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高中读本 >> 高五册读本 >> 正文 今天是:
30 《人间词话》八则
作者:王国维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0
 

 

    选自《人间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王国维(1877—1927),近代著名学者,对史学、古文字学、文艺学等均有研究。

    本篇所选的八则,按内容可分为三方面。第一则,借用形象的比喻描述艺术创作或学术研究的历程。第二至五则,从不同的角度论境界问题。最后三则谈论诗人的思想和艺术修养。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宋代词人晏殊的词《蝶恋花》中的词句。这是一首写离别之苦的名作。”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宋代文学家柳永词《蝶恋花》中的词句。也是一首抒写离愁别恨的词。”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当作“蓦然回首”),那人正(当作“却”)在,灯火阑珊处宋代词人辛弃疾的词《青玉案·元夕》中的词句。“回头蓦见”一般作“蓦然回首”。“那人”,词中指苦苦寻找的心上人。”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晏欧〕指晏殊,欧阳修。诸公所不许也。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宋代词人欧阳修《蝶恋花》中的词句。这是一首伤春之作。”“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宋代词人秦观的词《踏莎行》:“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诗《饮酒》中的诗句。”“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元代诗人元好问的诗《颖亭留别》中的诗句。”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红杏枝头春意闹宋代词人宋祁《玉楼春》中的词句。”,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宋代词人张先《天仙子》中的词句。”,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

    境界有大小,然不以是而分优劣。“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杜甫《水槛遣心》中的诗句。”,何遽不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杜甫《后出塞》中的诗句。”?“宝帘闲挂小银钩秦观《浣溪沙》中的词句。”,何遽不若“雾失楼台,月迷津渡”也?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

    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诗人必有轻视外物之意,故能以奴仆命风月〔以奴仆命风月〕把风月看成奴仆,即任意驱遣自然景物之意。又必有重视外物之意,故能与花鸟共忧乐。

 

文章录入:luyan    责任编辑:luya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