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初中读本 >> 人教八下读本 >> 正文 今天是:
77 写作指导四则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3
 

 

恰当安排说明的顺序

最好的说明顺序,就是最容易让人明白的顺序。

要使人易于明白,说明文可采取先总说后分说、先整体后局部的结构形式。“总说”就好比公园入口处安置的游览示意图或路标,看似无关紧要,可要是没有它,游客就难免走冤枉路,甚至还可能把最美的景致给错过了。“分说”就好比先给游客看过游览示意图,再选一条最便捷的路径带他们走一遭,把公园的美景逐一指点给他们看,解说给他们听,这样,游客自然就一览无遗了。

叶圣陶就是这样一个好“导游”。他在《苏州园林》中一开始就告诉“游客”:“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游客”一下子就记住了苏州园林最值得一看的是它的构图美。接着,这位尽责的“导游”又将这幅“完美的图画”的各个局部一一指点给大家:你们看,这园林要求的是自然之趣,不讲究对称,这是美术画的构图啊!那假山和池沼绝少人工的痕迹,野趣盎然;那树木花草俯仰生姿、错落有致。还有那花墙和廊子,隔而不隔,界而未界,这就使画面有了立体感和纵深度。再往细处瞧!那阶砌旁的爬山虎或蔷薇木香,窗门外的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像不像画面上的几笔补白?那门窗上的雕刻,工细而不庸俗,简朴而别具匠心,在自然之趣中又显出几分典雅华丽。还有建筑物的色彩,以浅淡为基调,与草木、花卉相映衬,使得画面既柔和素雅又清新明丽。──听了这番介绍,“游客”自然是心领神会,“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图画中’的”。

学习安排说明顺序,要先想清楚说明的目的是什么,说明的目的不同,自然“总说”“分说”的内容(角度)和说明的顺序也就不同。

如果目的是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进程,“总说”“分说”的内容就得围绕着发展变化进程的特征来写,各个“局部”就体现为一种“时间”关系,可采取由古及今或由今溯古的说明顺序(以“时间”为序)。《中国石拱桥》的目的是要说明我国建造石拱桥的辉煌成就,自然就得选择历史上最有代表性的几座石拱桥,按照修建时间的先后,详略得宜地进行“分说”。

若解说的是事物的方位、形貌特征,“总说”“分说”的内容就要表现事物的位置、状貌特征,其“局部”势必体现为一种“空间”关系,就可根据各个“局部”的方位或形貌特征来安排顺序(以“空间”为序),如由近及远、由前而后、由左往右、由南向北、由低至高、由大到小(也可能相反)等。

为了阐明某些操作性过程(具体的做法),就要以操作步骤为内容,按承继关系安排顺序(以“程序”为序),产品使用说明书、工艺流程说明书等就是采用这种说明顺序的。此类说明可以取“条款式”,即按操作行为的先后标明序号,逐一加以解说,便于读者按部就班、准确无误地进行操作。

若说明的目的是阐释事理,就要以对事理性质、内涵的解说为内容,“局部”之间便相应地体现为一种内在的“逻辑”关系,“分说”一般可以按照其因果、主次关系等来安排顺序(以“逻辑”为序)。《死海不死》就是既采用因果关系又采用主次关系来安排顺序的。先是作“由果及因”的说明:“死海不死”原因是“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死海形成的原因,一是传说中的“上帝惩罚那些执迷不悟的人们”,二是“自然界变化的结果”(真正的原因)。从整体上看又是作“由主到次”的说明:主要说的是死海不死和死海形成的原因,次要说的是死海的开发利用及死海的未来。

由于事物的复杂性,一篇说明文中采用的说明顺序有时也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交错的。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应视具体的说明需要而定。

对不同事物的说明,其目的不同,所采用的内容、顺序也就不同,这想必已很清楚;而对同一事物的说明,所确定的具体目的也可能不同,采用的内容、顺序自然也各不相同,这个道理同学们一定也能领会。

最恰当的说明顺序,就是条理清楚,能顺畅便捷地达到说明目的的顺序。

正确使用说明的方法

学习写说明文,一定要正确使用说明的方法。说明的方法很多,这里只介绍较常用的六种。

一下定义

通过下定义,指出事物的性质特点,使它与别的事物区别开来。例如:

杂文是文艺性的议论文。

这个定义揭示了杂文的本质属性。第一,杂文是议论文,不属于记叙文、说明文;第二,杂文具有“文艺性”,又区别于一般的议论文。

下定义,一定要准确,要讲究科学性。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给“氏族”一词所下的定义是:

氏族:原始社会由血统关系联系起来的人的集体,氏族内部实行禁婚,集体占有生产资料,集体生产,集体消费。

这个定义完整地揭示了氏族的本质特性。这个人群的集体是“原始社会由血统关系联系起来”的;氏族内部禁止通婚;生产资料为集体所有;集体生产;集体消费。这五项内容把氏族的本质特性揭示无遗,因此这个定义表达得很准确。

二作诠释

由于下定义要求很严格,所以有时用诠释的方法来阐明事物的某些特点。作诠释比下定义自由灵活,它不要求完整地揭示事物的全部本质特性。例如,《向沙漠进军》中对沙漠的说明:

沙漠是人类最顽强的自然敌人之一。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

这段说明的第一句,不是下定义,因为这一句没有揭示沙漠的本质特性。不过,它形象地阐明了沙漠与人类的关系,也是对沙漠的一种解释。又如:

珠江,是我国南方的大河。过去在广州市内这段的江中有一海珠石,所以把流经广州的一段河道叫珠江,并作为西江、北江、东江等组成的水系的总称。

这段说明的第一句,从位置和大小说;第二句,从名称由来和组成部分说。合起来看,它还是对“珠江”做了较为清楚的诠释。三列数字

说明要求精密与严谨,列数字能使说明对象的某些特征因量化而精确,所以列数字也是说明的一个必要手段。比如,你说某同学个子“比较高”,这“比较高”究竟是多高,各人的理解可能相差甚远,所以不如说该同学身高1.76米来得明了。在《死海不死》中,为了说明为什么“死海不死”,作者就非得用列数字的方法才能说清:

据统计,死海水里含有多种矿物质:有135.46亿吨氯化钠(食盐);有63.7亿吨氯化钙;有20亿吨氯化钾;另外还有溴、锶等。把各种盐类加在一起,占死海全部海水的23%~25%。这样,就使海水的密度大于人体的密度,无怪乎人一到海里就自然漂起来,沉不下去。

在这里,还有什么能比用数字说明更易于讲清道理的呢?当然,数字说明也得用之所当用,不能滥用。一般来说,数字要用在被说明对象的某些较能体现特征的方面。一篇说明文要是到处都是数字,也会使人眼花缭乱。如果数字具有可比性,制成表格较为简明。另外,数字一定要仔细核对,千万不能出错。

四分类别

认识事物需要分类,说明事物也需要分类。茅以升研究“中国桥梁史”,就得把笼统的“桥梁”,划分为具体的木桥、石桥、钢筋混凝土桥、铁索桥等类别,才能对桥进行全面的考察;他写《中国石拱桥》,就得再将“石桥”划分为“石梁(板)桥”“石拱桥”类,才能对“石拱桥”进行专门的解说。不进行分类,思维就无法精密与深入。独辟蹊径的分类,往往是科学发现与认识深化的先导。

分类,是从特定的目的出发,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比较事物各构成成分之间的异同所作的划分与组合。要分类,先要进行归类。归类,就是把分类对象中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归为一类。“石拱桥”就是将某些“桥洞成弧形”(共同特征)的“石桥”(分类对象)归为一类。把分类对象按各自不同的特征一一划归到适当的类别中,归完了类,也就分好了类。

科学的分类要求做到正确、对等、包举。

正确,就是指分类的目的、标准能反映出事物的客观存在的特征,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如对动物进行分类,以有无脊椎、卵生或胎生等作为标准,就较为符合客观状况,能对其作带有根本性的区分、认识与研究,这就是正确的;若以是否会游泳、腰围大小或面貌美丑等作为动物分类的标准,因其不能反映客观存在的某些基本特性,分类就没有意义,这就是不正确的。因此,分类首要的就是寻求一个正确的标准。

对等,就是指所分的类别是在同一层次上的,各类互相并列,而不互相包容与交叉。要做到对等,对事物的一次分类只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在大类之下,可以不断地划分出越来越小的、不同层次的类别,但每一次的分类也都只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标准”,是受说明目的制约的。目的不同,标准就不同,所分出的类别也就不同。就拿“电视剧”的分类来说吧,如果目的是要说明它的观众对象,就可以观众的年龄为标准,将其分为儿童剧与成人剧;如果目的是要说明题材的时空界限,就可以年代为标准,将其分为历史题材剧与现实题材剧;如果目的是要说明它的表现方式,就可以艺术美感特征为标准,将其分为悲剧、喜剧与悲喜剧。一次分类用一个标准,所分的类别就一定是对等的;一次分类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准,所分的类别就一定是不对等的。不对等的分类,因类别之间相互包容、交叉(如将电视剧分作“儿童剧、神话剧、室内剧、单本剧……”的分类,儿童剧中必定包含了一部分的神话剧、室内剧、单本剧……,反过来也是这样),所作的说明就可能越说越不明白。

分类还要求“包举”,就是要把分类对象全部划分完。例如,以艺术美感特征为标准,可以将电视剧分为悲剧、喜剧和悲喜剧,这就是包举了。而如果只分出悲剧、喜剧,遗漏了悲喜剧,这就是不包举。检验是否包举的方法,就是察看分类对象中还有没有未归类的。

五作比较

为了说明某事物的特征,可以把这个事物同另一事物作比较,在比较中把这个事物的特征更加清楚地显示出来。例如,为了说明金刚石是“硬度之王”,就把金刚石与其他矿物作比较:矿物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正常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莫氏

硬度12345678910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一比较,金刚石是“硬度之王”就令人信服了。

上边是同类事物的比较。不同类的事物也可以比较。例如,为了说明水的性质,可以拿它同冰比形状,同豆浆比颜色,同酒精比气味。一比,就比出水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无论是同类比较,还是异类比较,都要确定比较点。一般来说,同类比较,重在求异;异类比较,重在求同。此外,拿来比较的事物,应是人们熟悉的事物,这样比较的效果才好。

六画图表

图表,包括图和表。有的说明对象单用文字难以说清,可以借助绘图和列表的方式进行说明。

利用绘图,可以把有的较为抽象或复杂的说明对象直观化或形象化。如果要说明人的发音器官的构造,用很多文字也未必说得清楚,而一幅“发音器官图”就让人一目了然。像介绍方位、路线、外形、构造、关系等较为复杂的事物或事理,都可以考虑借助画图来说明。一般来说,“图”要和“文”配合,二者相得益彰。像物理、化学、生物等课本中就有许多图、文配合的说明,不但便于理解,而且使人印象深刻。

有些具有可比性的事物,用列表说明可收事半功倍之效。同学们熟悉的课程表、评比表、统计表等,就是用列表的方式进行说明的。列表说明,是将事物某些具有可比性的情况理出序列关系,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以使复杂的内容表达得简明、清晰。如下表:

世界大洋(包括附属海)

名称面积(平

方千米)占世界海

洋面积(%)最大深

度(米)平均深

度(米)太平洋179 680 00047.9011 5004 030大西洋106 460 00028.389 2183 330印度洋74 920 00019.979 0743 900北冰洋14 090 0003.765 2201 205列表不但可使说明对象严整有序,而且可节省不少重复性的文字。

怎样写总结

我们工作、学习了一个阶段后,回顾、检查一下前一阶段的情况,看看有哪些成绩,哪些缺点,把经验和教训找出来,以便今后改进,将这些写成书面文字,就是“总结”。

总结的应用很广泛,种类也较多。按内容分,有“工作总结”“学习总结”“生产总结”等;按时间分,有“年度总结”“季度总结”“月份总结”“阶段总结”等;按性质分,有“全面总结”“专题总结”等;按范围分,有“单位总结”“个人总结”等。写总结时,有些种类往往是结合起来的,如一个单位年度的全面的工作总结。

写总结,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一、情况概述。简要地交代一下工作或学习的时间、背景、大体过程和成绩、效果等。

二、主要做法、经验和体会。这部分是总结的重点,可以先讲做法,后讲体会、经验;也可以根据内容分成几个问题,一个一个地写,每个问题既有做法,又有体会;还可以把工作或学习分成几个阶段,按时间顺序来介绍情况,谈体会。

三、存在的问题和教训。问题要提得准确,以便今后去解决;教训则侧重今后要注意避免和克服的方面。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努力方向要写明确,对下一步工作或学习的设想、安排意见要提得切实可行。

写总结不必非要遵循固定的格式,以上几个部分也不必一一都写到每篇总结里。有的可以合并,有的可以突出,有的还可以省略,这要根据总结的写作目的和要求来确定,灵活安排。

写总结最要紧的是要提出规律性的东西。如果只罗列几条成绩和缺点,那是不够的。一定要下工夫好好分析一下成绩是怎么得来的,缺点是怎么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经验和教训,这样把规律性的东西弄清楚了,就能自觉地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使今后的工作或学习更上一层楼。这是写好总结的关键。

写总结还要根据实际情况,抓住特点,突出重点。如果不分主次轻重,什么都写,势必什么都说不清楚,使人读了印象模糊。抓住了重点,还得具体地说明重点,不能笼笼统统。例如,一位同学总结自己的复习时写道:“‘学而时习之’,这是学习的经验之谈。经常复习,知识就不断巩固,进而网络化。每学习一个阶段,我就进行总结归纳,写小结心得,将自己摸索出来的方法完善起来。比如:学习文言词语,从课文中找出它们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列举实例,总结规律,不仅记忆起来方便,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这样写,读了感到清楚、具体。所以,除了概括性的说明外,最好还能配合一两个恰当的典型例子,做到点面结合。此外,举一些数字,有时也很必要,特别是百分比和前后左右对比的数字更能说明问题。

怎样写自荐信

自荐信是推荐自己担任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活动,以便对方接受的一种专用信件。写自荐信,一要注意内容真实、具体。要如实地向对方介绍自己的情况,不能夸大,不能傲慢,也无须低三下四,卑躬屈膝,而应给对方留下诚恳、朴实、谦虚、大方的印象。二要注意篇幅短小精悍,行文简洁明确,不可拖沓冗长。

自荐信的基本格式与普通书信相类似,一般由六部分组成:

1.标题。在正文正上方居中写“自荐信”或“事由+自荐信”,亦可不写标题。

2.称谓。另起一行顶格书写。称谓由繁到简大致有“单位+职务+称呼”“职务+称呼”“单位+职务”等几种。

3.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书写,一般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开头,介绍自己的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学历、政治面貌、职称、现任职务等情况。

主体,说明自荐理由,包括工作经历、业务专长;适合干什么性质、什么岗位的工作等。

结尾,申明个人的决心,被接受后的态度。

4.祝颂语。格式同普通书信。

5.落款。署名及日期,格式与普通书信相同。

6.附件。自荐信一般应附上个人的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内容。有些自荐信还可以附上个人简历表、学历复印件、成绩单等。

文章录入:luyan    责任编辑:luya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