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初中读本 >> 人教七上读本 >> 正文 | 今天是: |
52 在月球上 | |
作者:齐奥尔科夫斯基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6/20 | |
本文选自《在地球之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麦林、齐仲、群星译。康·齐奥尔科夫斯基(1857—1935),俄罗斯科学家、作家,被誉为“航天之父”。(节选) 我们由于没有事情,就像土拨鼠一样大睡特睡起来。我们的洞穴还没有烤热。 我们有时候走出洞来,寻找一块阴凉地方,观看太阳、恒星、行星以及我们的“大月亮〔大月亮:指地球。〕”的运行情况,如果把在月球上看到的“大月亮”跟在地球上看到的那个小得可怜的月亮相比较的话,简直就像拿苹果比樱桃一样。 太阳运动的速度和恒星差不多,只是比恒星稍微慢一点,这种情况在地球上也是可以看到的。 “大月亮”是完全不动的,令人感到十分遗憾的是,我们在山峡里偏偏看不到它。这时虽然离夜晚还很远,可是因为峡内极黑,照理说,我们应该像在夜里一样很好地看到它。我们埋怨自己没有选择到一个能够看到“大月亮”的山峡,但是,现在已经晚了! 快到正午了,阴影已经不再缩短了。这时候出现了一弯新月,而太阳越贴近它,它的颜色也越苍白。 月亮大似苹果,太阳小如樱桃。如果樱桃不跑到苹果的后面去,那就不会发生日食现象。 在月球上,日食现象常常发生〔在月球上,日食现象常常发生:应该是每年最多发生3次。〕而且壮丽得很。而在地球上,这种现象很少,即使发生也没有什么好看。日食的阴影只有一小点,仿佛别针头那么大。当然啦,有时候这个阴影是要有几十公里长的,但是拿它跟地球来比较,也只不过有别针头那么大罢了。在地球上日食的阴影形成一个长条带,在顺利的情况下,可以由一个城市移到另一城市,在每个城市逗留几分钟。然而在这里,阴影有时会完全遮盖了月球。在大多数的场合,它要遮盖月球表面相当的一部分。因此,连续几个小时都漆黑一团。 这如钩的新月越来越消瘦,等到它靠近太阳时,我们就几乎看不到它的姿影了。后来,它完全消逝了。 我们从山峡里爬出来,用一块黑玻璃观看太阳。 你瞧,好像谁用一只看不见的大手指按住太阳的半边,挡住了它的一部分光亮。 过了一会儿,我们只能看见一半太阳了。 最后,连那残余的一部分光亮也消逝不见了。一切都陷入黑暗里。 一片巨大的阴影涌上前来,完全遮盖了我们。 这个黑影很快地就消失掉了,我们又看见那个“大月亮”和满天的星斗。 然而,这回已经不是那个如钩的新月了。它好像一个漆黑的圆盘,周围围绕着鲜艳夺目的、特别明亮的光彩。只有先遮太阳的那半边,显得有些苍白。 啊,我看见了美丽的彩霞!从前我们在地球上的时候,是多么喜欢看它呀! 周围的地面泛滥着像鲜血一样深红的光辉。 现在地球上大概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观测月全食,正用肉眼或望远镜望着我们呢。 故乡的亲友啊,你们看见我们了吗? 当我们正触景生情的时候,那红色的光环越来越匀称,越来越美丽了。光环很均匀地把整个“大月亮”包围住了,这正是日食达到了顶点。过了一会儿,它的一边,也就是后遮太阳的那一边,渐渐发白,渐渐明亮了。这一边越来越亮,好像镶在红宝石戒指上的一颗金刚石似的。 这颗金刚石变成了太阳。光圈已经看不见了。黑夜变成了白昼。我们也好像大梦初醒一般,以前的景色又出现在自己的面前。 不久以后,我们观赏了落日的景色。 我们看到太阳怎样贴近一座大山的顶峰。如果在地球上,我们用肉眼就可以观察这种现象。可是在这里就不行了,因为这里既没有大气,也没有水蒸气,因而太阳的蔚蓝色调,它的温度和辐射的力量,丝毫没有减弱。如果不用黑玻璃的话,我们就只能够蓦然地看它一眼,因为它并不像我们在地球上所见到的朝阳或是斜晖。 夕阳落山时非常缓慢。它接触到地平线已经有半个小时了,可是还有一半露在上面。 在彼得堡或莫斯科,日落的时间不过三五分钟,在热带地方,大约要两分钟,只在南北两极,日落的时间才会长达几小时。 最后,太阳残余的一小部分仿佛是一颗灿烂的星落到群山的后面去了。 在这里看不见艳丽的晚霞。 这里虽然没有晚霞,可是我们如果环顾一下,就可以看见有许多山巅和其他高耸的东西被相当灿烂的回光照得透亮。 这种光是十分明亮的,即或没有“大月亮”,也能使我们在很多小时内不至于陷入黑暗的重围。 有个遥远的山峰像一盏灯似的一直照耀了30小时。 可是,最后它也熄灭了。 只有“大月亮”和星光照耀着我们了,而星光真是微弱得可怜。 在夕阳刚刚落山之后,甚至在日落几小时以后,太阳的折射光辉还是比月光亮的。 现在,当最后的一个山头也黯淡下去的时候,“大月亮”──夜的主宰──就支配了整个的月球。 我们可以仔细观察它。 它的表面要比地球上所见的月亮的表面大14倍,我在前边讲过,如果把地球上所见的月亮摆在它的前面,就好像是把樱桃摆在苹果的前面一样。 它的亮度比我们常见的月光要亮五六十倍〔五六十倍:应为80倍。〕。 月下读书是毫不费力的。这不像是夜晚,而像是什么“太虚幻境”的白天,它的光辉甚至会遮蔽了黄道光〔黄道光:地球上冬春黄昏,地平线西部上方能见到的圆锥形的淡淡光辉;夏秋黎明前则可在东方地平线上看到,这是太阳光照耀在它周围一群小尘粒和气体的结果。〕和小星光。 “大月亮”多么美啊!地球,你好啊!我们的心跳得很厉害,这滋味说不出是甜还是苦。往事一幕幕在我们的脑海里浮现出来。 这个一向被人诅咒为“尘世”的地球,现在看起来是多么可爱,多么神秘啊!我们看到它好像一幅用浅蓝色玻璃罩住的图画。这层玻璃就是在地球表面像茫茫大海似的空气。 我们可以看到整个的非洲和亚洲的一部分,我们看到撒哈拉大沙漠,大戈壁和阿拉伯地区!这些地方终年不雨,天空也没有一片浮云。这些地方没有丝毫的斑点,所以它们使月球上的居民常饱眼福。只是由于地球要自转,这些沙漠才脱出赏“月”者的视线。 一缕缕一条条的、无定形的白色东西,那就是云。 陆地或者呈现深黄色,或者显出暗绿色。 海洋呈暗色,不过它们的色调并不一致。海洋的明暗大概是依波浪的大小和稳静程度为转移的。你看,那里大概正在波涛汹涌,雪浪翻腾,因此海就显得发白。海面有些地方被浮云遮掩。浮云并不都是雪白的,也有一小部分是灰色的。云彩所以有灰色的,大概是由于结晶冰尘构成上部光层,在它们上面遮蔽着的缘故。 地球直径的两端特别明亮,这是南北极的冰雪。 北端比南端更白一些,它的面积也比较大〔它的面积也比较大:应该是南端比北端更白一些,范围也更大一些。〕 如果云彩不动的话,你就很难把雪区别开来。再者,雪大部分是在“空气海洋”较深的地方,因此,遮盖它们的蔚蓝色要比遮盖着云彩的蔚蓝色深一些。 我们可以看见地球上到处银光闪闪,这些雪地的面积虽然不大,可是连赤道上都有。这是高山的峰峦,它们有的非常高,就是位于热带地方,也终年戴着雪盔。 你看,那是阿尔卑斯山在闪着光! 你看,那是高加索的峰峦! 你看,那是喜马拉雅山脉! 雪的斑点要比云的斑点固定一些,但是雪的斑点也随着四季的推移而变化,消逝,以后重新出现。 从望远镜中可以见到一切详细的情况。我们多么贪恋这美妙的景色啊! ********************* 《在月球上》这篇科幻小说,借一位少年的梦境,用第一人称描述了月面上的重力、岩石、温度、天象等各方面的情况。这里写的是少年“我”在月球上观看太阳和地球的情形。作者的描述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它让读者猜想:这可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或者是某位登月宇航员所见所闻的实录。事实上都不是。这篇作品写于20世纪初期,离人类登月还有半个世纪。正因为这样,作者才让我们佩服:它在当时几乎是一种幻想,却有着惊人的科学预见性。 文中描写了在月球上能看到地球的许多景致,如撒哈拉大沙漠、大戈壁、阿拉伯地区、暗色的海洋、阿尔卑斯山、高加索峰峦、喜马拉雅山等。查查资料验证一下,真的能在月球上看到它们吗? 说说你从文中得到了哪些科学知识,哪些话对你有所触动。 积累词句 一弯新月 触景生情 大梦初醒 月亮大似苹果,太阳小如樱桃 如钩的新月越来越消瘦 作者小资料 齐奥尔科夫斯基出生在俄罗斯梁赞州一个偏僻村庄的贫寒家庭里。父亲是护林员,母亲务农。他10岁时因患猩红热而失去听力,失去了上学的机会,念完小学3年级就辍学了。两年后母亲去世,他只好在家自学,靠顽强的毅力,5年学完了中学课程。由于求知欲强烈,16岁时,他只身到莫斯科,但由于耳聋,又无中学毕业文凭,无法进入大学,齐奥尔科夫斯基只得租住一间简陋的屋子,开始图书馆的艰苦自学生活,一直到学完了大学的课程。1878年,由于年老多病的父亲退休,经济上更加困难。同年,齐奥尔科夫斯基回到家乡,考取中学教师资格,在教学之余醉心于研究宇宙航行问题,提出了关于人造卫星和宇宙飞船的最早构想。 齐奥尔科夫斯基的思路有时异想天开并且简直到了痴迷的程度。为了研究气流对飞行器的影响,他竟像孩子一样,身披着被单迎着大风猛跑或拽着风筝在泥泞的路上狂奔。因此常常招致一些人的嘲讽和冷遇,甚至认为他的精神不正常。但齐奥尔科夫斯基冲破世人的偏见,矢志不渝执著追求,不断有所成就。 齐奥尔科夫斯基有一句振奋人心的名言至今鼓舞着我们后来人,他说:“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们不断地争取着生存世界和空间,起初是小心翼翼地飞出大气层,然后便是征服整个太阳系。” |
|
文章录入:luyan 责任编辑:luyan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