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初中读本 >> 人教九下读本 >> 正文 今天是: 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23 散文两篇
作者:鲁迅|朱光潜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5
 

 

生命的路

鲁迅

想到人类的灭亡是一件大寂寞大悲哀的事;然而若干人们的灭亡,却并非寂寞悲哀的事。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自然赋与人们的不调和还很多,人们自己萎缩堕落退步的也还很多,然而生命决不因此回头。无论什么黑暗来防范思潮,什么悲惨来袭击社会,什么罪恶来亵渎人道,人类的渴仰完全的潜力,总是踏了这些铁蒺藜向前进。

生命不怕死,在死的面前笑着跳着,跨过了灭亡的人们向前进。

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从只有荆棘的地方开辟出来的。

以前早有路了,以后也该永远有路。

人类总不会寂寞,因为生命是进步的,是乐天的。

昨天,我对我的朋友L〔我的朋友L:这里和下文的“L”,最初发表时都写作“鲁迅”。〕说,“一个人死了,在死者自身和他的眷属是悲惨的事,但在一村一镇的人看起来不算什么;就是一省一国一种……”

L很不高兴,说,“这是Natur(自然)的话,不是人们的话。你应该小心些。”

我想,他的话也不错。

注:《生命的路》选自《热风》(《鲁迅全集》第1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本文最初发表于1919年11月1日《新青年》第6卷第6号。

谈人生价值

朱光潜

每个人都不免有一个理想,或为温饱,或为名位,或为学问,或为德行,或为事功,或为醇酒妇人,或为斗鸡走狗,所谓“从其大体者为大人,从其小体者为小人”。这种分别究竟以什么为标准呢?哲学家们都承认:人生最高目的是幸福。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对于这问题也各有各的见解。积学修德可被看成幸福,饱食暖衣也可被看成幸福。究竟谁是谁非呢?我们从人的观点来说,人之所以高贵于禽兽者在他的心灵。人如果要充分地表现他的人性,必须充实他的心灵生活。幸福是一种享受。享受者或为肉体,或为心灵。人既有肉体,即不能没有肉体的享受。我们不必如持禁欲主义的清教徒之不近人情,但是我们也须明白:肉体的享受不是人类最上的享受,而是人类与鸡豚狗彘所共有的。人类最上的享受是心灵的享受。哪些才是心灵的享受呢?就是上文所述的真善美三种价值。学问、艺术、道德几无一不是心灵的活动,人如果在这三方面达到最高的境界,同时也就达到最幸福的境界。一个人的生活是否丰富,这就是说,有无价值,就看他对于心灵或精神生活的努力和成就的大小。如果只顾衣食饱暖而对于真善美漫不感兴趣,他就成为一种行尸走肉了。这番道理本无深文奥义,但是说起来好像很迂阔。灵与肉的冲突本来是一个古老而不易化除的冲突。许多人因顾到肉遂忘记灵,相习成风,心灵生活便被视为怪诞无稽的事。尤其是近代人被“物质的舒适”一个观念所迷惑,大家争着去拜财神,财神也就笼罩了一切。

未了,我希望我们青年人各自及早确定自己一生的使命,自己去寻求自己的终身工作。

注:《谈人生价值》选自《品读人生》(当代世界出版社2000年版)。朱光潜(1897—1986),笔名孟实、孟石,安徽桐城人。现代美学家、文学理论家。

********************

两篇文章都对人的生存发展的重大问题做了精彩、精炼的阐述,其中的思想含量很丰厚。从中可以看出这两位作者对人类、对生命的挚爱,对崇高的思想境界和完善人格的追求。

读《生命的路》,想一想“生命”这条路有哪些特点;读《谈人生价值》,品味“尤其是近代人被‘物质的舒适’一个观念所迷惑,大家争着去拜财神,财神也就笼罩了一切”这句话,对照当今社会,你有什么感想?

这两篇文章有很多富有深刻意蕴的句子,不妨抄录并记住。

积累下列词语

渴仰 醇酒 迂阔 铁蒺藜 斗鸡走狗 鸡豚狗彘 深文奥义 相习成风

文章录入:luyan    责任编辑:luya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