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初中阅读 >> 人教七上教材 >> 正文 | 今天是: |
R7120 山市 | |
作者:蒲松龄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4/20 | |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许多人听说过海市蜃楼,却无缘目睹这种神奇、壮观的幻景;“山市”蜃楼你可能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这里,蒲松龄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奇异的图画……] 奂山②山市,邑③八景之一也,然数年恒不一见④。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忽见山头有孤塔耸起,高插青冥⑤,相顾⑥惊疑,念近中⑦无此禅院⑧。无何⑨,见宫殿数十所, ①选自《聊斋志异》卷六。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淄(zī)川(现在山东淄博)人,清代文学家。山市,山中蜃(shèn)景,与“海市蜃楼”相似。 ②〔奂(huàn)山〕山名。旧淄川县有涣山,也写作焕山。 ③〔邑〕县。 ④〔数年恒不一见〕经常是多年看不见一次。恒,经常。 ⑤〔青冥(míng)〕青天,天空。 ⑥〔相顾〕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⑦〔近中〕近处。 ⑧〔禅(chán)院〕寺院。禅,佛教用语,表示与佛教有关的事物。 ⑨〔无何〕不久,不一会儿。 碧瓦飞甍①,始悟②为山市。未几③,高垣睥睨④,连亘⑤六七里,居然城郭⑥矣。中有楼若者⑦,堂若者⑧,坊若者⑨,历历在目⑩,以亿万计。忽大风起,尘气莽莽然⑾,城市依稀⑿而已。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⒀,惟危楼⒁一座,直接霄汉⒂。楼五架,窗扉⒃皆洞开⒄;一行有五点明处,楼外天也。 ①〔飞甍(méng)〕飞檐。甍,屋檐。 ②〔始悟〕才明白。 ③〔未几〕与前边的“无何”含义相同。 ④〔高垣(yuán)睥睨(pìnì)〕高高低低的城墙。高垣,高墙。睥睨,指女墙,即城墙上呈凹凸形的矮墙。 ⑤〔连亘(gèn)〕连绵不断。 ⑥〔居然城郭〕竟然像一座城市。居然,竟然。城郭,城市。 ⑦〔中有楼若者〕其中有的像楼。 ⑧〔堂若者〕有的像厅堂。堂,厅堂。 ⑨〔坊若者〕有的像街巷。坊,街巷、店铺。 ⑩〔历历在目〕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⑾〔莽莽然〕这里形容尘土之大。莽莽,广大。 ⑿〔依稀〕隐隐约约。 ⒀〔乌有〕没有。乌,同“无”。 ⒁〔危楼〕高楼。危,高。 ⒂〔霄汉〕云霄与天河。 ⒃〔窗扉(fēi)〕窗户。 ⒄〔洞开〕大开。 层层指数,楼愈高,则明渐少。数至八层,裁①如星点。又其上,则黯然缥缈②,不可计其层次矣。而楼上人往来屑屑③,或凭④或立,不一状⑤。逾时⑥,楼渐低,可见其顶;又渐如常楼;又渐如高舍;倏忽⑦如拳如豆,遂不可见。又闻有早行者,见山上人烟市肆⑧,与世无别,故又名“鬼市”云。 ①〔裁〕同“才”。 ②〔黯然缥缈〕昏暗得看不分明。缥缈,隐隐约 约,若有若无。 ③〔往来屑屑〕形容来往匆匆。 ④〔凭〕靠着。 ⑤〔不一状〕形状不一。 ⑥〔逾时〕过了一会儿。 ⑦〔倏(shū)忽〕突然。 ⑧〔市肆〕集市。肆,店铺。 研讨与练习 一、读懂这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1、“山市”从开始到最后是怎样一步步变化的?(用原句回答) 2、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把“山市”又称为“鬼市”? 3、课外请教老师或查阅有关资料,对“山市”这一现象作出科学的解释。 二、看注释,查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并把它们摘抄在笔记本上。 孤塔耸起 高插青冥 碧瓦飞甍 历历在目 风定天清 一切乌有 直接霄汉 黯然缥缈 |
|
文章录入:冰风烈焰 责任编辑:冰风烈焰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