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讲座报告 >> 正文 今天是:
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听余映潮先生的课《凡卡》有感
作者:张晓霞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22 18:49:34

语文教学的语文味
              ——听余映潮先生的课《凡卡》有感

太原市迎泽区滨河小学  张晓霞  2008年3月26日

在春的脚步悄悄到来的时候,我市教研室邀请到了全国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余映潮先生到我市作课并讲学,他的“板块式教学”给我们带来了一缕清新的春风,也使我们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对《凡卡》一文的教学设计,余先生采用的是:说说凡卡,读读课文,谈谈感受这样三个板块进行的。三个板块展现了对学生三种能力的培养,引领学生一步步、一层层地对文本所展示的环境、人物形象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这种“板块式教学”,使教学结构更加清晰,使教学程式更加有序,使教学内容更加优化,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而且在教学中他不是面面俱到,而是删繁就简;不是平面推进,而是立体展示;不是冗繁复杂,而是明快单纯;不是顾此失彼,而是浑然一体……

余先生的课是朴素的,没有言辞华丽的开场白,鲜见精心设计的过渡语。一上课,就直奔主题,交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而且在评价一位青年教师的课时还特别提到要节约课堂时间,提倡导入要短,尽量一分钟进入课文。

余先生的课是充满思维含量的。我们一直在强调数学课的思维含量,这一次,余先生的课给我们展示出了语文课的思维含量,教出了语文课的语文味。整堂课,从第一板块学生静静地思考到第二板块学生在思考中感悟再到第三板块学生深入地思考,学生们参与在教学活动中,在文本所创设的情节中、在文本所设计的环境中感受着人物的形象,感受着凡卡不幸、悲惨的生活。

在“说说凡卡”这一板块中,先生设计的只有一个问题:让我们走近主人公凡卡,从文中找到内容,用简短的句子说说凡卡是个怎样的孩子。要求用短句子,从课文中找内容说,要与别人角度不同。这样一个问题,学生们很快静静地去读书,去思考,最后从学生回答中总结出凡卡这一人物形象。

在对凡卡的形象有所了解后,走进第二板块“读读课文”。让学生设身处地,当自己就是凡卡,轻声自由朗读;用低诉、恳求的语调读;男女生分角色读……这时学生沉浸在文本的情境中,通过反复的朗读,不但深切地感悟到了凡卡的悲惨遭遇,而且深刻体会到了凡卡极度痛苦的心情。

进入最后一个板块后,一个有深度的问题抛给了学生“文章最撼动你心灵的是什么地方?”学生陷入深深的思考。前两个板块中学生蓄积的感情在这里爆发,文本给予学生的情感体验在这里升华。

老师们听着课,交流着自己的看法。“这样的课老师真轻松,整节课没有细碎的问题,只有学生静静的思考”“学生们对文本体会得挺深入”……

而我,不由想起一周前带着高段语文老师们到三十七中听的两节初一的语文课。同样是一种大气的教学设计,同样是从文本线索入手,深入朗读体味作品内涵。当时我们就在讨论,初中老师上课真比小学的轻松。同样,《凡卡》这节六年级的课,大家最深的感觉就是上得轻松。可是细细想来,课上看似轻松,然而教师对文本的理解、解读已是很深入,老师已做足了案头工作,才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思考、发言恰当引导,轻松应对。这样的课看似好上,实际对教师的文化底蕴要求却是特别高的,而现在的小学语文老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达到这个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主动学习,特别是在文本细读上下功夫。

让我们伴着这和煦的春风继续探索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也教出自己的特色,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