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高中读本 >> 高五册读本 >> 正文 | 今天是: |
69 闲话阿Q的无赖和霸道 | |
作者:康式昭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0 | |
无赖是否可以分类?爱好编写各类知识大全(如今正时兴)的真学者、准学者、沽名钓誉的假学者,自可依照各自的标准去考据、立论、论证、阐发,去创造体系、建立学派,去举办学术(准学术?假学术?)的研讨、交流、争鸣,以及诸如此类的活动好了。笔者不懂,也没在这上头下过功夫,自然没有发言权。不过,从鲁迅先生笔下的不朽艺术典型阿Q身上,似乎又可以窥见某些端倪。姑妄言之,为编写或准备编写无赖学大全的有志之士,提供一点参考。有用与否,也就顾不得了。 说阿Q是个十足的无赖,这大体不会错的。至少不会被人扣上“制造种种谣言”对公民阿Q“进行了诽谤和政治陷害”之类的帽子。阿Q的无赖,又似乎有其不同的手法和表现形式,比如,对上和对下、对强者和弱者,就很有些不同。要言之,对上者、强者,是卑怯地躲闪和推诿;对下者、弱者,是霸道地撒横和耍赖。这些,书里都写得明明白白。 推诿、抵赖、当面撒谎、拒不认账,这大约是耍无赖者的共同手法。视不同对象,一走“怯”道,一走“霸”道,路子不同就是了。前者,如对赵太爷,对假洋鬼子,甚而至于对王胡。骂了一声“毛虫”,被王胡扭住辫子在墙上连着碰了五下响头;骂一声“秃儿驴……”,则被假洋鬼子用哭丧棒狠敲了几下脑壳。呼吁“君子动口不动手”,推诿骂的是一旁的什么什么,到底没赖掉,白挨一顿了事。是为卑怯的无赖。 这,自然源于阿Q的孱弱。然而,也还有更弱者,他便可以充分展示他无赖的另一侧面了。比如,对付又瘦又弱的小D,对付静修庵的尼姑(无论老、小)。在挨了假洋鬼子一通哭丧棒之后,拿小尼姑出气,大耍其流氓,是书中极精彩的笔墨。这位无赖,先是把碰头挨揍的晦气通通算在小尼姑账上;随即是动手动脚地调戏,又摩头皮又捏脸蛋;最后上升到理论高度:“和尚动得,我动不得?”无赖得既蛮横又霸道,所言非假吧?还有更为精彩的镜头,那便是离开未庄进城讨生计之前,去静修庵偷萝卜。“阿弥陀佛,阿Q,你怎么跳进园里来偷萝卜!……呵呀,罪过呵……!”老尼姑只会念佛。“我什么时候跳进你的园里来偷萝卜?”阿Q开始抵赖了。“现在……这不是?”老尼姑捉贼捉赃,指着阿Q兜里的萝卜。“这是你的?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你……”阿Q得胜而溜了。 “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萝卜没长嘴,自然是万万叫不答应的。于是,在这种无赖学高论的庇护之下,一切小偷大偷都可以安然无恙,逍遥自在。而这样的逻辑和手法,似乎又像传染病似地繁殖衍化了……“文革”时期,那种借批林批孔大批周公影射周总理,而“四人帮”垮台之后便说“我点了周总理名讳吗”,用的就是这个“你能叫得他答应你么”的手法:能赖便赖,得溜且溜。谬种流传,以至今日。“你说我的小说对着××同志,我点了他的名讳么?”便是一端新例。 阿Q是可憎的,既卑劣,又霸道,除了赤着膊割麦舂米获得过一回“阿Q真能做”奖之外,在为人上几乎无一可取。这完全可以作为定论。但细想想,又觉得并不公正。换个角度看,阿Q倒确确实实堪称善良忠厚的大好人哩。还以这个耍无赖为例,你看,老尼姑将他定性为“跳进园里偷萝卜”,好大一个“贼”名!他除了胡搅蛮缠赖账脱身之外,完全没有想到可以倒打一耙,追究老尼姑对他实施了造谣污蔑和“政治陷害”,从而诉诸法律,上告中级法院,要求静修庵赔偿他──公民阿Q的名誉损失成千上万元!否则,就算不经过对簿公堂而私了,也能捞点比萝卜高妙得多的黄酒馒头之类;更何况,静修庵再穷,观音娘娘座前还有座宣德炉哩,那可是件老古董,连洋人也瞧得上眼而有国际影响的呢! 呜呼!古人(按:阿Q枪毙于民国元年,作古已80年整)到底不如今人! 1992年2月 选自《北京杂文选集1979—1992》(北京出版社1995年版)。 |
|
文章录入:luyan 责任编辑:luyan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