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高中读本 >> 高四册读本 >> 正文 今天是:
26 与陈伯之书
作者:丘迟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4
 

 

    选自《文选》卷四十三。丘迟(463—508),字希范,吴兴乌程(现在浙江吴兴)人,南朝梁文学家。丘迟八岁能文,有才名。仕齐,为殿中郎。后仕梁,官至司空从事中郎。盛负文名,诗歌有辞采丽逸的特色。明人辑有《丘司空集》。

    迟顿首〔顿首〕古代书信用语,表致敬,用于开头或结尾。:陈将军足下无恙,〔无恙(yàng)〕没有忧愁病痛。古人常用的问候语。

    幸甚幸甚。将军勇冠三军,〔勇冠三军〕勇敢为三军第一。才为世出,〔才为世出〕(是)当代杰出的人才。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语出《史记·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者笑而应曰:‘若为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昔因机〔因机〕顺着时机。因,顺。机,时机。变化,遭遇明主;〔遭遇明主〕指陈伯之当年背齐投梁的事情。明主,指梁武帝萧衍。立功立事,开国称孤。〔立功立事,开国称孤〕陈伯之原为齐将领,梁武帝起兵讨齐,陈伯之投降,并助梁平齐,封丰城县开国公,邑二千户。孤,诸侯自称。朱轮华毂,〔朱轮华毂(gǔ)〕指装饰华丽的车子。汉制二千石以上乘朱轮。毂,车轮中心的圆木。拥旄万里,〔拥旄(máo)万里〕拿着梁朝颁发的旄节号令一方。拥旄,古代高级武官持节统制一方。拥,持。旄,即旄节,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帜。何其壮也!如何一旦为奔亡之虏,〔奔亡之虏〕逃跑投敌的俘虏。指陈伯之投降北魏。闻鸣镝而股战,〔闻鸣镝(dí)而股战〕听见箭响腿就发抖。鸣镝,响箭。《史记·匈奴列传》:“冒顿乃作为鸣镝,习勒其骑射。”股,大腿。对穹庐〔穹庐〕北方游牧民族居住的帐篷。以屈膝,又何劣邪!

    寻君去就之际,〔寻君去就之际〕推究您背梁投魏的时候。寻,推求。去就,指陈伯之去梁而就北魏。非有他故,直以不能内审诸己,〔直以不能内审诸己〕只是自己内心不能反复思考。直,仅,只。审,反复考虑。外受流言,〔流言〕挑拨离间的话。沉迷猖獗,〔沉迷猖獗〕迷惑糊涂,狂妄作乱。猖獗,失败。以至于此。圣朝赦罪责功,〔圣朝赦罪责功〕指梁朝要求被赦者立功赎罪。责,强令、要求。弃瑕〔瑕〕这里指过失。录用,推赤心〔赤心〕真心,诚心。于天下,安反侧于万物;〔安反侧于万物〕使一切由于顾虑怀疑而有异心的人都能稳定下来。反侧,疑惧不安。此句与上句事见《后汉书·光武帝纪》。光武破铜马等军时不怀疑投降的人,曾轻骑入降军营中。降军说他“推赤心置人腹中”。又在攻破邯郸城后,把吏人毁谤他、要求发兵攻击他的文书当众烧掉,说:“使反侧子自安。”将军之所知,不假仆一二谈也。〔不假仆一二谈也〕不必由我来一一细说了。假,待。仆,古人与人交际时对自己的谦称。一二谈,一样一样地叙述。朱鲔喋血于友于,〔朱鲔(wěi)喋血于友于〕指朱鲔曾参与刘玄杀汉光武之兄刘事。朱鲔,王莽末年绿林军将领,曾劝更始帝(刘玄)杀了汉光武帝(刘秀)的哥哥刘。后光武攻洛阳,朱鲔坚守。得到光武既往不咎的保证,便献城投降。喋血,流血。友于,指兄弟。语出《尚书·君陈》:“惟孝友于兄弟。”张绣刃于爱子,〔张绣(zì)刃于爱子〕指张绣曾杀了曹操的儿子。张绣,汉末军阀,先投降曹操,后又举兵攻操,杀死了曹操的长子昂和侄儿安民。两年后,张绣又投降曹操,被封为列侯。,刺杀。汉主不以为疑,魏君待之若旧。况将军无昔人〔昔人〕指朱鲔、张绣。之罪,而勋重于当世。夫迷涂知反,往哲是与;②〔往哲是与〕是先贤所赞许的。往哲,先贤。与,嘉许,赞许。不远而复,先典攸高。〔不远而复,先典攸(yōu)高〕意思是,在错误的道路走不远就回来,为古代典籍所推崇。不远而复,语本《周易·复卦》:“不远复,无祗悔,元吉。”复,返。先典,古书。攸,所。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梁武帝废法加恩,连像吞舟之鱼这样罪恶深重的人都漏掉了。语出《史记·酷吏列传序》:“汉兴,破觚而为圜,雕而为朴,网漏于吞舟之鱼。”吞舟,指吞舟的大鱼,比喻罪恶重大的人。将军松柏不翦,〔松柏不翦〕指祖先的坟墓没有受到破坏。古人常在坟墓上栽松柏,所以松柏代指坟墓。亲戚安居,高台未倾,〔高台未倾〕指住宅也没有受到损害。高台,指住宅。爱妾尚在,悠悠尔心,〔悠悠尔心〕意思是,你仔细思量一下。悠悠,反复思虑的样子。尔,你。亦何可言!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今功臣名将,雁行有序〕现在文武百官,按品级大小,排得整整齐齐,像雁群飞行时排成的行列一样。佩紫怀黄,〔佩紫怀黄〕指享受高官厚禄。紫,指紫色的印绶。黄,指金印。赞帷幄之谋;〔赞帷幄(wéiwò)之谋〕参与制定军国大计。帷幄,军帐。乘轺建节,〔乘轺(yáo)建节〕坐着轻便的马车,竖起竹节。轺,轻便的小马车。建,竖立,竖起。节,缀有牦牛尾的竹棍,古代使者持作凭证。奉疆埸〔疆埸(yì)〕疆场,边疆。埸,边界、边境。之任。并刑马作誓,〔刑马作誓〕杀了战马,饮血宣誓。刑,杀。传之子孙。将军独靦颜借命,〔靦(tiǎn)颜借命〕厚着脸皮,贪生怕死。驱驰毡裘之长,〔驱驰毡裘之长〕为游牧部落的首领奔走效劳。毡裘之长,这里指北魏的皇帝。〔宁〕岂,难道。不哀哉!

    夫以慕容超〔慕容超〕鲜卑族建立的南燕君主。公元410年,东晋刘裕北伐,灭南燕;俘获慕容超,押解到建康(现在江苏南京)斩首。之强,身送东市;〔东市〕本是汉代长安处决犯人的地方,后来泛指刑场。姚泓〔姚泓(hóng)〕羌族建立的后秦君主。公元417年,刘裕领兵入关中,攻破长安,俘获姚泓,押到建康斩首。之盛,面缚西都。〔面缚西都〕在长安被缚。面缚,背缚。面,背。西都,长安。故知霜露所均,不育异类;姬汉旧邦,无取杂种。〔故知霜露所均……无取杂种〕这几句是对北方各少数民族的污辱性说法,含有强烈的种族偏见,是十分错误的。均,分布。异类,指汉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姬,周朝天子的姓。汉,汉朝。北虏僭盗中原,〔北虏僭(jiàn)盗中原〕指北魏窃据中原地区。北虏,指鲜卑族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政权。僭,超过本分。多历年所,〔多历年所〕已有多年。历,经过。恶积祸盈,理至烂。〔理至(jiāo)烂〕照理应该灭亡了。,烧焦。况伪孽〔伪孽(niè)〕指北魏宣武帝。昏狡,自相夷戮;〔自相夷戮〕指北魏统治集团自相残杀事。公元501年,宣武帝的叔父咸阳王元禧(孝文帝时已把拓跋氏改姓元氏)欲起兵作乱,事发被诛。公元504年,北海王元详也曾“谋为逆乱”,被囚禁而死。部落携离,〔部落携离〕许多部落要脱离北魏的统治。携离,三心二意。酋豪猜贰。〔猜贰〕因猜疑而有二心。方当系颈蛮邸,〔系颈蛮邸〕意思是,在官邸被绞杀。系颈,丝带拴在脖颈上。蛮邸,指为外族首领安排的住所。悬首藁街,〔悬首藁(gǎo)街〕这两句意思是,北魏的君主很快就会被缚到京城,斩首示众。藁街,汉代长安街名,蛮邸就设在这里。而将军鱼游于沸鼎〔鼎〕煮东西用的器具。之中,燕巢于飞幕〔飞幕〕飘动的帷幕。之上,不亦惑乎!〔不亦惑乎〕不是也太糊涂了吗?惑,糊涂,迷乱。

    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见故国〔故国〕指梁朝。之旗鼓,感平生于畴日,〔畴日〕过去的日子。畴,畴昔、从前。抚弦登陴,〔陴(pí)〕城上的女墙。岂不怆悢。〔怆悢(chuàngliàng)〕悲哀。所以廉公之思赵将,〔廉公之思赵将〕战国时赵国名将廉颇,屡立战功,后受同僚忌恨,不得已出亡到魏国,还时常想回去为赵国出力。吴子之泣西河,〔吴子之泣西河〕战国时魏国名将吴起,本来任西河(现在陕西合阳一带)太守,魏武侯听信谗言,把他召回。吴起临行时,望着西河哭泣说:我走之后,西河必定要被秦国夺去。后来果然如此。人之情也;将军独无情哉!想早励良规,〔想早励良规〕希望您早日作出妥善的打算。励,勉励。自求多福。

    当今皇帝盛明,天下安乐。白环西献,〔白环西献〕西方的部落来献白环。相传虞舜时西王母来献白环。楛矢东来。〔楛(hù)矢东来〕东方的部落来献矢。相传周武王时,东北方的肃慎氏部落来献矢石(nǔ,制箭头的硬石)。楛,一种树木,茎似荆,色赤,可以作箭杆。夜郎滇池,〔夜郎、滇池〕古代的两个国家。夜郎,在现在贵州桐梓一带,西汉时才与中原地区发生联系。滇池,在现在云南昆明一带,战国时楚将庄领兵到云南,便在云南称王。西汉时与中原地区发生联系。解辫请职;〔解辫请职〕指放弃自己的风俗习惯,请求朝贡。解辫,解散发辫。旧时少数民族多结发辫,解辫表示改用汉人服饰,以示归诚。朝鲜昌海,〔昌海〕即昌蒲海,一名盐泽,在西域,离玉门、阳关三百余里。蹶角受化。〔蹶角受化〕指低头表示降服。蹶角,叩头。唯北狄〔北狄〕指北魏。狄,古代汉族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野心,掘强沙塞〔沙塞〕沙漠边塞。之间,欲延岁月之命〔岁月之命〕一年半载之间的活命。意思是苟延残喘。耳。中军临川殿下,〔中军临川殿下〕指中军将军临川王萧宏。明德茂亲,〔明德茂亲〕品德高尚,又和皇帝是至亲。茂亲,至亲。萧宏是梁武帝的弟弟。总兹戎重。〔总兹戎重〕主持北伐军国大事。戎,军事。吊民洛汭,〔吊民洛汭(ruì)〕去安慰中原一带受外族压迫人民。吊,慰问。洛,洛水,在现在河南西部。汭,汭水。《水经注·河水》:“(河东)郡南有历山……妫、汭二水出焉。”伐罪秦中。〔秦中〕指现在的陕西。若遂〔遂〕一直。不改,方思仆言,聊布〔布〕陈说。往怀,君其详之。〔君其详之〕请您仔细掂量吧。详,推究。丘迟顿首。

 

    陈伯之本为南齐将领,后归降梁武帝,任江州刺史,天监元年(502)投降北魏。天监四年(505),临川王萧宏率军伐北魏,命记室丘迟给陈伯之写了这封劝降信。陈伯之见信后,率兵归降。这封信中,作者晓以大义,陈说利害。既义正辞严,又娓娓动听,为六朝骈文名篇。

    课文中有几句把故国之思和乡关之情写得淋漓尽致,试找出来,并体会在文中的作用。

文章录入:luyan    责任编辑:luya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