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初中阅读 >> 人教八上教材 >> 正文 今天是:
R8129  湖心亭看雪
作者:张岱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19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湖、山、游人,共同构成了一种画面感极强的艺术境界。]

  
      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③,余拿④一小船,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①。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②、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③!”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④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⑤。及下船,舟子⑥喃喃曰:“莫说相公⑦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释:

①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寓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②〔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③〔更(gēng)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④〔拿〕撑,划。

⑤〔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毳,鸟兽的细毛。

⑥〔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①〔一白〕全白。

②〔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③〔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④〔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⑤〔客此〕在此地客居。

⑥〔舟子〕船夫。

⑦〔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研讨与练习

   一 背诵课文,完成下列练习。
   1、说说本文中描写西湖雪景的文字有什么特色。
   2、文字简练朴素,不加渲染,这种写作手法就是白描。体味本文所用的白描手法。

   二 柳宗元的《江雪》描写的也是雪景,也写到人的活动,体会它和本文在描写手法和表达感情上的异同。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三 课外搜集描写西湖的诗文,并互相交流。

 
          学习扩写 


   扩写,指对原文加以扩展补充,使之充实具体。

   扩写要忠实于原作,不改变中心意思;为了突出中心,扩充那些值得扩充之处,而不是任意发挥,故意把话拉长;扩写时,要注意情节的发展合乎逻辑,人物性格前后统一等。

   扩展不同体裁的文章,着重点是不一样的。扩展议论文和记叙文,要围绕中心思想进行;议论文的论据,记叙文的情节、对话和场面描写,都有较大的扩展和发挥余地。扩展说明文,则要围绕事物的特征或者事理进行。应当在充实材料,加强说明方面下功夫,而不用发挥想像或运用夸张手法

文章录入:冰风烈焰    责任编辑:冰风烈焰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