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高中读本 >> 高五册读本 >> 正文 今天是:
话题作文选------3.话题:流行文化
作者:叶子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10
 
 
到处都是泡泡

读下文,以“流行文化”为话题作文

日本没有帕瓦罗蒂式的人物,却发明了卡拉OK;没有迈克尔·杰克逊式的人物,却发明了跳舞毯;没有斯皮尔伯格式的人物,却发明了青春偶像剧;没有毕加索式的人物,却发明了卡通画;没有比尔·盖茨式的人物,却发明了电子鸡;没有黑格尔式的人物,却发明了“脑筋急转弯”……这些日本流行文化,轻易地征服了中国的新人类。对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中国新人类来说,他们的每一阵时尚流感几乎都是发源于东京涩谷一带,所以他们号称“哈日族”。

          到处都是泡泡

防空警报猛地响起来,我像突然被抽了那么一鞭子,不由自主地哆嗦起来。不过五秒钟后就好了,我的脊背又挺了起来。每年一到12月,为了不忘“南京大屠杀”的国耻,南京城的防空警报都会惊天动地地响起来,弄得整个城市都在寒冷中微颤。

我正在百货大楼的顶楼买文具。坐了六站公共汽车,就为了买一枝“西瓜太郎”的水笔。没办法,铅笔盒是整套的日本货,少一枝相宜的水笔,会是很逊色的事。我挑了一枝暗红色的水笔,在纸上一道道地画。色彩浓浓地漏出来,一条条像血一样地流淌。

不远处有一群在蹦跳舞毯的孩子,五颜六色的头发,鲜亮的毛衣,高高的厚底鞋,快乐地跟着节奏一起癫狂。我猜他们听不到警报,跳舞机的声音太吵了。那确实是一台很诱人的机器,屏幕上总有个漂亮的大眼睛日本女孩,会挤着眼睛说一串叽里咕噜很长的日语,然后竖起两根手指祝你好运。“V”是个很时髦的手势,“victory”,胜利的意思,现在我们照相时都用。

我有点头昏,被小日本闹的。

唐朝的时候,日本人把汉字学了过去,终于变成了今天的日语。现在怕是没几个日本人愿意承认古代的中国人是他们文化的祖先。他们倒也有他们的理,鲁迅、孙中山都曾留学日本,历史上那么举足轻重的伟人都是喝过东洋墨水的。“科技”、“民主”、“社会主义”,这些重要的新名词,也是从日本进口的。其实人家对我们的影响又何止这些。

我最不愿去的,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白花花的尸骨、割下来的头颅的照片,每去一次,都如噩梦一场。在短短一个月内杀了30万人,有一点点良心的人都会愤怒。我曾经有过采访屠杀幸存者的经历,在耳闻目睹了暴行的种种之后,有很长一段时间,都不敢独自一人关了灯睡觉。晚上做的梦都是战火连连,都是鬼子来了。醒了以后冷汗贴着脊背,从头到脚的恐惧和凉意。

可悲的是,我们都是一群没心没肺的孩子,白天在纪念馆心痛难受得要掉眼泪,晚上回家,躺在床上,开了电视机大看日剧。我不是个日剧的忠实崇拜者,如果电视里正在播放,却总忍不住要看几眼。帅男靓女,流行时尚,加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在承认它是泡沫垃圾的同时,我根本抵挡不住它来势汹涌的诱惑。

随身听要买“Sony”(索尼),电视机要买“Panasonic”,微波炉要买“National”(松下)。小日本的兜兜里,不得了的笃笃实实的人民币。大大的中国,小小的日本,紧紧地给拴在了一起。鬼子说来就来了。

坐车回家,警报还在响。车窗外的大街上,有个塞着耳机念念有词的男生,木村拓哉的发型,乱蓬蓬的,像个鸟窝一样扣在头上,很新新人类的味道。我想起现在有个很流行的词,“哈日族”,“哈巴狗”的“哈”。

小日本鬼子是个制造泡泡的机器。我们大多数人都喜欢五光十色、花花绿绿的泡泡,像泡在浴缸里洗澡,到处都是泡泡,做梦一样的快活。不过有时候澡洗得好好的,我们会像听到警报时一样,猛地像挨鞭子。警报老响,就没用了。鞭子抽多了,也就不知道痛了。说不准痒痒的,还怪舒服的呢。所以澡还得洗,泡泡也还得有。

真的谢谢“鬼子”,“鬼子”一来,到处都是泡泡。

(江苏南京金陵中学  叶子)

(指导老师  蒋薇)

评委会评语:

角度选得奇特,见解新奇,不是简单地否定日本文化,进而证实是我们取舍不当,具有很强的思辨力。

尤其可贵的是作品思想内容健康,对日本历史和其文化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层次分明,表述清晰。

文章录入:luyan    责任编辑:luya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