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高中读本 >> 高四册读本 >> 正文 今天是:
30 西湖香市
作者:张岱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4
 

 

    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 寓居杭州。出身于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西湖香市,起于花朝,〔花朝〕旧俗以阴历二月十二日(一说初二日或十五日)为“百花生日”,称为“花朝节”。尽于端午。山东进香普陀〔普陀〕山名,在现在浙江定海海中,是我国佛教胜地之一。者日至,嘉湖〔嘉湖〕即现在浙江的嘉兴、湖州。进香天竺者日至,至则与湖之人市〔市〕做买卖。焉,故曰香市。

    然进香之人,市于三天竺,〔三天竺〕山名,在西湖西,分上天竺、中天竺、下天竺,称为天竺或三天竺。山上有上、中、下三天竺寺。三天竺及下文的岳王坟、湖心亭、陆宣公祠、昭庆寺均为西湖游览胜地。市于岳王坟,〔岳王坟〕宋朝抗金名将岳飞的墓。市于湖心亭,市于陆宣公祠,〔陆宣公祠〕唐朝陆贽的祠堂。无不市,而独凑集〔凑集〕聚集。于昭庆寺,昭庆两廊故无日不市者。三代八朝之骨董,〔三代八朝之骨董〕历史上留传下来的器物。三代,指夏、商、周。八朝,指东汉、魏、晋、宋、齐、梁、陈、隋。骨董,即古董,指古代留传下来的器物。蛮夷闽貊〔蛮夷闽貊(mò)〕指福建、广东及外洋。当时对外贸易主要在广州、福州。之珍异皆集焉。至香市,则殿中边,甬道上下,池左右,山门内外,有屋则摊,无屋则厂,〔厂〕无墙壁的棚屋。厂外又棚,棚外又摊,节节寸寸,凡簪珥、〔簪珥(ěr)〕妇女的化妆品和首饰之类。,同“胭脂”。一种红色的化妆品,妇女用以涂脸颊或嘴唇。簪,妇女插髻的首饰。珥,女子的珠玉耳饰。牙尺剪刀,以至经典木鱼、孩儿嬉具之类无不集。

    此时春暖,桃柳明媚,鼓吹清和,〔鼓吹清和〕指一片乐声。鼓吹,指管乐。岸无留船,寓无留客,肆无留酿。袁石公〔袁石公〕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湖北公安人,明代文学家。所谓:“山色如娥,花光如颊,〔山色如娥,花光如颊〕山色就像美女的蛾眉,花光就像美女的面颊。波纹如绫,温风如酒”,已画出西湖三月,而此以香客杂来,光景〔光景〕风光景色。又别。士女闲都,不胜其村妆野妇之乔画;〔乔画〕指妇女涂脂抹粉。芳兰芗泽,不胜其合香芫荽〔芫荽(yánsuī)〕一种有香味的菜蔬,又名香菜。之薰蒸;丝竹管弦,不胜其摇鼓笙之聒帐,〔(hā)笙之聒(guō)帐〕笙声嘈杂。笙,以口吹笙。聒帐,声音嘈杂。鼎彝〔鼎彝〕泛指古代以青铜制成的食器。后来视为古董。光怪,不胜其泥人竹马之行情;宋元名画,不胜其湖景佛图〔佛图〕也作“浮图”“浮屠”,指佛寺或佛塔。之纸贵。如逃如逐,如奔如追,撩扑不开,牵挽不住,数百十万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日簇拥于寺之前后左右者,凡四阅〔阅〕历香市要经历四个月之久才停歇。月方罢,恐大江以东,断无此二地矣。〔断无此二地矣〕断然没有第二个这样的地方了。

    崇祯庚辰〔崇祯庚辰〕即崇祯十三年(1640)。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三月,昭庆寺火。〔昭庆寺火〕昭庆寺被火烧。是岁及辛巳、壬午洊饥,〔辛巳、壬午洊(jiàn)饥〕连续两年的饥荒。辛巳,即崇祯十四年(1641)。壬午,即崇祯十五年(1642)。饥,一再发生饥荒。民强半〔强半〕大半。饿死。壬午虏鲠〔虏鲠〕指清军入侵。虏,指清军。鲠,同“梗”,阻隔。山东,香客断绝,无有至者,市遂废。辛巳夏,余在西湖,但见城中饿殍舁出,〔饿殍(piǎo)舁(yù)出〕抬出饿死的人。饿殍,饿死的人。舁,抬。扛挽相属。〔相属〕相接。时杭州之刘太守梦谦,汴梁〔汴梁〕现在河南开封。人,乡里抽丰〔抽丰〕假借各种名义向人求得财物赠与。也叫“打秋风”。者,多寓西湖,日以民词馈送,〔以民词馈送〕靠包揽民间词讼获得原告或被告的馈赠。有轻薄子改古诗〔古诗〕指南宋林升的《题临安邸》。原诗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诮之曰:“山不青山楼不楼,西湖歌舞一时休。暖风吹得死人臭,还把杭州送汴州。”可作西湖实录。

 

    张岱是晚明小品文的代表作家,擅长写景和表现士大夫的闲情逸致,文笔清新活泼,趣味盎然。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写了西湖香市的热闹场面。熙熙攘攘的人群,湖光山色的明媚,丝竹管弦的悠扬,于写景抒情中实寓兴亡的感慨。试说说哪些语句寄寓着作者对现实的不满。

文章录入:luyan    责任编辑:luya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