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材建设 >> 初中读本 >> 人教九下读本 >> 正文 今天是:
61《元曲三百首》与《荡气回肠曲》
作者:朱自清 文章来源:人民教育出版社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5 21:07:07

 

前一书任中敏先生主编,民智书局出版,后一书任夫人王悠然女士编,大江书铺出版。都是散曲选本。《三百首》中写离别的曲子最为笔酣墨饱。言志的却都说想归隐山林,各篇一律,不免落了熟套。但和一般诗人笔底下写的归田的念头又微有不同,诗人的“归田”,大概是说说罢了,心里总还想着做官的。所谓“身在江湖,心存魏阙〔身在江湖,心存魏阙〕语出《庄子·让王》:“身在江湖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意思是身子虽然在山野田园间,一心想的却是做官。魏阙,古代宫门外的阙门。这里代指朝廷。 ”,正可描写这种人,这种诗。这也可以说是儒家思想做底子,道家思想做幌子。散曲家身份本不甚高,无甚远志;他们只图个自己快活,说想归隐,倒是真的。

散曲这东西似乎只够写写儿女之情,用来言志,总觉得有种俳谐〔俳谐〕谐谑幽默的言辞。气而不切挚。宋词除苏、辛一派外,似乎也是如此。这大概因为还未脱去民间文学骨子的缘故。词到了清代中叶以后,一般作者才有意识的加以推尊,争辟新境,使它可以做正正经经言志的工具,但是词这个体裁似乎根本上并不宜于言志,所以许多作者的努力,成功并不怎样大。散曲方面,却连做这种偷梁换柱功夫的人也没有,近代作散曲的人也比作词的少得多。

《荡气回肠曲》专取私情之作,以尖新为主;与《三百首》取气势灏瀚〔灏瀚〕同“浩瀚”,形容气势盛大。的迥乎不同。这倒是当行〔当行〕合宜,内行。出色,但在礼教高压的时代,读了痛快淋漓的;现在时移世易,却也觉得有点辽远了。

注:《元曲三百首》与《荡气回肠曲》选自《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之二。

*********************

这篇笔记是作者读了《元曲三百首》和《荡气回肠曲》两部选本后,针对作品内容和散曲这种文学体裁所阐发的个人见解。文章内容充实,不蔓不枝,见解独到。细读全文,想想作者的主要见解是什么。

积累下列词语

笔酣墨饱 身在江湖 心存魏阙 偷梁换柱 

迥乎不同 痛快淋漓 时移世易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