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 >> 理论探珠 >> 正文 今天是:
写作教学中解题思路的暴露式教法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24 14:45:17
写作教学是一个实践性与操作性极强的教学过程,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弊端极多,因而如何跃出“瓶颈” ,走向更为开阔的领域,实在是一个非常迫切的现实问题。有人认为,作文教学由教师拟题,以学生“作”为 主,全靠学生自己动手去写。其实并非全然如此。成型的文章总是学生思维成果的外化,思维运行从深层潜在 地制约和影响其运笔表达,尽管是无形的、隐匿的,但却十分微妙而客观,因而,对学生进行写作的思维训练 至关重要。因而需要教师的引导与指导,有如茫茫海面上的航标灯,使其思维不致触礁沉没。若听任学生自己 操思运笔,没有目的与程序地去写,便带有盲目性。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思维对学生起着规范与导向的作 用,以指引学生的构思、创造。基于此,我们对如何把握与估量、揣测学生的思路,以分析其审题构思中的许 多具体方面与细节,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归纳为作文教学中解题思路的“暴露”式教法。
   
    所谓“解题思路的暴露”,就是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注意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把握学生审题与构思的 思路,通过有效途径了解其具体的思维运动程序,分析其情感、情绪心态与写作的思维意向,并及时予以引导 与纠正;通过较长一段时间的训练,使学生形成自觉的写作行为方式,具备有自身特色、符合自己思维个性与 性格特征的写作思维模式或定势,从而在实践中具有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写作功夫,运用自如地完成写作任 务。这是作文综合训练系统链条中的头一环,也是关键性的一步。但是,由于心理、生理及其社会关系的影响 等原因,学生的情感是复杂的、心理世界变化微妙,特别是青年学生,他们多不愿意将自己的心理活动与思维 程序的细节向人倾吐,因而,在作文教学中,要让他们暴露出自己的思路,特别是作些有针对性、现实感的文 章时,就更难了。因而,要准确及时地掌握学生作文的解题心理,需经一个逐步的由不适应到适应、从不愿意 甚至抗拒到主动接受的探索与组织过程,只有当学生了解了教师的真正用心,体会到了这种方法对提高自己的 作文水平大有裨益时,才能在所教班级系统地全面地开展起来。在作文教学中善于多让学生暴露自己的思路, 以探索作文教学规律,具体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课堂问答法。教师在课堂上拟出作文题,要求学生联系社会实际及自己的认识,认真分析题意,把握 主旨,抓住中心,进行构思,并尽快明确思路,草拟提纲;然后教师当场提出能诱发学生思考、活跃思路的有 关问题,让学生陈述自己审题构思的思路,并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几种类型,进行综合性的比较分析, 权衡得失,客观公正地指出各种构思的优缺点,再由学生课后进行写作。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必当即明确自 己的中心思路,否则便会限制学生思维的自由生长与发展,不利于培养发散式思维,以致束缚其创造性构想的 激发,而是应通过旁敲侧击地引导与点破,尽量让学生以其睿智的悟性从中获得启发,而将统一的中心思路放 在作文评讲中。但必须及时记载学生的典型思维过程,以利于在讲评中对症下药,重点突破,普遍提示。
    2.个别询问法。课堂问答还不能全面把握每个学生的思路展开情况,有的学生也不愿意在课堂上将自己 的真情实感与思想过程如实讲出,因而教师必须在课后抓住机遇,采取个别询问的办法了解学生的构思,开始 几次也可能失败,只有当建立了信任和理解时,这种方法才会十分奏效,特别是对于提示差生的作文构思与审 题能力,能同时起到个别辅导的作用,并对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在短时间内产生一种综合效应。
    3.问卷调查法。由于课时安排有限及其他一些原因,学生作文并不必要每篇都成文交卷,教师可利用课 余时间或课外小组活动时间,采取问卷调查方法,让学生按要求回答问题,写出构思过程与全文提纲,教师则 通过查看答卷进行综合分析,多次反复后,一则可以了解每个学生的基本思维能力,二则能对全班学生的作文 审题构思水平有一个较为准确的估量,掌握第一手材料,找出规律与特殊性。
    4.小组讨论法。对有争论或主题难点、具有多重性的文题,需要学生具备多向思维与一定的综合能力时 ,可采取小组讨论法,每组指定组长主持与记录。这是对传统作文教学模式的突破,是走出教师灌学生写的封 闭之圈的较好方式,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开拓创新,发挥其创造思维的功能,各抒己见,大胆 争鸣,刻苦探索,在争论中提高认识,求得真知。之后,要组长向全班汇报各组的大体情况与典型的解题思路 ,教师则起综合平衡与协调督促的作用。这样,充分反映了学生群体思维的水平,利用其好奇与求胜的心理, 往往能使个体思维在群体力量的共振下发生质的飞跃。
    5.临场应变法。教师当堂拟题,采用即兴小演讲或发言的方式,学生当场主动口头叙述作文。教师对文 题的设计要新颖别致,有吸引力,可采取同类文题类推递进的形式,也可采取相反文题比较辨别的形式。这样 ,将其临场构思用口头表达方式加以叙述,动脑与动口相结合,能锻炼思维的应变性、灵活性、敏捷度,又能 训练口才与语言表达能力。
    6.教师中心放射法。文题拟定后,学生与教师分头作文,均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然后,教师向学生朗诵 自己的文章,进行对题讨论,学生与教师可能立意构思相同,即思路吻合,也可能有偏差与歧见,甚至会偏离 很远或相反。这样,教师就应在各种情况中择1—2名学生进行对照分析,并不要求与教师的完全融合为一, 但必须求得正确,以教师为中心,对全体学生产生放射性效应,通过争论—导引—总结,达到思维能力的提高 ;而且,教师与学生在写好文章这点上,处于平等地位,学生易于接受教师的观点,模仿其审题构思过程,发 现其独特的匠心、精巧的审题意向与巧妙的构思设计,真乃潜移默化。
    7.范文模仿争鸣法。每篇文章的写作,都建立在作者正确的审题构思基+础之上。一篇成功的范文,对 学生来说,是构思成功的活标本。若能通过其文体形式而深入体味到审题之新,构思之巧,便能举一反三,得 到启发。平日要求学生读好范文,其最终的目的不在于死记硬背某些漂亮的字词句,而在于在掌握其知识结构 的基础上能理顺文意,疏通脉胳,通晓思路,并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之中。但是,每个学生由于社会经验、人 生阅历、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等的不同,对相同的文章总会有不同的看法,对其审题构思的理解也不会整齐划 一,而这实际上正是对这类作文的审题思路与构思的一种不自觉的暴露;因而,教师利用范文对学生进行思维 训练时,应抓住一类典型的观点作突破口,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自己的看法,必要时还可仿写,既从中借鉴启 示,又能逐步训练提高。
    8.批阅评讲综合法。其实,在使学生暴露解题思路的诸种方法中,教师对作文的详细批阅是最为切实可 靠的形式,能从中窥出学生解题思路运行的一般规律与特殊情况,能看到其提高与发展的过程,因为文字的表 达形式,本是一种感情的结晶与心态的反映,是其思维的外化,虽不是一种直接暴露,但最为客观。所以,教 师应综合自己经过各种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材料,在进行作文讲评时,对学生解题思路进行综合分析,进行整体 性的训练。
    让学生充分自由地暴露自己的解题思路,教师能最为现实地了解学生的作文水平,把握其思维动态,但也 还有一个逐步发展与完善的过程,最后应走向自觉的、自然而然的境界,而不应是人为的,强制的手段;应该 建立在师生的默契与和谐的思维状态之下;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理解他们的心理与情感,并充分 发挥其思维的主体性创造功能;而且要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依赖与爱护的基础之上。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长期坚 持;其中特别应做到的有两件事:一是教师要对每个学生存有有关解题思维与心理的档案材料,在不同的阶段 进行横向的或纵向的比较,定期分析问题,找出规律、解答难点,使学生从中看到自己的提高与进步,激发兴 趣,坚定信心,而且可从中提炼与概括出典型的解题思路实例,用于今后的作文教学实践中;二是教师要按目 的与要求建立有关作文文题与材料的保存库,并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充实与 完善,以适应其发展的要求,使其具有典型性、代表性与普遍意义。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