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 >> 理论探珠 >> 正文 | 今天是: |
|
|
给高考语文试卷挑点“刺”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24 14:35:30 | |
“未雨绸缪”并不“辛劳”(关于第4题———成语) 第4题的题目要求是“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答案为D,“如数家珍”在《汉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这个成语在该语境中使用的确不恰当。但是,B选项“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辛劳。”“未雨绸缪”在这个句子中的使用并不恰当,其问题主要表现为“未雨绸缪”与“辛劳”不搭配。理由有三: 1、“未雨绸缪”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如下:“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作好准备。”根据解释,“事先作好准备”强调的是预见性,这个成语并不具有强调“辛劳”的用法。《成语范例大词典》1655页中列举了许多使用“未雨绸缪”的范例,为了说明问题,在此摘录几句: ①他不便隔着街门告诉李四爷:“我已经都预备好了!”可是心中十分满意自己的未雨绸缪、料事如神。(老舍《四世同堂》) ②华人中的富裕户早就作了未雨绸缪之计,大商店老板把存货作了处理,留下一些伙计看管店门。(杜埃《风雨太平洋》) ③不料患病的太太还未去世,那位未雨绸缪的男人却因暴病先进了火化场。(萧乾《终身大事》)④在大家心境的不安中,拖过了正午,村子里的人家就开始煮饭。吃午饭的时候,看到那些未雨绸缪的去躲空袭的人,又成串地回来。(张恨水《巴山夜雨》) 2、“辛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辛苦劳累”,所举之例是“日夜辛劳”。“日夜”作状语成分修饰“辛劳”,目的在于强调“辛劳”程度之重。由此可推知,能与“辛劳”搭配使用的词语,大都应该具有强调“辛劳”的用法。例如,按照我们的生活经验,“通宵达旦”、“夜以继日”、“焚膏继晷”、“废寝忘食”等行为都是可以算得上“辛劳”的行为,而“事先作好准备”固然可以牵强地说也有“辛苦劳累”的因素在其中,但其侧重点毕竟不是“辛劳”而是“事先”。 3、我们在原句基础上稍作改动,就可以避免“未雨绸缪”与“辛劳”不搭配的毛病。例如:①“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这是交通部门未雨绸缪的结果。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的日夜辛劳。”②“交通部门未雨绸缪,使得今年头场雪后城市主干道上都没有发生车辆拥堵现象。在这种秩序井然的背后,包含着交通部门的日夜辛劳。”通过上述两个例子,我们不难发现,“未雨绸缪”是一件事,“辛劳”是另一件事,“未雨绸缪”实在并不“辛劳”。 到底谁比谁更有“病”?(关于第5题———病句) 第5题的题目要求是“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答案为A。如果用排除法来做,BCD三个选项都存在明显的语病,选出A项并不难。但总不能用“因为BCD错,所以A项对”这样的话来搪塞吧?因此,我们需要证明A项没有语病。但仔细推敲,A项的表述有不够严密的地方。请看: A.当时全校不止有一个文学社团,我们的“海风社”是最大的,参加的学生纵跨三个年级,并出版了最漂亮的文学刊物《贝壳》。 1、不符合连贯的要求。 语言表达应遵循“简明连贯得体”的要求。分析句子结构,这个不长的句子中共有四个小分句,竟然包含三个明确的主语和一个不明确的主语。频繁调换主语,与“连贯”的要求是否背道而驰?《考试说明》规定的六种病句类型中固然不包括“不连贯”,但是,不连贯的句子毕竟不符合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容易干扰学生的选择,不能算是一个经得起推敲的句子。 2、存在歧义 ①到底是谁出版了文学刊物? 根据承前省略的原则,最后一个分句中潜藏的主语似乎应该是“参加的学生”。可是,仔细揣摩句意发现,整个句子的主要意思在于说明“海风社”的规模和成就,按照生活逻辑,文学刊物往往以文学社的名义出版,不大可能以学生名义出版,因此,最后分句中潜藏的主语似乎又可以是“我们的海风社”。如此便造成了两种理解。 ②“最漂亮”也存在表意不明。 刊物的漂亮如何体现?是装帧考究?还是内容充实?还是封面女郎的貌美如花?因此,用“最漂亮”来形容“刊物”,未免太过笼统,让人摸不着头脑。 3、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并”字赘余。《现代汉语词典》中“并”解释为“连词,并且”。例句是:“我完全同意并拥护党的领导。”根据《汉代汉语词典》提供的解释和例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并”字前后连接的应该是词性和用法相对应的词语,就像“同意”对应“拥护”那样。而A选项中,“纵跨”虽然也是一个动词,但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动作行为,而是一个静态描述范围及跨度的词语(姑且不论“纵跨”是否属于生造词语这个问题),它与“出版”这个表示具体动作行为的动词,无论如何也构不成并列或递进关系。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关于第10题———科普文阅读) 科普文阅读第10题中有明显的错误。 第10题的题目要求是“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标准答案是B。其实,A项的问题也并不轻。请看: A.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人类如果能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那么非洲因此而受益的面积也将最广。我们对照原文第一段开头: 人类正面临着全球变暖的挑战。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森林消失和沙漠扩大,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 我们由此发现了两个问题: 1、把“未然”等同为“已然”原文说“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其中的“将”字昭然地告诉读者:这是尚未发生的、将来才会发生的“灾难性后果”。但是A选项中却说“非洲是受全球变暖影响最广的地区”,A选项的这个判断具有已然性,表示所述内容为事实,这与原文的未然性判断根本不相符。这样明显的差别,我们相信,只要稍具阅读能力的考生肯定能马上分辨出来。真可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2、偷换概念我们必须首先明确,“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根本不是同一概念。如果将两者混为一谈,就不可避免地犯偷换概念的错误。“全球变暖”的确是一种“气候变化”,但“气候变化”不一定专指“全球变暖”。 整篇文章的主要意思的确是在谈“全球变暖”的问题,因而,我们可以猜想,第一段谈的也应是全球变暖的问题。第一段的第一句话似乎印证我们的猜测。但是,仔细分析第一段的所有文字我们发现,除了第一句之外,其余所有的篇幅描述的却都是“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而“将使非洲成为受影响最广的地区”,就是“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的一种。如果第二句表述为“联合国的一份报告向我们描述了全球变暖这种气候变化产生的灾难性后果”就会避免偷换概念的问题。 可惜的是,我们看到的试卷上却没有这种处理。 变不好则不如不变(关于第13题———古文阅读) 文言文阅读,终于在十几年“风雨不动安如山”之后,在考查的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变化了,这是件大好的事情。第15题考查作者对传主的观点和态度,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因为这是2003年《考试说明》中变化最大的一项。但是,第13题的形式变化却让人大大意外了一番。 今年的第13题着重考查考生筛选信息、提取信息的能力。此类题型,在以往试卷中的考查形式是:采用给出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要求考生选择全都表现××(传主)的××品质或特征的一组。这一形式沿用了多年,基本成熟。也许是因为这种形式过于简单,所以命题者想方设法在形式上进行变化,但最终在客观上给考生设置了人为的障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题目表述采用省略号,极不严肃且不严谨。 以往给出的六个句子都很短,而今年给出的句子因为太长,而采取了加省略号的方式。我们在要求学生答题的时候都不允许学生偷懒,而堂堂的全国高考试卷,竟然用省略号,极不严肃也极不严谨,难免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如果第II卷的现代文阅读题,我们的学生在需要摘抄原文的时候用省略号来代替回答,我们的考官将会怎么评判?是不是真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呢? 2、形式突然变化,让考生极不适应。 原来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在这道题目上都变成了屠龙之术。换汤不换药的“变”实在不能算是好的变革。 3、省略的内容需要考生到原文中查找,无形中使考生花了很多不该花的时间。 考生普遍反映整份试卷的答题时间相当紧张,第13题是不是也应该为此负点责任? 以上管窥之见,不仅不成熟,而且实在唐突。匆匆忙忙地拿出来,自知错漏百出,期待方家的批评指正。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