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映潮教艺 >> 阅读教学 >> 正文 | 今天是: |
|
|
01人教初中语文八年级(下)第一单元教学简案 | |
作者:田德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4/18 | |
八年级(下)第一单元 作者单位:荆州市沙市区实验中学 姓名:田德萍 邮编: 434000 特别指导 余映潮 【单元教学设想】 在人生道路上,那一个个脚印,铺就你的人生轨迹。本单元所选课文,有的是回忆录,有的是传记,讲述的是作者一段难忘的人生历程,它们会让我们体悟到人生奋斗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关爱与温情。这五篇课文题材都与生活经历、人生追求有关,容易激发学生相应的情感,便于引发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生活的思考,更容易融入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教学时应有所拓展,联系时代背景和有关作品,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五篇课文均是叙事性作品,适宜朗读,教学过程中加强朗读训练,在朗读中悉心揣摩玩味文章的叙事风格、描述手法和浓郁的感情色彩等。 【单篇教学方案】 《藤野先生》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层进式教学——整体感知疏通文意,细节品读体会感情,研读探究明确主旨。 主要教学步骤:1. 导读激趣。介绍作者留学日本的目的以及本文相关的写作背景,引用《呐喊》中的相关内容加以介绍。2. 整体感知。 学生通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①文章以什么顺序记叙的?②以什么为中心记叙的?③以什么为线索来记叙的? 3. 细微品读。 细读写藤野先生的文段,从他的肖像特点、生活习惯、治学精神和对待学生的态度等角度,以“藤野先生是个____的人”为话题让学生畅所欲言,全面了解藤野先生的性格,并体会鲁迅对先生的感情。4. 主旨探究。 ①找出文中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的语段,有何作用?②鲁迅先生是用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来统摄全篇的?③如何理解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和鲁迅先生的爱国感情二者之间关系?5. 思维拓展。把握课文的主旨,展开合理的想象,模仿作者的口吻,给藤野先生写一封信,表露作者当时的心迹。 方案二 教学角度: 选点突破法——由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切入,引出在仙台和藤野先生相处的几件事情,全面感受先生的形象以及鲁迅留学的感情变化,重点研讨文章的主旨。 主要教学步骤:1.介绍鲁迅的主要经历。 2. 局部切入:你知道鲁迅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吗?(——匿名信和看电影事件) 3.全面感受:①在仙台和藤野先生相处还有那些事情?可以看出先生是个怎样的人?(以“点”带“面”梳理文章内容) ② 留学期间还有一种什么样的感情贯穿始终?可以从哪些文段看出?(贯穿全文的明暗两条线索) 4.重点合作研讨:结合课后练习一的三种说法,学生各抒己见,在研讨中领会文章的主旨所在。 《我的母亲》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导读——调动兴趣营造学习空间;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内容,激发学习的欲望;探究文章感人之深的艺术效果,活跃学习的思维;拓展延伸,体验反思,丰富学习的内容。 主要教学步骤:1. 多媒体播放歌曲《母亲》,创设情景。2. 诵读,整体感知文意:①学生默读全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②自由朗读,思考:文中写了母亲哪几件事?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试用“读____,母亲是一个________的人”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3. 精读课文,深透理解文意:①教师美读课文,引导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②赏析动情的话语、细节。③探究行文的特点(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 4.个性体验: 假如让你来写《我的母亲》,你准备捕捉哪些闪光的瞬间?口述作文,师生点评,有创新的给予鼓励。 方案二 教学角度: 合作学习的方式——自主探究,互相切磋,重点培养学生分析评价人物形象的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1.导入。 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① 抓住关键句、段。②用一句话总结全文。③理清文章结构。 3. 师生合作研读课文内容:①让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中遇到的难题,或者值得思考的问题,集中起来加以讨论。 ②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③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这些事情突出母亲的什么品性? ④自由诵读摘抄内容,要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品析文章感人之深的艺术效果。4. 探究活动:请你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法,谈谈自己的理解与看法。5.欣赏作品中的“母爱”,选择优秀的作品进行比较欣赏,写成读书随感一篇。 《我的第一本书》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自读课的“理解——练习——拓展”模式。 主要教学步骤: 1. 导入。引领学生诵读牛汉笔下的那威武不屈、勇于抗争的华南虎的诗句,转入承载着人生历程和独特感悟的“第一本书”,思考人生命运这个话题。 2.诵读,感知文意:①默读,初步感知文意。 ②细读,揣摩理解课文内容。 ③齐读,整体感知文意。④学生畅谈阅读体会,教师因势利导。 3.研读探究。①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重要语句,归纳品析语言的方法。 ②学生自由摘读,尝试语言的品析,小组交流感悟。③联系生活体验畅谈感想,文章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①父子之情深感动人。②同学之情感染人。 ③人狗之默契愉悦人。 4.拓展延伸。阅读《给我未来孩子的信》,谈谈自己的感触。 方案二 教学角度: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 主要教学步骤:1.导入,营造学习的氛围:你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 2.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复述“第一本书”的故事,互相补充、评议。 3. 学生自主阅读,质疑、讨论,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① 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 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② 作者是怀着怎样的一种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③ “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该怎样理解? 4.反思体验:学生说说自己读“第一本书”的经历、体会,互相交流。 《列夫·托尔斯泰》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品评鉴赏——用多角度反复朗读,品评鉴赏本文的精彩段落和词句。 主要教学步骤:1. 导入,展示晚年列夫·托尔斯泰的画像。 2.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找出作品中描绘的托尔斯泰的独特的形貌特征的语句。 3. 品读课文,鉴赏精段,学习语言。(1)读出你认为描写中最传神的语句,说说它的精彩之处。 (2)读出你认为最具表现力的用词,试简要分析其作用。(3)精读第8段,结合课后“研讨与练习二”进行。4. 再读课文,以“我眼中的列夫·托尔斯泰是____”形式自由发言,深入体会课文的描述手法和思想感情。5.小结。推荐阅读书目,课余开展“走进名人”的读书活动。 方案二 教学角度: 板块式教学 主要教学步骤:1.导入。2. 第一板块:通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前半部分描写了托尔斯泰平庸甚至丑陋的外表,后半部分着力描写他非同寻常的眼睛,欲扬先抑。3.第二板块:激情诵读,体会语言情感。① 仔细读:抓关键语句,感受人物形象。 ② 研究读:文中运用哪些修辞,体会语言精妙。③ 汇报读:分小组自由选择方式,用声音表达出托尔斯泰的形象。4. 第三板块:学以致用,赛写。模仿课文的描写方法,传神表现你最熟悉的一个同学的外貌,当堂朗读片断,赛一赛谁写得传神。 《再塑生命》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 合作自读 主要教学步骤:1. 导入。2.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3. 品读探微,合作解难:① 海伦·凯勒在什么时间,怎样认识了安妮·莎莉文老师? 这位老师对她有什么影响? ② 莎莉文老师是怎样教育“我”认识具体事物的? ③ 莎莉文老师又是如何让“我”认识、了解大自然的? ④莎莉文老师又是怎样逐步引导“我”认识“爱”的? 4. 思维拓展:爱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可视可触的事物,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却处处能感受它的存在。交流生活中“爱”的体验。 方案二 教学角度:自由摘读——用摘读法把本课处理成纯自读篇目,让学生自主课堂。 主要教学步骤:1.导入。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引出海伦·凯勒。 2.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本文是《再塑生命》、《亲近自然》、《关于“爱”的含义》合在一起编成课文,主线十分清晰,写莎莉文老师“对我启示世间真理,给我深切的爱”。3. 摘读。学生可摘录文中特别富有感情的句、特别富有表现力的词、自己特别喜爱的句群,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理解加评点,一词一句都行,强调学生的个人体会和感悟。4. 自由诵读摘抄内容,要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5. 竞背摘录内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