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专题教案 >> 作文讲座 >> 正文 | 今天是: |
中考满分作文密码解读 第二十二章 清水芙蓉天然饰——个性篇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6 | |
第二十二章 清水芙蓉天然饰 ——个性篇 [写作启示] 施耐庵密林观虎 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中,三次写到了老虎。一次是解珍兄弟猎虎,一次是黑旋风李逵沂岭杀虎,一次是景阳岗武松打虎。这三次都把老虎写得栩栩如生,尤其是武松景阳岗打虎一章,更是把那个吊睛白额大老虎写得活灵活现,虎虎而有生气。然而,你可曾知道,作者施耐庵为写活老虎,曾冒着生命危险细致入微地观察老虎的故事吗? 早在施耐庵写作《水浒》之前,梁山英雄的故事已在民间广泛流传。在写作《水浒》的过程中,施耐庵为了在小说中突出梁山英雄的神威,他计划在作品中多次描写打虎的场面。但是,他本人从来未见过老虎,对老虎的习性、生活及捕食的情形,都是凭传说和想像有一个大概印象,更没有见到猎人打虎的场面。他感到,如果这样,很难写出老虎的凶猛,更难描绘出李逵、武松等打虎英雄的勇敢和威风。于是,他搁下笔,翻山越岭,在深山老林中走访了众多的猎户,向他们请教老虎的外貌、动作、神态、捕食情况及猎手们和老虎搏斗的情形,获得了大量的第二手资料。然而,下笔之后,施耐庵感到仅靠第二手资料来描写老虎还是难以传神,要在作品中写出活的老虎、活的英雄,必须亲自观察了解老虎的外貌、神态、捕食动作。 这一天,施耐庵打听到一个老虎经常出没的山林,便悄悄来到林中,选择了一株大树,顺着树干爬了上去坐在树枝上,机警地观察着四周,等候老虎的出现。这时的林中,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音,一阵轻风吹过,只有树叶发出“簌簌”的声响。忽然,一只小鹿“嗖”地从眼前窜过。紧接着,随着一声雷鸣般的虎啸,从树丛中跃出一只斑斓猛虎,如箭一般向小鹿扑去,未等施耐庵还过神来,老虎已将小鹿撕扯得皮开肉绽,生吞活剥地吃下肚去。这密林中刹那间发生的情形,施耐庵看得目瞪口呆。直到老虎去后多时,他才从树上溜下来跑回家中,详细地记下了老虎扑食的动作和神态。他又根据记忆中老虎的特征,用纸扎了一个老虎扑食的模型放在书案前揣摩,并且喂养了一只猫,细细观察猫与老虎的相似和不同之处,反复描绘它们的形象。 由于施耐庵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第二手材料,对老虎的外形、动作、呼啸观察入微,了如指掌,所以,在《水浒》中,写到景阳岗打虎时,就能将老虎的凶猛写得逼真、形象,绘声绘色,从而反映了武松的英雄本色,令人百读不厌。 [密码解读] 个性是作者的风格,是作文的气质。有个性,才有特色,才有创新。就像我们读作品,一看到工笔画似的描写,马上感到那是屠格涅夫的,一看到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马上觉得那是陀斯妥耶夫斯基的。冰心在其《〈冰心全集〉自序》里说:“我不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也没有喷溢的感情,然而我有坚定的信念和深厚的同情。在平凡的小小事物上,我们宝贵看自己的一方园地。”其实,何止冰心是如此呢?凡学有成就的作家,哪一个不固守自己的园地,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辛勤地“耕耘”“播种”,培育出最富特色的果实。朱自清的作品总是蕴涵着淡淡的哀愁,鲁迅的文章犀利如匕首,这就是个性。毕淑敏的深沉,叶倾城的幽思,路遥的朴实,三毛的浪漫,余秋雨的睿智,这就是风格。它浸透着作者生命的色素,有着他人无可企及的个性魅力。面对现实,我们别无选择,我们只有开掘自己心灵深处的金矿,捕捉自己生命世界里的灵光。好的文章正是因为涂抹了个性化的色彩,才有了与众不同与感人至深的力量。所以,“个性”是文章的真正价值之所在。有了个性,文章便会闪耀出创新的光辉。因此,在学习写作方法、技巧的同时,培养个性,发展个性,努力在作文中展示个性,是提高作文质量的重要环节。作者要体现个性,就必须达到以下三种境界。 一、真实——作文的生命 作文要打动人,就必须负载思想的泪或笑,承托作者的内心世界与情感。情感永远伴随着生命,愈是真实的,就愈是动人的;愈是濡染了真情实感的思想,就愈是鲜活的。作文有了真情实感,便就得了鲜活的生命。求真实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作文中假话、空话、套话既蒙蔽自己,又欺骗别人,即使说起来滔滔不绝,那也是虚伪的。 在写作上,“诚实”是有什么说什么,或者是你怎样想,怎样感,笔下便怎样写。这就是文字要与作者的思想、性情、环境等一致。杜甫忧愤悲凉的诗是好的,陶渊明闲适的诗是好的,正因为他们所作与他们的思想、性情、环境一致,具有充分的诚实。真实是个性,个性是真实。求真既是作文的准则,也是做人的准则。真实还包括“自然”。古人讲“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就是强调文章要质朴自然,因为真实的东西必然是质朴自然的。学生的内心世界仿佛空山雨后盛开的梨花,不带有一点微瑕把这份难得的真实坦荡地呈现出来,作文便有了血肉,有了生命。 二、新颖——作文的活力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总是要在选材、立意、构思等方面下功夫,总是在语言上尽可表现得完美,以显示其创造的才能。这种创造才能表现得愈充分,作品愈新颖;愈新颖,作品愈有价值。要敢于打破思维定势,言别人之未言,发别人之未发,想别人之未想,写别人之未写,要不断追求新颖的东西。作文所阐述的观点,往往是自己独出心裁的见解,是所发现的新颖的、独到的、有价值的东西。开发创新意识,就是鼓励学生思考问题能多方向,多角度,多层次,由已知导向未知,发现新事物,发现别人未觉察、不易觉察的东西,并从中求新、求异。同时,还要善于对思维过程中取得的种种信息进行判断,提炼,概括,推理,比较,使之朝一个方向集中,取得最正确的最有价值的看法。 因此在作文中要有所创新就是要敢于突破旧的条条框框;就是要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风格。 三、健康——作文的格调 所谓健康就是要追求品位,追求格调,在个性化作文中,必须有健康这一条来约束。否则,个性倒是突出了,可是写出的东西为人不齿,令人作呕。有的学生总是戴着灰色眼镜看世界,观点稚嫩和偏激,显示出他们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局限性。诸如:悲观主义思想、个人主义思想、封建迷信思想、拜金主义思想,还有崇洋媚外、享乐主义、自由主义、追星思想等等。这些“灰色”糟粕,在中学生作文中已经到了令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塑造美好的灵魂,构建健全的人格,作文才能真正获得鲜活的生命。 [教你一招] 文章如何才能写出个性 文体各有所胜,章法各有所长,语言各有其趣,风格各有其味,随各人禀赋扬长而取,因表达需要择善而用。指点江山,可取议论文体,在透辟上下功夫。透视人生,不妨学做小说,在形象塑造上下功夫。同一种感受也可以搞点花样,比如“幕剧”的形式,网络主页设计的形式,日记的形式……文学素养深厚的,精当的旁征博引,可以使你的文章富有文化品位。辩证的思考问题,可以使你的作品闪烁理性的思辩色彩。至于一些表现手法的运用,哪一种最适合你的感受表达,你用得最熟练,哪一种就是你的最佳选择。另外,个性化的语言也是张扬个性的重要手段。 [中考链接] 2004年天津市中考作文 1、考题展示
2、考题解析 这个话题的选材范围非常广泛。它既可以写自己的心事,也可以写别人的心事,也可以通过题材创新变换主体视角,运用拟人手法,写动植物的心事。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心事。可以讲述生活中和父母的矛盾与冲突,重点突出父母对我的不理解。例如父母只看重我的学习成绩,限制我交朋友,搞课外活动,甚至监视我的行动,偷看我的日记,让我非常烦恼……可以写自己渴望老师理解的心声 ,我是一名差生,经常坐在阳光照不到的角落里,但是我们也需要老师的关爱……也许有时自己正确的做法遭到了别人的误解,许多同学疏远了我,连爸爸妈妈也说我不听话了,我很烦恼……也许自己的努力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也许……这道文题最适合写成记叙文,要努力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心理刻画要细腻真切,反映出自己复杂的心路历程。由于是话题作文,你可以给你的文章拟一个诗意的标题,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文体形式上,我认为采用日记体的形式也许更有利于感情的抒发。 3、失误例文 花季烦恼 天津考生 我习惯地从枕头下拿出日记本,刚想打开,忽然觉得日记本好像被动过。 这种感觉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查看放日记的地方,跟往日一样, 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蛛丝马迹。会不会是错觉呢?也许是自己没放好,也许是下意识里有这种担心。忽然我想起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女孩怕父母看她的信件,就在信口上放一根头发丝。对,我就用这种方法。 第二天放学回家,我的一直心忐忑不安。然而,事实证明了我的怀疑,我精心设计的头发丝不见了,希望彻底破灭了! 晚饭桌上,我一声不吭,低着头只顾猛扒饭。 “吃菜呀,尝尝我今天凉菜拌得怎么样?”妈妈有些讨好似的说。 我白了妈妈一眼,没吭声,心里却想:“假惺惺,无聊!” 沉默了一会,爸爸又装作聊天似的说:“你们班又有什么消息?你最近好像很久没有对我们说学校的事了。” 平时,父母也常问这问那,我没觉得怎么,可今天听起来格外刺耳。他们俩一定是串通好的,让爸爸先来打探虚实。 想到这儿,我的泪水忍不住涌了出来。你们为什么偷看我的日记? 窗户纸既然已捅破,妈妈也没再兜圈子。她说:“你是我们的女儿,我们有责任过问你的一切。 我刚要反驳,爸爸又接过话:“我们在对你行使监护权。”我现在不需要任何的解释,站起身来,哭着跑回自己的房间。 爸爸妈妈你们何时才能理解我? 4、升格指导 这篇文章总的来说写的还是很有个性特色的,反映的问题也比较深刻。但是细细品读,总觉得味道不够。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首先,缺乏个性化的心理描写,对自己心灵轨迹的展示不够充分,所以人物形象不够丰满。其次,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也不够传神,缺乏展示个性的独特魅力。那么,如何进行修改呢?我认为应抓住人物的特点,细写其神态、语言、动作,努力展示人物的个性特色。尤其是心理描写,要精雕细刻,活画出人物的灵魂与个性。同时,还要注意符合人物的年龄和身份特征。另外,文章结尾要及时点题,留有余味,让人读了如嚼橄榄,如品香茗。 5、升格佳作 花季烦恼 天津考生 我习惯地从枕头下拿出日记本,刚想打开,忽然觉得日记本好像被动过。 这种感觉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查看放日记的地方,跟往日一样, 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蛛丝马迹。会不会是错觉呢?也许是自己没放好,也许是下意识里有这种担心。忽然我想起曾经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一个女孩怕父母看她的信件,就在信口上放一根头发丝。对,我就用这种方法。 第二天放学回家,我的心忐忑不安,我希望我做的一切都是枉费心机,使自己太多心,错怪了妈妈,她依然是个值得信赖、令人尊敬的妈妈。 然而,事实证明了我的怀疑,我精心设计的头发丝不见了,希望彻底破灭了! “她怎么能这样!”我在心里愤怒地狂喊着,委屈的泪水呼的一下涌出眼眶…… 晚饭桌上,我一声不吭,低着头只顾猛扒饭。 “吃菜呀,尝尝我今天凉菜拌得怎么样?”妈妈有些讨好似的说。 我白了妈妈一眼,没吭声,心里却想:“假惺惺,无聊!” 沉默了一会,爸爸又装作聊天似的说:“你们班又有什么消息?你最近好像很久没有对我们说学校的事了。” 平时,父母也常问这问那,我没觉得怎么,可今天听起来格外刺耳。他们俩一定是串通好的,让爸爸先来打探虚实。 想到这儿,我实在忍不住了,“啪”地把筷子摔在桌上,说:“是你们从小教育我尊重人的吧?那你们为什么不尊重我,偷看我的日记?……”我越说越委屈,泪水忍不住涌了出来。 窗户纸既然已捅破,妈妈也没再兜圈子。她说:“你是我们的女儿,我们有责任过问你的一切。 我刚要反驳,爸爸又接过话:“你刚才说我们凭什么对吧?就凭我是你爸,她是你妈!我们在对你行使监护权。”我现在不需要任何的解释,站起身来,哭着跑回自己的房间,“砰”地一声关上门。我趴在床上,泪水像涌泉一样流出来。 爸爸妈妈你们何时才能理解我? 花季,我的美好的花季却夹杂着淡淡的忧愁。 6、评点 修改后的这篇考场作文选材典型,以偷看孩子日记为题材,真实自然。情节安排曲折生动,展示了“我”微妙的心理变化了,说明了父母的不信任、不理解给花季的“我”带来的烦恼。人物刻画精练、传神,鲜明的个性跃然纸上。这篇文章反映的问题是比较深刻的,应引起家长们的深思。结尾含蓄隽永,读来意味深长。 [佳作平台] 佳作1 老师,我们也需要关爱 天津考生 老师,今天我终于鼓足勇气,向您倾诉我的心声。 排座位本来是件不值得提及的事情,按您的习惯,一直是“以分定位”的。但是,您发现了没有:由于受分数的影响,形成了明显的梯度。从排头到排尾逐。曾递减 。您这不是又一次推行古代的等级制度吗?这且不说,最重要的是,这种严格划定优劣的做法给差生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不便。有时,为了解决一个小小的问题,我们还得跋山涉水到前排去取经。我们沿着您精心设置的金字塔爬呀爬,何时是个头啊! 老师,我们多么需要帮助呀! 课堂上,看着一个个被叫起来回答问题的优生 ,真令人羡慕极了。我们根本不可能享受那份权利,因为我们地处“寒带”,终年严寒,名字早已被冻结了。当然也无机会 享受“春风”的爱抚;我们的名字都已发了霉,因为它长期处在阴暗的角落,未有阳光射过来呀! 上晚自习了,我们渴望着您的到来。您来了,我们又用焦急的目光望着您——我们多想问您一个问题呀。而您只是目光一扫,大概您没有发现,继而将身子一转,迅速远离了这片荒凉的“沙漠”。老师,您可知道,我们刚刚燃起的一线求知的火光,就在您不经意的举手投足间熄灭了。老师,荒野也需要有人开垦呀。 我们是差生,可我们又何尝不想成为您手中的得意“王牌”呢?我们也有自己的爱憎、理想、信念和追求。优生是有感情的,我们差生也同样是有感情的,我们也需要爱心,我们也需要被尊重。 老师,作为您的学生,我总想将心里话 向您诉说。还差生一个明朗的天空,让他们也平等的分享师爱,茁壮成长。 点评:文题凝炼生动,读来让人眼睛一亮。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喊出了“差生”的心声。语言真挚感人。其实,老师应该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进行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保证。如何建立民主、平等、团结、向上的新型师生关系值得所有的教育者认真的思考。 佳作2 秋儿的心事 天津考生 秋儿是城里的孩子。去年因为妈妈得病住院 才把奶奶接来料理家务。秋儿爱奶奶,奶奶也疼秋儿。 奶奶已经七十多岁了。在妈妈住院期间,总是把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妈妈出院后,就没有对奶奶正眼看过。因为妈妈嫌她脏是乡下人。每当吃饭时,总是奶奶一个人坐在一个小角落里吃。而家里的脏活还是由奶奶做。秋儿很生气,常常在暗地里帮助奶奶。
|
|
文章录入:dlzxxiangzy 责任编辑:dlzxxiangzy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