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生化:艺术的“头脑”——以《听陈蕾士的琴筝》为例谈诗歌鉴赏
——程少堂《听陈蕾士的琴筝》香港公开课教学实录
执教:程少堂(深圳市教研室)
时间:2005年11月25日14:10—14:55
地点:香港小溪湾福建中学
班级:中四年级
记录、整理(根据录像光盘):张萍(深圳市翠园中学初中部)
一、导入
师:同学们好!今天这节课原定是讲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我都已经准备好了。香港老师建议这节课改上《听陈蕾士的琴筝》这篇课文。这篇课文我了解了一下,香港的老师觉得这篇课文最不好教,香港的学生也最不喜欢这篇课文。那天我接到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因为我们内地的教材没有这篇课文,这个作者及文中提到的演奏家陈蕾士在香港可能很有名,但是我没听说过。我在网上搜索到一句话,这可以证明你们老师所言不假。那天香港这边通知我改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在网上搜索课文,发现网上有香港同学说的一句话,他批评他的同伴讲了一句话很玄,很难懂,说道:“他自己也不明白他这句话很玄、很难懂,也许比《听陈蕾士的琴筝》更叫人摸不着头脑……”
“也许比《听陈蕾士的琴筝》更叫人摸不着头脑!”这可以证明你们老师说的话的准确性。这篇课文香港老师不喜欢教,学生也不喜欢学。
接到这个任务以后,我仔细分析了一下,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同学和老师不喜欢这篇文章或者说觉得这篇课文摸不着头脑。我想原因比较多。其中一个原因是以诗为代表,很多艺术形式跟我们所接触的现实生活有一定距离。它采用一些陌生化的手段,让我们觉得不大熟悉。它的写作形式,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跟我们所了解,所熟悉的东西有一定距离。这是一般艺术创作经常采用的一种手法,叫陌生化。所以我们觉得很陌生,用词陌生,句子形式陌生,反映的内容也陌生,所以我们觉得摸不着头脑。
那么,艺术有没有“头脑”呢?有!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摸摸艺术的“头脑”。所以这节课我把这节课取名为“陌生化:艺术的‘头脑’——以《听陈蕾士的琴筝》为例谈诗歌鉴赏”。同学们,对此文摸不着头脑,就是对这个“陌生化”不太了解。这首诗运用了很多修辞手法:通感、象征、比拟、比喻等等,让我们觉得这首诗跟我们的生活距离很远。今天,我们想跟同学们一起,以这首诗为例,来了解诗歌鉴赏的一些基本规律,共同探索一下这个问题。实际上古今中外很多诗歌开始读的时候都让人摸不着头脑。尤其音乐,刚开始听的时候也让我们摸不着头脑。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我们对它们的陌生化手段不了解。这是开头话。
二、朗读
下面请同学们看着课文。听说你们小溪湾福建中学普通话水平比较高。先请同学们用广东话来读一下第一段。谁用广东话来领头一下,把标题念一遍。
(一男生站起来)
师:你起个头,大家一起读第一段。
(生用粤语念第一段)
师:我的意思是你开个头,全班同学一起来读一下第一段。
(生领头带读,用广东话齐读第一段)
师:我觉得你们比我上午教的那个班的广东话讲得要好一些。第一段中“万籁”的“籁”字要注意书写,不要将它的“竹”字头漏写了。这字是“空穴”的意思,有个词叫“万籁俱寂”。“籁”是“孔洞”的意思。风从山的石洞里吹过时,产生声响。古人受这个启发,很多乐器都是按这种原理所造。如笛子、箫等等很多民族乐器都是竹子上钻了些孔。这个字要注意。下面第二段,女同学用广东话来齐读一下。“月下”预备读。
(女生用广东话齐读第二段)
师:声音大一点。
师:女同学好像在受欺负,受压迫,声音很小。注意“银晕在鲛人的泪下流转”的“鲛”字读音照“交”这半边读即可。它是传说深海中的一种鱼,传说它流的泪会成为珍珠。另外,嫩蕊的蕊字,刚才有的同学读错了,读成xīn。ruǐ,这是花蕊的蕊。
下面男同学读一下第三段,还是用广东话读。反正我听不懂,你们就随便。(生们哈哈大笑)“凉露”预备读。
(生齐读第三段,遇窗棂的棂字不会念停住)
师:“窗棂”(líng)
(生继续念完第三段)
师:注意“遏”这个字念è,不要念jié。好了,下面全班同学用普通话来读,从“他左手一扬”开始到课文结尾。“他左手一扬”预备读。
(生齐读一段后停住)
师:接着读,从“他左手一扬”一直读到课文结尾。注意力集中一点!“他左手一扬”,预备读。
(生齐读课文)
师:声音大一点!高一点!(师接着带读,并在黑板上板书出学生读错及要注意的几个字)
师:读得还是不错,尽管声音越来越小,力气越来越小。有几个字读错了,这个字,“俳徊”(paí huái)很多同学读错了,读成“huí”,当然这词是来回走的意思,但是不可念成huí。还有这个字sǔn,隼,(师在黑板为隼字注音)是一种很凶猛的鸟。接下来这个字,角(jué)徵。徵这个字在这里念zhǐ。(师在黑板为“徵”字注音。)古人用这两个字来表示音符,角徵念jué zhǐ。表音符的还有“宫、商、羽”。羽毛的羽。这五个字相当于简谱里的1、2、3、5、6。角徵各相当于3、5。(师在黑板上写3、5)这个铿kēng字。(师在黑板上写kēng)铿然,声音响亮有力。“铿然跃入了霜天”,“像一只只鼓翼追飞的鹞子”,“鹞子”yáo zǐ,不是yáo zǐ,yào ,念第四声,不是第二声。“十指在翻飞疾走,把骤雨拨落窗格和浮萍,飒飒(sà sà),不是念fēng fēng。它的意思是风声,但不是念fēng。这个字(师指“倏”字),我们形容“子弹从耳边飞快飞过的声音”shū,就是这种声音。很快的意思。念文章的时候要注意一下。
我上午在旺角那间学校讲这篇课文就让他们读了十五分钟,现在我们才读了一次。我听说香港同学不太喜欢朗读。其实学好语文,就该多朗读。下面同学们来齐读第一段,然后来赏析一下。“他的宽袖一挥”预备起。
(生齐读第一段)
师:读书要放开来读,要体会进去。
三、赏析
师:这是一位诗人记叙他听演奏家陈蕾士弹古筝之后的感受。陈蕾士是香港非常有名的一个古筝演奏家,听完之后肯定就有不少感受。在中国古代有不少这类作品,如白居易《琵琶行》、林嗣怀的《口技》。《口技》学过吗?
(生齐说没学过)
师:哦。《明湖居听书》学过吗?写王小玉唱歌的。
(生说学过,记得一点点)
师:哦,记得一点点。古今中外写音乐的文章不少,但是音乐不好写。我们每个人都有听音乐的感受,经常听音乐的人对听音乐之后的感受也很熟悉的。但是要把它描写出来就非常困难。因为音乐是听得到,但是看不见摸不着,很抽象的。要把这种很抽象的东西写成很形象的,怎么办?只能借助很多其他的意象。在艺术创作当中,有时候它要写一种事物,一种情感,要吸引读者,不能原本照搬,比如我们说一个小女孩长得很漂亮,老说她很漂亮,就没意思了。如果我们换句话说,说:“她长得很甜。”这个(“)甜(”)字就把味觉的感受转化成写视觉“漂亮”。今天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个。刚才我说,你长得很漂亮,就很熟悉;如果说你长得很甜,那就有一点点陌生。艺术就经常用这种陌生化的手段来制造艺术效果。这是艺术的规律。这首诗之所以同学们觉得摸不着头脑,关键在于对它的很多意象不清楚。
我们刚才读了这首诗,重点读了第一段。我现在提几个问题,同学们思考讨论一下。“他的宽袖一挥,万籁就醒了过来。自西湖中央,一只水禽飞入了湿晓。”这个西湖我们可不可以改为长江,或者是珠江。作者是香港诗人,出生在广东,那我们改为珠江。按道理说,香港的诗人,要写水,为什么不写维多利亚港湾?我来过香港几次,最美的水是维多利亚港湾的水。维多利亚港湾很浪漫,晚上灯火辉煌的时候,很浪漫,加上水就更浪漫了。我们把这个“自西湖的中央”改为“自长江的中央”,会是什么效果?行不行?或者改为“自维多利亚港湾的中央”,行不行,为什么?
(生答不行)
师:为什么?你来说说。
生:因为西湖的水面比较平静,维多利亚港湾的水面没有那么平静。
师:那为什么要用平静的水来写呢?
生:这样比较优美一点吧!
师:那有点波涛也是美啊!优美是种美,壮美也是种美啊!
生:比较平静,看起来好像舒服点的样子。
师:哦,有道理。结合这首诗开头,是写的演奏家开始要弹琴的时候,把袖子一摆,还没有弹啊,也不能用长江?
生接着说:长江一开始就波涛汹涌。西湖一开始只是很平静,好像演奏没开始的样子,如果有东西滴下去,就好像开始了,有那些波浪了。
师:未有曲调先有情,还没弹,手的架势摆出来了,实际上没有弹,但是音乐好像已经荡起了涟漪了。是不是啊?
生:是。
师:你还是很聪明!好!但是这个西湖用在这里,不用长江,除了刚才同学说的道理,还有更深的一层道理。哪个同学说说?
为什么用西湖这个意象,为什么不用东湖呢?我是武汉人,武汉有个东湖。东湖也蛮漂亮的。但是为什么不用东湖呢?要用西湖?这个西湖是哪里的?是香港的吗?
生:杭州。
师:这个杭州的西湖有什么特点?去过西湖吗?在书上读过吗?
(生们众说纷纭,说没有或说在书上读过一点点)
师:那你对书上西湖的印象是什么?
生:优美、有山有水、雾气大。
师:好!
生(小声地):景色美。
师:你长得那么帅,声音大点就更好。
师:我听清楚了。景色美。西湖为什么被当做旅游胜地?除了自然风景美以外,有很多文化名人如苏东坡等等都到过西湖。西湖那有个防水的堤坝,就是苏东坡在那建的,叫“苏堤”。还有很多文化名人在那呆过。一个地方,要成为风景名胜。要有两点,第一自然风景要美,第二要有文化内涵。西湖之所以美,两者兼有。既由于它的自然风光美,更由于很多文化名人在那里生活、工作、学习过,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可以说西湖的历史,就是中国文化史上光辉灿烂的历史。以后你们长大了上大学,如果学中文系,或者学文学的,那么就知道西湖历史反映着中国辉煌灿烂的文化史。所以在这里头用西湖来描写这个古筝的演奏。那他为什么不用长江呢?为什么不用维多利亚港湾呢?如果用维多利亚港湾来比喻,来描写,那用来形容什么琴为好?来说说看。如果题目改成《听陈蕾士的小提琴演奏》,那这里头用西湖来比喻恰不恰当?
(生齐说不恰当)
师:那用什么来形容好?也用水来比喻。你来说。长江可以吗?家乡的小河可以吗?什么水好一点?
生:就像矿泉水吧。
师:我想是蓝色的多瑙河!带点西洋色彩,因为它是西洋乐器。那么这首诗写的是民族乐器,所以它用带民族文化特点的一些意象来写的。我们仔细来看,这首诗运用了很多带民族化特色的东西。看起来离我们很远,这是种陌生化手段。比如后面写的“一只水禽飞入湿晓”,“水禽”是什么?就是“水鸟”。能不能改成,“自西湖的中央,一只水鸭子飞入湿晓”,可不可以?或说野鸭子可不可以?哪位同学说说看?这个水鸟有可能是水鸭子,是不是?但他用水禽,这个用词有什么特点?
哪位同学说说看?为什么不用水鸭子,用水禽,或者说用水禽这个词好在哪里?水鸭子这词不好在哪?
师:这个同学你来说说?随便说,没关系。用广东话说也行。胆子大点。讲错也没关系,我小时候经常讲错。
生:不美。
师:为什么?
生:不知道。
师:对的,不美。你推测一下,你爸爸称呼你妈妈的时候,是称呼她“太太”高兴,还是称呼她老婆高兴,特别是公共场合,不是在家里。家里可以随便一点,但是在公共场所,你爸爸介绍你妈妈:“这是我太太”或说“这是我夫人。”还有一种方式:“这是我老婆。”哪种好?
(生齐说夫人好)
师:对,夫人好。典雅,雅致。就是你刚才说的美。这首诗这种情况很多,除了水禽,还有“湿晓”,湿漉漉的天空,“银晕”,“凝聚无声”,“嫩蕊”——香气细细从睡莲的嫩蕊溢出的“嫩蕊”,“凉露”,都是些很文雅的词语。又如“殿阁”,古代的词语。“抑按藏摧”,“角征纷纷夺弦而起,铿然”——声音响亮有力的意思。如果将这句改成“音乐纷纷响起,声音响亮”。意思也差不多,但不够典雅。用词典雅,跟我们日常生活拉开距离,这是陌生化的一个方面。
这种例子还有很多,如这首诗的最后一段“广漠之上,月光流过了/云汉,寂寂的宫阙和飞檐”,“宫阙飞檐”,这都是古典文学作品常用词语,然后“在月下听仙音远去,越过/初寒的琉璃瓦驰入九天”,琉璃瓦,我们现在看得不多,但是古代建筑,如北京的故宫都是用这种瓦,《阿房宫赋》文中就经常写到这琉璃瓦。“驰入九天”,而不是用“飞入九天”等等,这样起到种什么效果呢?一种陌生化的效果,跟我们日常用语不同。我们由于不熟悉,也就产生一种陌生化的效果,一种艺术化的效果。这是一个方面。
我们再来看看,再举一个段落,有没有哪个同学自己按照刚才我引领大家一起探讨方法,举例子说哪个词是诗人运用了陌生化的手段,让我们产生一种新奇感,产生一种特别的艺术效果,哪个同学能够自己找哪个词语来说一说?哪个同学来说说,我可以跟你交换手机号码,成为好朋友啊!胆子大一点。我看你们可能平时比较活跃,但是跟我初次见面就较拘束了。随便说一个词。
生:第二段的“香气细细从睡莲的嫩蕊”中的“细细”我觉得写得好。
师:“细细”用得好,好,有道理。“香气细细从睡莲的嫩蕊”中的“嫩蕊”就是陌生化的例子,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我就不展开了。由于我们第一次见面,大家还是比较拘谨。这句话其实也用了“通感”手法,“通感”的“通”是“连通”的“通”,“感”是“感觉”的“感”,就是运用我们各种不同的感官,即用甲感官的感受来写乙感官的感受,比如刚才的例子“她长得有点甜”就是用味觉来写视觉。这篇课文有很多这种例子,因为时间关系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师:我们把它归纳一下。这首让我们摸不着头脑的诗歌,它采取的主要方法就是“熟悉的内容陌生化”(师在黑板上板书“熟悉的内容陌生化”),包括用词,就是我们平时本来用这个词,而他用很典雅的词或意象把我们很熟悉的感觉描写得不熟悉。所以粗一看,我们摸不着头脑。但是其实这首诗是很有文化内涵的,我们今天没有时间把它展开。我刚才问你们的老师,他说原来这首诗在香港教学中安排是要讲七节课,那我今天只有一节课要讲完它,也没有办法。但是基本的思路是“熟悉的内容陌生化”,很多的修辞方法没有时间一一展开,只是点到为止。一些用词,一些意象,如西湖,水禽为例以赏析。
第二个方面。这首诗让我们摸不着头脑,除了在内容上通过他的一些方法使我感觉到一些很熟悉的感觉变得不熟悉,还有一个方面,就是在语言方面,在句式方面也有这个特点。例如,我们最熟悉的是这种句式,作为中国诗是这样排的,我们读中国古诗或新诗的时候都是一行一行的,由标点符号来分的——古诗形式上没有标点,但实际上是有断句的——这首诗根据中国诗的习惯,应该这样排列:
他的宽袖一挥,
万赖就醒了过来。
自西湖的中央一只水禽飞入了湿晓,
然后向弦上的涟漪下降。
月下,
银晕在鲛人的泪中流转,
白露在桂花上凝聚无声,
香气细细从睡莲的嫩蕊溢出,
在发光的湖面变冷。
凉露轻轻地敲响了水月,
声音随南风穿遏窗棂直入殿阁。
一阵荡漾过后,
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他左手抑扬,
右手徘徊,
轻拨着天河两岸的星辉。
然后抑按藏摧,
双手游隼般俯冲滑翔翻飞。
角徵纷纷夺弦而起,
铿然跃入了霜天;
后面的宫商像一只只鼓翼追飞的鹞子
急击着霜风冲入空旷。
十指在急纵疾跃,
如脱兔
如惊鸥,
如鸿雁在大漠陡降:把西风从竹林卷起,
把木叶摇落云烟尽敛的大江。
十指在翻飞疾走,
把骤雨泼落窗格和浮萍,
飒飒如变幻的剑花在起落回舞,
弹出一瓣又一瓣的朝霞。
雪晴,
山静,
冰川无声。
在昆仑之巅,
金色的太阳
击落紫色的水晶。
红宝石里珍珠如星云在静旋发光。
然后是五指倏地急顿……
水晶和融冰铿然相撞间,
大雪山的银光蓦然在高空凝定。
而天河也静止如剑。
广漠之上,
月光流过了云汉,
寂寂的宫阙和飞檐在月下听仙音远去,
越初寒的琉璃瓦驰入九天。
我都是根据标点符号来排的,但是这首诗却不是这样排列的,你看,“万籁”这个词放这里了,而在不该跨行的地方跨行了,这是为什么?
生:是因为节奏。
师:说得挺好的,声音大一点。就是有点害羞,男子汉,不要害羞。
生(大声):“好的!”
(生轻松大笑)
师:一个是因为节奏问题。另外在形式上它有一个特点。幻灯片上的诗句有的这么长,有的这么短。而课文在经过加工以后让我们觉得很陌生,但是很整齐,有形式美,比较起来相对较整齐。除了节奏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大家思考一下,写诗,是为了表达人的什么东西?
生:感情。
师:对了,诗是抒情体裁。当然也有些叙事诗,但是大多数诗是抒情的。有的地方该跨行不跨行,或者在句子中间开始跨行,最重要的是为了抒情需要。我们来看看,还是以第一段、第二段为例,“他的宽袖一挥,/万籁就醒了过来。/自西湖中央一只水禽飞入了湿晓,/然后向弦上的涟漪下降。”我们是这样读的。但是课文不是这样的,按照课文的跨行我们应该这样读:“他的宽袖一挥,/万籁/”要停一下,他要强调“万籁”,“万籁/就醒了过来”,“自西湖中央/一只水禽飞入了湿晓,/然后向弦上的涟漪下降。”他是为了突出某一个意象某一个事物,抒发作者对这个演奏家的高超技巧的赞叹之情,这是一个方面。我只能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后面的大家自己去体会。
我们再看一个例子,还有一种排列方式,那是我们更熟悉的。这是什么排列方式?散文的。我没有改变课文的任何一个标点符号,没有改变它的任何一个字,一个词,也是十段。
他的宽袖一挥,万赖就醒了过来。自西湖的中央一只水禽飞入了湿晓,然后向弦上的涟漪下降。
月下,银晕在鲛人的泪中流转,白露在桂花上凝聚无声,香气细细从睡莲的嫩蕊溢出,在发光的湖面变冷。
凉露轻轻地敲响了水月,声音随南风穿遏窗棂直入殿阁。一阵荡漾过后,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他左手抑扬,右手徘徊,轻拨着天河两岸的星辉。然后抑按藏摧,双手游隼般俯冲滑翔翻飞。
角征纷纷夺弦而起,铿然跃入了霜天;后面的宫商像一只只鼓翼追飞的鹞子急击着霜风冲入空旷。
十指在急纵疾跃,如脱兔如惊鸥,如鸿雁在大漠陡降:把西风从竹林卷起,把木叶摇落云烟尽敛的大江。
十指在翻飞疾走,把骤雨泼落窗格和浮萍,飒飒如变幻的剑花在起落回舞,弹出一瓣又一瓣的朝霞。
雪晴,山静,冰川无声。在昆仑之巅,金色的太阳击落紫色的水晶。红宝石里珍珠如星云在静旋发光。
然后是五指倏地急顿……水晶和融冰铿然相撞间,大雪山的银光蓦然在高空凝定。而天河也静止如剑。
广漠之上,月光流过了云汉,寂寂的宫阙和飞檐在月下听仙音远去,越过初寒的琉璃瓦驰入九天。
这种排列方式是散文的排列方式。这种排列方式也不是不可以,如果这种不可以的,那散文就都不可以。但是这样不好,这种排列方式没有课文的那种排列方式那么好。除了形式上课文的排列方式更美,节奏更鲜明,更重要的原因是便于抒情。某些地方要强调某种意象,突出某种景物,突出某个字眼或某个词,所以有关的地方拐弯,你读到那个地方必须停下来。比如我们举个例子,“他左手抑扬,右手徘徊,轻拨着天河两岸的星辉。然后抑按藏摧,双手”,他要强调双手,因为演奏家是双手弹琴的,所以要突出双手,赞美他的双手,“双手/游隼般俯冲滑翔翻飞”;下面一段,“角征纷纷夺弦而起,铿然/跃入了霜天”的“铿然”一词要强调,为了突出声音的响亮有力;“十指在急纵疾跃,如脱兔,如惊鸥,如鸿雁在大漠陡降”也是为了抒情和强调的需要。由于时间问题,我就不展开说了。
(师在黑板上板书:熟悉的句式陌生化)
“熟悉的句式陌生化”,所以我们开始看课文不太习惯,习惯看刚才那种按标点符号划分的句式,但是这就是艺术创作的手段。我们很熟悉的东西,他通过某种手段让你产生不熟悉感。我们同学为什么摸不着头脑呢?因为不了解艺术创作的一些基本规律。哪个同学给我随便举一首诗——今天上午旺角的学校的同学背了一首诗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大家一起来背诵一下。
(生齐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你们背得很好,今天上午的同学背了第一句,第二句想半天想不出来,要旁边同学帮他。你们看这首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们觉得很奇怪,这月亮不是很美的吗?怎么像霜一样呢?我们可以分析,这就是陌生化,我们平时看的月亮是很美的,但是我们在看月亮很美的时候和李白看月亮像霜一样冰冷的时候,恐怕经历……
生:心情不同。
师:对,这个同学说得很好!心情不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李白这个时候肯定不是在谈恋爱的时候。如果他谈恋爱的时候,肯定不是这样写的。谈恋爱的时候,他可能这样写“床前明月光,疑是……”肯定不是霜。疑是电灯光,我是随便编的。呵呵,有温暖啊!总之不会是霜。当然那个时代还没有电灯光。总之一切艺术创作都跟陌生化手段有关。这首诗我们仔细研读,很有文化品味,很有文化内涵。从句式到用词,遣词造句,都是有非常丰富的内涵的。
同学们,没有读进去就不能好好品味。“熟悉内容陌生化,熟悉句式陌生化”是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今天我们以这首诗为例,以后我们读诗要从这个角度去考虑,不要一看这首诗我们不熟悉这种手段就摸不着头脑。很多诗我们开始读的时候都摸不着头脑。迄今为止,很多唐诗比如李商隐的“身无彩凤双飞翼”到现在都摸不着头脑。不光是你们,很多专家都摸不着头脑,摸了很多年还是摸不着头脑。好,我只能以这为例跟同学们介绍一下。这首诗实际上是首很好的诗。那以后我们欣赏文学作品想一想:他是否把我们一些熟悉的感觉、熟悉的内容、熟悉的句式用陌生化的手段弄得我们不熟悉。最后我把这首诗来朗读一下,大家看着课本听一下。
(师声情并茂朗读全诗,结束此课)
附:
《听陈蕾士的琴筝》
作者:黄国彬
他的宽袖一挥,万赖
就醒了过来。自西湖的中央
一只水禽飞入了湿晓,
然后向弦上的涟漪下降。
月下,银晕在鲛人的泪中流转,
白露在桂花上凝聚无声,
香气细细从睡莲的嫩蕊
溢出,在发光的湖面变冷。
凉露轻轻地敲响了水月,
声音随南风穿遏窗棂
直入殿阁。一阵荡漾
过后,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他左手抑扬,右手徘徊,
轻拨着天河两岸的星辉。
然后抑按藏摧,双手
游隼般俯冲滑翔翻飞。
角徵纷纷夺弦而起,铿然
跃入了霜天;后面的宫商
像一只只鼓翼追飞的鹞子
急击着霜风冲入空旷。
十指在急纵疾跃,如脱兔
如惊鸥,如鸿雁在大漠陡降:
把西风从竹林卷起,把木叶
摇落云烟尽敛的大江。
十指在翻飞疾走,把骤雨
泼落窗格和浮萍,飒飒
如变幻的剑花在起落回舞,
弹出一瓣又一瓣的朝霞。
雪晴,山静,冰川无声。
在昆仑之巅,金色的太阳
击落紫色的水晶。红宝石里
珍珠如星云在静旋发光。
然后是五指倏地急顿……
水晶和融冰铿然相撞间,
大雪山的银光蓦然在高空
凝定。而天河也静止如剑。
广漠之上,月光流过了
云汉,寂寂的宫阙和飞檐
在月下听仙音远去,越过
初寒的琉璃瓦驰入九天。
一九八二年九月二日
附录一:(报道)程少堂"维港"吹清风 语文味"香江"酿甘醇 |
|
程教授和香港学生在一起
["语文味"网站特别报道] 为了进一步加强深港两地语文教学的交流和研讨,应香港教育研究交流中心和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邀请,深圳市教研室中学语文教研员程少堂副教授于2005年11月25日——26日在香港三所学校讲学。这次讲学获得巨大的成功。可谓是:程少堂"维港"吹清风,语文味"香江"酿甘醇。
11月25日程老师在旺角劳工子弟学校、小西湾福建中学,分别向学生讲授了香港中学语文教师普遍感到难以处理、学生则觉得“让人摸不着头脑”的香港教材中的现代诗《听陈蕾士的琴箏》(全诗主要用通感手法写古筝演奏过程,作者为香港诗人。)程老师讲课的题目为:《陌生化:艺术的“头脑”——以《听陈蕾士的琴箏》为例谈诗歌鉴赏》。在同一天面对全新的陌生的学生上两节同样的课,这本身就是一个挑战,更何况这篇课文又是香港语文老师和学生都讨厌的难啃“骨头”(因此香港老师才临时要求程老师不讲《再别康桥》,而改讲此课。),但程老师凭借自己深厚的功底和对教学艺术的热爱,以俄国形式主义美学理论为指导,用“熟悉的内容陌生化”、“熟悉的形式(本课中主要讲句式)陌生化”为两根红线贯穿全课,揭示出这首诗深刻的文化内涵和隽永的艺术魅力,进而引领香港学生从一首诗探索艺术的规律,摸索艺术的"头脑"。程老师把一首香港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诗讲得既别开生面,又深刻启人,给香港师生送来了一股弥漫“语文味”的清风,特别是其新颖和极富创意的解读教材的角度和处理教材的方式,让香港语文教师大开眼界,惊叹不已。(连程老师自己也对自己在临时改讲的情况下却能有如此创意感到少有的快意和自豪。)
11月26日上午,程老师来到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会场,借办学达60年之久的传统爱国学校——香岛中学的学生,给全港语文教师代表讲授《诗经 子衿》——《用优美的汉语描绘优美的人性——〈诗经.子矜〉欣赏》一课。上课伊始,程老师让学生以“风”为中心词组词,新颖地导入课文,把学生巧妙地带入到中国诗歌的鼻祖——诗经的意象中去。在完全陌生的师生的和谐、默契中,程老师施展自己一贯的幽默和博学的魅力,带领学生和听课老师一起朗读、品味、欣赏、创造。课堂的高潮是程老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创造性地给这首诗谱曲。香岛中学的学生充分展示了自己在中国语文方面的素养,有的借来《水调歌头》的曲子现场吟唱起来,有的结合流行的爱情曲吟唱,有的对诗歌中的句子进行创造加工,博得了满堂喝彩。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和谐互动,思维灵动。从字词的研究到篇章结构的赏析,再到优美语言表现优美人性的品味和把玩,使整个课堂弥漫着一股浓郁的语文味道。下课后,学生情不自禁地围绕着程老师进行进一步的交谈,一致认为这是一堂终生难忘的课。临别时,学生对程老师依依不舍,纷纷合影留念。程老师也由衷地赞赏香岛中学的学生丰厚的语文素养和开阔的视野。
课后,程老师还以这两天讲授的课文内容为例,进行专题学术报告《中国语文要教学出中国味道》。在报告中着重研讨了如何处理教材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酿造甘美的语文味。精彩的报告使听课的专家和同行如沐春风。报告完后,程老师还就香港老师所提出的“如何进行语言的品味”、“如何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
参加此次研讨会的香港语文老师的人数创造了一个新的记录。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的负责人、香港教育研究交流中心总干事詹先生对程老师的课和报告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认为此次活动非常成功,为香港语文老师吹来了一股清风。会后,程老师对香港香岛中学学生高水准的语文素养还在赞不绝口,由衷地认为此行收获很大,真正达到了研讨和交流的目的。并寄希望下次进一步扩大深港两地的语文教学研讨和交流。
(编者说明:本文作者为2003年深圳市高中语文教学比赛第一名获得者,2004年始被公派到香港支援香港语文教学,现驻香港著名中学香岛中学,对该校的语文教学进行研究与指导。)
香港教育工作者协会主席给程教授颁发讲学纪念品
附录二:(报道)品尝“语文味”,酿造“语文味”
程少堂老师《诗经 子衿》课堂教学艺术研讨会在香岛中学举行
[语文味网站特别报道]2005年11月29下午,香港香岛中学中文科组全体老师在科组长字老师和赴港交流的钱冰山老师的共同主持下,召开程少堂老师教学艺术研讨会,品尝“语文味”,酿造“语文味”。
这次研讨会的宗旨是进一步学习程少堂老师所讲授的《诗经 子衿》的教学艺术,结合自身的实际,进一步改革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研讨会气氛热烈,发言踊跃。
科组长字老师首先说:如何把诗歌中的情感变得具体可知,把汉语的语言之美很自然地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充满兴趣,让课堂充满情趣,是值得老师们学习的。另外在处理知识点和把握教学的切入点等方面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科组教学中坚王老师说:文学作品的教学如何让学生进入意境,程老师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整堂课可以说是细水长流。教学内容既实在,教学形式又给学生心灵的震撼。
年轻的赵老师说:整堂课的教学知识点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由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来的。放手让学生去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值得借鉴的是程老师在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意见后,如何对学生的观点进行再次的引申和归纳,在这方面给了很多的启示。
陈老师说: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了学生的求知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马老师说:老师的教学艺术不单纯是博学和幽默。更值得借鉴的是学生在思考问题时,老师的眼神一直在关注学生,用眼神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捕捉学生的信息,达到师生间的和谐互动。
其他老师对程老师这堂课的诸多环节都进行了高度的评价。认为这是一个难以达到的标高。但通过再次学习,明确了今后的发展方向,领悟到了“语文味”的基本理念。品尝了“语文味”,可以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酿造自己的“语文味”。
程老师和香港同行合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