汉书·武帝纪》颜师古注:“孝谓善事父母者,廉谓清洁有廉隅者。”这是汉朝选拔人才的名目之一,每年由各郡国推举一批人到朝廷里做官。 〔太尉〕秦汉两代掌管军事的最高的官职。 〔辟(bì)〕从上而下征召任用。 〔不就〕不就职,意思是不去做官。 〔晓养性之术〕通晓养生之道。 〔方〕处方,药方。 〔合汤不过数种〕配合汤药(所用药物)不过数种。 〔心解〕心里明白,这里的意思是“熟悉”。 〔分(fèn)〕分量。 〔剂〕药剂,指各种药物配合的比例。 〔节度〕意思是应注意的事项,即平常所说的禁忌。 〔舍去〕同义词连用。舍、去,都是离开的意思。 〔灸〕中医的治病方法之一,点燃艾柱或艾条熏熨或温灼穴位表面叫灸。 〔壮〕中医称用艾柱或艾条灸灼一次叫一壮。 〔应〕随即。 〔针〕名词用如动词,意思是“扎针”,也是中医的一种治病方法。 〔当引某许〕针应当延伸到某处。引,延伸。 〔应便〕随即。应、便为同义词连用。 〔行〕行将,这里是“很快”的意思。 〔差〕同“瘥(chài)”,病愈。下文“四五日差”“随手而差”的“差”同。 〔针药所不能及〕针药不能达到的地方。 〔刳(kū)〕剖开,开刀。 〔麻沸散〕我国古代使用的一种麻醉药,现已失传。 〔湔(jiān)〕洗。 〔缝腹膏摩〕把腹部的刀口缝合起来,用药膏敷上。膏,药膏,这里用作状语,表示“摩”的工具。摩,涂抹。 〔寤(wù)〕醒,这里的意思是“觉得”。 府吏兒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②,延内实③,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府吏〕太守府中的官吏。 〔兒〕同“倪”(ní),姓。 〔寻当下之〕对于倪寻,应当让他下泻。下,中医治疗方法之一,排出蓄积,这里是动词的使动用法。 〔难(nàn)〕诘问。 〔外实〕意思是身体外部没有病(病从内部伤食引起)。 〔内实〕意思是内部没有病(病从外部感冒引起)。 督邮徐毅得病,佗往省之。毅谓佗曰:“昨使医曹吏刘租针胃管讫,便苦咳嗽,欲卧不安。”佗曰:“刺不得胃管,误中肝也,食当日减,五日不救。”遂如佗言。 〔督邮〕汉代郡守的助理官,负责巡查和考核属县官吏。 〔省(xǐng)〕探望。 〔医曹吏〕医官。 〔针〕名词用作动词,扎针。 〔胃管〕集中脘(wǎn)穴,在肚脐上四寸处。 〔便苦咳嗽〕便因为咳嗽而感到痛苦。 〔日减〕一天天地减少。时间名词“日”用作状语。 〔不救〕没有办法救了,意思是说要死了。 佗行道,见一人病咽塞,嗜食而不得下,家人车载欲往就医。佗闻其呻吟,驻车往视,语之曰:“向来道边有卖饼家,蒜大酢,从取三升饮之,病自当去。”即如佗言,立吐虵一枚,县车边,欲造佗。佗尚未还,小儿戏门前,逆见,自相谓曰:“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疾者前入坐,见佗北壁县此虵辈约以十数。 〔病〕患……病。 〔咽塞〕咽喉堵塞,吞咽困难。 〔嗜食而不得下〕想吃东西但是不能咽下去。 〔车载〕用车载。车,这里是名词用作状语,表示“载”的工具。〔驻〕停车。 〔蒜(jī)〕蒜被切碎后的细末。 〔酢〕同“醋”。 〔虵〕同“蛇”,这里是指一种形状像蛇的寄生虫。 〔逆见〕迎面看到。 〔似逢我公,车边病是也〕根据范晔《后汉书·华佗传》,此句为“客车边有物,必是逢我翁也。”公,这里指父亲。 〔疾者〕病人。 〔此虵辈〕这种蛇的同类东西。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佗之绝技,凡此类也。 〔广陵〕郡名,郡治在今江苏扬州。 〔脉之〕为他切脉。脉:名词用作动词,意思是“为……切脉”。 〔府君〕对太守的敬称。 〔内疽(jū)〕腹内脏腑的肿疡。 〔食腥物所为也〕吃生鱼一类的东西造成的。 〔斯须〕须臾,一会儿。 〔食顷〕一顿饭功夫。 〔生鱼脍(kuài)〕细切的生鱼肉。脍,细切的肉。 〔三期〕三年。期,一周年。〔济救〕这里意思是“救活”。 华佗是我国古代有名的医学家,民间流传着很多关于他的故事。这里选的是后人为他立的传,相比民间传说而言,这里记载的事情要相对真实一些,也脱去了一些神秘的色彩。文章先总体介绍华佗医术高超,然后举了几个他妙手回春的例子。不过,广陵太守陈登的治病经过当是出于传说,因为它不符合科学道理。阅读时要注意文章的语言,魏晋时期的作品多用当时的口语,许多词的意思与秦汉时的文言文并不一样。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二册)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