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 >> 理论探珠 >> 正文 | 今天是: |
|
|
句子教学摭谈 | |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24 14:35:37 | |
叶圣陶说过:“讲析课文,无非是把语句讲清楚。”句子教学在中学语文课中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句子是 由字、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逻辑形式、修辞手段组合构成的。它是字、词、语法、逻辑、修辞等语文知识 综合运用的产物。因此,在句子教学中可以借助学生已有的上述语文知识去帮助学生了解课文句子的内容和特 点,从而巩固并加深对上述语文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句子也是表达文章思想内容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因此句 子教学在分析文章思想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上更有重要的作用。总之,抓好句子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 能力,写作能力,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重大意义。 如何加强句子的教学呢?一篇课文多则上百句,少的也有几十句,如果句句都讲,时间不允许,也没有必 要,都不讲也不行。因此,在课堂上的句子教学必须做到少而精。教学中,要有目的的从各篇文章中选择一些 句子进行精讲。 该选什么句子呢? 一、课文中的重点句。即文章中在表达思想内容上或体现艺术特色上具有特别重要意义的句子。 如《孔乙己》中“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一句,是对孔乙己外形整体描写,揭示了孔乙 己的特殊身份和社会地位。“站着喝酒”表明孔乙己生活贫困,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都和短衣帮一样。“穿长 衫”,则含蓄说明他硬摆“读书人”的架子,思想上羡慕上层阶级,轻视劳动人民,不愿与“短衣帮”为伍。 他喝酒的方式和衣着的矛盾,正反映了他经济地位和思想意识的矛盾。“站着喝酒而穿长衫”成了他特殊社会 地位的最鲜明的标志。“唯一的”说明在酒店只有他一个人是这样,身份很特殊。在教学中,应以这句作为突 破口进而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征,千万不能轻易放过。 再如《回忆我的母亲》中作者在表达了失母的哀痛之后,写道:“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 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朴素和简括的话,表现了作者 对母亲和千百万劳动人民的热情赞美,把作者热爱母亲的深情厚意,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这不仅是一般的母 子之情,而且它同热爱我们的中华民族、热爱我们的人民完全融合在一起,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又如《钓胜于鱼》这篇哲理性散文中有这么一句话,“能够欣赏钓,而不计较鱼,是使一个人快乐,使一 个团体健康,使一个社会成功的条件。”乍读这句,使人觉得似乎夸大了“钓”的作用。其实不然,它告诉我 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会使一个人清心寡欲,不计名利得失,投身于伟大高尚的事业之中,终生孜孜以求 。一个团体具有这种品质,就会精诚团结,高度敬业,齐心为崇高目标而奋斗;一个社会具备了这种风尚,人 们就不会为一己私利而狗苟蝇营,尔虞我诈,才能心胸开阔,朝气蓬勃,文明高尚,齐心造就一个文明、成熟 、高级的社会。 课文中的重点句,是每篇课文教学的重点之一,只要对它们抓住不放,引导学生分析体会,对理解课文的 主题或艺术特色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课文中的疑难句。即内容隐晦或精深的句子。这种句子学生难以弄懂,必须讲透,以释疑团 。 如《纪念刘和珍君》中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 幸福者?”这前一句还容易讲清楚,后一句强烈、深刻,学生不易理解。后一句是承接前一句而来的,是对前 一句所说的“真的猛士”的进一步的刻画、评价和讴歌。“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有强烈的 正义感,又保持清醒的头脑,面对着这黑暗的现实,人间的屠场,怎能不“哀痛”?他们是真正地为国而哀, 为民而痛的“哀痛者”。“敢于……”,“敢于……”,不向黑暗的现实屈服,不向屠刀屈服,敢于挺身而出 ,与之战斗,为改造这黑暗的社会,创造新生活而战斗,这种斗争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这是鲁迅先生对幸福 的深刻理解,所以他称“真的猛士”(刘和珍等革命者)为“幸福者”。即是“哀痛者”又是“幸福者”,把 “哀痛”和“幸福”这看去似乎对立的词统在一起,加在“真的猛士”身上,更显得对他们理解的透辟。这个 句子不用一般的判断句,而是用疑问句的形式出现,这也是为了警醒读者,让大家更好地去理解“真的猛士” 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象这样的句子,教师不精细加以分析,学生是很难透彻理解的。 又如《药》的结尾有这样一句话:“华大妈不知怎的,似乎卸下了一挑重担,便想到要走。”华大妈卸下 了什么重担呢?这要从典型环境和她的性格去分析。华大妈由不知道到知道儿子吃的“药”就是夏瑜的血,由 同情夏四奶奶到听了夏四奶奶的哭诉后心里惴惴不安?不安——悲悯又愧疚。当夏四奶奶企望儿子显灵——“ 教乌鸦飞上”“坟顶”时,她的内心又增添了恐慌和惧怕。她怕夏四奶奶的咒语应验,她担心儿子因吃了夏瑜 的血而在阴曹地府遭受神灵的惩罚。这些心理负担便是华大妈心里的“重担”。所幸的是那乌鸦“铁铸一般站 着”,华大妈心里才一块石头落了地,“卸下了一挑重担。” 三、含义丰富、结构复杂的长句子。 所谓长句子,不外乎修饰成份多或结构层次多,从而收到描述细致、议论周密的效果的句子。句子结构复 杂,表明内容复杂,这更有细致分析的必要。分析这种句子可从结构入手,结构清楚了,内容也就明白了。如 《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中“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 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这 个句子很长,实际上并不复杂,它只是一个单句。“当你……时候”是作者用排比手法描绘祖国人民在和平环 境中幸福生活的图景,在句子中充当状语,除了这些状语,就只剩下“亲爱的朋友们……朋友,你是否意识到 你是在幸福之中呢?”这么简单的句子了。 当然,还有比这句更复杂的长句子。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正象达尔文发现有 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 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 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 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 反。”这段话只是一个句子,但由于句子长,结构复杂,如果不做细致的分析,意思就难以理解。分析时首先 指明整段是一个单句,主干是“马克思发现了规律”,这个“规律”即后面的“事实”,这个事实即冒号后面 的全部句子;这三个宾语又是同位复指,而且一个补充说明一个,层层深入,其中第三个宾语又是一个多重复 句,句首“正像……一样”作全句的状语。经过这样细致的分析,学生就能理解全句所要表达的意思了。 四、文言文中由于缺少必要的语文知识而形成的难句。 这里不讨论文言文句式,而只是分析一下由于学生特别是初中生,缺少必要的语文知识而形成的对某些文 言句子意思的错误理解,这就要靠老师在教学中注意加以纠正。 首先是对某些词语用法不理解而造成的,如《狼》中有一句“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该句中 的“犬坐”是“象狗一样的坐着”的意思,是名词作状语。有些学生由于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结果读成“其 一犬/坐于前”,把“犬坐”分开,意思就不一样了。再如《核舟记》中“虞山王毅叔远甫刻”,这句中的“ 甫”是“字”的意思,它与“叔远”倒置,正确的读法是“虞山/王毅/叔远甫/刻”,整句意思很清楚,即 “虞山人王毅字叔远刻”。而有的同学不理解“甫”的意思,就把句子读成“虞山/王毅叔/远甫/刻”,句 子的意思也就错了。 其次是文言文中有不少“互文见义”修辞格,有的同学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也很容易把句子的意思译错 。何为“互文见义”?这是古汉语修辞方式中较为特殊的结构,即本句或上下对句各举一边而省文,相互补充 以全义的一种修辞格。如(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塞》),(2)“雄兔脚扑朔,雌兔眼 迷离,安能辩我是雄雌?”(《木兰诗》),(3)“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 京》),(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等。例(1)第一句应是“秦汉时明月秦汉时关”,“秦汉 ”二字由于诗的音节与字数的限制而各省去一字,解释时要把两个词合起来讲。例(2)意应为“雄兔脚扑朔眼迷 离,雌兔眼迷离脚扑朔”。例(3)意思即“将军和都护连角弓都拉不开,铁衣也都冻得难以穿上身”。例(4)意 即“不因为客观环境和个人得失而欢喜悲伤”。而不是“不因为外物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不好而悲伤 。” 另外,课文中还有像过渡句,前后呼应的句子等在教学中也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体会、理解并掌握。 大纲在阅读能力上强调“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因此,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学好课 文,绝不能忽视句子教学。句子教学的方式方法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我们每课有意识地抓几句作重点分析,积 少成多,就能较快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语文实用能力和提高语文素质的目的。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