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与诗意并存,大气与细腻兼得
——从《卖油翁》教学看余映潮先生的教学艺术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 刘行知
又一次聆听了余映潮先生执教的《卖油翁》。
一直以来,我们都被先生感动着。感动于先生成果丰富、教艺精湛却不懈探索不断创新,感动于先生享誉全国、声名鹊起却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而现在,更让我感动的是先生作为“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的领军人物”(张定远先生语)在课堂上表现出的大家风范和求实精神。
就像谱写一曲流动的乐章,又如建筑一座恢弘的殿堂,余先生的课堂呈现出理性与诗意并存,大气与细腻兼得的特色。余先生的教学艺术博大精深,《卖油翁》只是先生茫茫艺海中的一滴。但就这寻常的一滴,也酣畅地反映了余映潮教学艺术的光辉。
一、充满理性的整体设计。
在阅读教学设计中,余先生非常注重对“教学设计”本身的严整周密的思考。他认为,理性思考比较深刻的课,能成功地组织起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其步骤、层次科学而又严谨,生动而又自然,表现出一种建筑之美。所以,从整体的布局上,我们可以感受到余先生的课都表现出一定的理性特征。《卖油翁》的教学也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这堂课用三个教学板块来整合教学内容,用一种巧妙的手法让学生充分而有序地活动起来,显得异彩纷呈。请看《卖油翁》的教学推进过程: 1.演读课文,体悟文意 活动内容: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饶有兴味的表演把文字语言转换为体态语言,使学生能直观的感受、感悟语意。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理解课文内容。 2.品读课文,揣摩妙点 活动内容:抓住“自矜”、“睨之”、“微颔之”和“笑而遣之”等几个关键词句,从寻其“意味”入手,深层次地品析这些词句的含义和表达作用。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自主地品析课文中的妙点。 3.理读课文,发掘新意 活动内容:请同学们对文章内容、技法、语言进行鉴赏和再表达。这次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课文语言材料进行梳理。 这样,整节课以“阅读交流”为主线,由“寻味”二字领起,贯穿始终,从“体味”到“品析”到“发现”,串联了对文章的感受、理解、领悟与探究等环节,思路简明,手法生动,教学内容丰满而又扎实。从其内在的结构来看,由感受理解到领悟品析到探究发现,表现出一种彼此承接、渐入佳境的层次之美;从其活动的细节来看,由寻情味到品意味到有趣味,则表现出一种圆润、自然、细腻和富有文气之美。
这是一个较为规范的“教学蓝图”,也是余先生教学设计艺术理性特征的具体体现。
二、诗意盎然的教学情境。
余先生的课,如甘醇的佳酿,其味绵长悠远,无论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还是教学细节的处理,都是具有文趣、具有情味、具有美感、具有诗意的。
我们来看看《卖油翁》一课教学活动的导入:
关于这篇课文,教材里有这样的提示:这篇课文短小精悍,讲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道理。阅读时要仔细体会。这里的关键是“耐人寻味”。
我们这节课有三个学习目标:第一、学会体味;第二、学会品析;第三、学会发现。怎么学会呢?我们就抓住“寻味”两个字进行,看看是什么“味”。
这个导入语开门见山,自然得体,紧扣课文提示进入课文,并展示了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整堂课有了一个清晰的把握。应该说,这是余先生诗意课堂的开始。
这样的导入语,既简洁明快,又显得优美、从容、有情味。而这节课的结尾部分同样是内容精致、意境高雅的。他运用了悬念式的收束方式,使人感觉余味犹存,诗意盎然。
《卖油翁》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是请同学们用带“两”字的句子就课文内容自由地说话。在学生们发言之后,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表达:
师:好,下面老师也来玩味一番。
文章有两段,第一段略写故事的开端;第二段详写故事的发展高潮。
文章有两处伏笔、两次照应(睨之)(徐以杓酌油沥之)。
陈康肃公两次呵斥卖油翁,第一次体现其自傲,第二次是辱骂,语气逐渐加重。
卖油翁的两次表现,体现了他的稳重,形成了文章的波澜。
还有两次“手熟”;还有“汝”、“尔”两个人称代词都是“你”的意思,还有两个“而”;等等。
玩味的角度很多啊。同学们还可以从新的角度发现新的内容,也许,你们可以就自己的发现写一篇学术论文呢。
教师的话点到为止,留给学生的是“还可以从新的角度发现新的内容”。课堂教学结束了,学习的过程却还在延续。
课中像这样精美的细节还有不少。如活动名称的设置“情味”、“意味”、“趣味”,又如板块之间的简短过渡,还有对“自矜”、“睨之”、“微颔之”和“笑而遣之”等几个关键词句的品析,还有师生的“发现”等等,这些教学情境都能让听者感受到浓郁的诗意。
三、大气雅致的课堂语言。
余映潮先生是语文教学的大家,他的高屋建瓴的教学设计、生动精美的教学语言,能给人以美好的艺术享受。他是最善于将无声含情的文字变成有声溢情的语言的,他总是能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情感,他的教学语言既有音韵美,又有文采美,更有情感美。他在美的意境中引导着学生进行语言的学习。
余先生善于范读。《卖油翁》是一篇文言文,年代久远,内容难懂,先生却用讲故事的口吻读出了不同的语气、不同的情味。读“自矜”时,他自鸣得意;读“睨之”时,他不屑一顾;读“微颔之”时,他若有所思;读“笑而遣之”,他心悦诚服;……他像一位交响乐团的指挥家,用他那浑厚而富有磁性的声音、用他那惟妙惟肖的神态,把学生带入了生动而优美的意境。
余先生的课堂语言精炼雅致,充满诗情画意。对《卖油翁》的教学,先生设计了三个活动:情味、意味、趣味;教学目标确定为:学会体味、学会品析、学会发现。这些语言,大到教学板块的设置,小到教学目标的确定,都体现出先生不凡的语言功力。
余先生还善于用充满激情的话语点燃学生的情感,使课堂上绽放出绚丽的思维的火花。无论是导入语、过渡语还是收束语,抑或是学生回答后的评价语,在先生说来都是发自肺腑,激情洋溢,既体现出名家的大气与豪情,又不乏雅致与精美。
四、巧妙导引,助人成功。
余先生培养了很多优秀的青年语文教师,他不遗余力地指导、鼓励他的弟子们,使他们逐渐步入成功。他这种助人成功的做法从他的课堂上也可窥见一斑。课堂上,他总是充满激情,神采飞扬;面对学生,他关怀备至,亲切有加;面对学生的答语,他的评价中肯恰当。或正面鼓励,给学生加油鼓劲;或一语中的,令学生豁然开朗;或适度深化,使回答锦上添花;或巧妙引导,让学生自己改错……余先生这种高妙的课堂驾驭的功夫实在让人赞叹!
当学生自由地在表演时,余先生很仔细地观察,并指名表演,他轻轻地说:“我很喜欢看你的动作。现在就由你来表演“自矜”的情态。”听了这样的话语,学生当然会信心倍增,接下来的表演也一定会更加自如。
当学生品味出“微颔之”表现了卖油翁对康肃的微微的赞许的时候,课堂上有这样的情境:
师:“微微的赞许”还停留在表面意思。为什么康肃的箭术“当世无双”,他还只是微微表示赞许呢?不以为奇,这其中有故事。
生4:“微颔之”表现了卖油翁对康肃箭术的不以为然,认为康肃的箭术很一般。
师:(微笑着)这下就寻到意味了。
面对学生不够完整的回答,先生的一句点拨,就使学生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并能马上进行补充。
还有,当学生将课文中的两组同义词“吾”和“我”,“汝”和“尔”说成“汝亦知射乎”的“汝”和“吾射不亦精乎”的“吾”时,先生一个善意的玩笑就使大家明白过来,让学生自己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
余先生的这种助人成功的艺术是最高层次的教学艺术,它能激发学生的成就感,而这种成就感能引领学生不断向更高的目标努力。这无疑是使学生终身受益的。
余映潮先生执教的《卖油翁》,虽然只是余先生语文教学艺术宝库中甚为平常的一课,但却为我们展示了先生教学艺术的精妙,也让我们感受到先生的人格魅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