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研究 >> 正文 | 今天是: |
|
|
给课堂插上训练的翅膀 | |
作者:严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5/24 | |
给课堂插上训练的翅膀 南京五十中 严冰 曾几何时,“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道出了莘莘学子们无奈的心声。时至今日,这句话的内涵和外延又无限扩大为:“考考考,上级的法宝;分分分,学校、老师和学生共同的脉门”。考查者和被考者成为同一战壕里的战友,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进步”了。中考、高考的终端成绩宣传成为各级学校吸引生源,生死攸关的头等大事,各班成绩排位的优劣成为 “世人皆醉,唯我独醒”的存在是痛苦的,完全屈从于现实,失去自我也是痛苦的,于是,“戴着镣铐跳舞”的我们,只能跌跌撞撞地游走于教学的梦想和无情的现实之间,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就这样矛盾地共存在同一片天空下,存在的即是合理的,因此,今天我们教学研究的终极课题就是让素质和应试取得相对平衡,既要“教得好”又要“考得好”。 作为一名“中生代”的老师,历经了数次从教育理念到教学实践的变法和革新,即使曾经对“唯分数是举”不以为然过,但在今天上下齐心,以成绩论英雄的大背景下,也无法置身事外,因此,只能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即考出一个好分数这两者之间,努力地探寻,以期能找出一条两全之路。 多年来,在语文教学探索之路上,也曾走出几许深深浅浅的稚拙脚印,也曾收获串串欢声笑语,却也留下了几分困惑与尴尬:学生普遍很喜欢上语文课,对学生个体语文素养的积淀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卓有成效,优分很高,可是,班级考试的整体排位却不尽如人意。于是,开始反思日常教学行为:课前备课,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力求让教学线条简洁流畅;课上,深入浅出,精心讲授,课后,认真批改作业,从“教”者应尽的职责而言,并没有明显疏漏;但隐约之间,又感觉似乎忽略了什么,几经思索,方才明白:教学,教学,我过于侧重“教”的一面,而淡化了“学”的一面:即课堂教学的知识点有没有通过切实的训练,转化为学生能力的增长点?自以为学生应该掌握的内容,他们真的掌握了吗?有意识地去聆听名师授课,却发现原来名师课堂的训练意识几乎渗透在教学的每个瞬间。 然而,《新课标》中对“训练”一词却是讳莫如深,叶圣陶先生早年就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 钱梦龙老师在《请给“训练”留个位置》一文中更是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认为“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态”,“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也只有在训练过程中才能实现”。可以说,课堂训练是语文教学的必要环节,语文能力的提高,离开了扎实的训练将收效甚微。 而曾经人们谈训练而色变,就是因为应试教育扭曲了训练的本来面目。当训练仅仅听命于考试这根指挥棒的时候,训练的内涵就变得极端狭隘,训练的方式也变得极为死板。但其实,训练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它包含知识训练、方法和能力训练、阅读作文训练、语言训练、情感训练、思维训练等,而应试背景下的训练仅指向知识训练。阅读训练包含着正确诵读的训练、理解分析的训练、感悟升华的训练等。语言训练也包括正确表达的训练、简明得体的训练、生动形象的训练等。思维训练更是丰富多彩:形象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归纳思维、演绎思维无不是其训练的内容。 可以说,如果我们理性地分析,会发现正是各种各样的有形的或者无形的训练,才构筑成了课堂教学乃至课外语文教学的血肉。 那么,怎样的训练才是有效训练乃至高效训练呢?怎样才能使训练和谐融入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去,而不至于破坏、切割语文教学的良好氛围和流畅的教学流程呢? 一、要善于把握训练契机——追求教学的扎实有效 所谓有效教学,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不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通过教学,学生和老师是否获到最大收获和发展。 而课堂教学有效的前提,就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有明确的目标意识,都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训练意识和手段, 也就是要善于认识和把握训练契机,这是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表现。一厢情愿地越俎代庖,以讲代练,只会让教学断层。 具体而言,一节语文课上,最关键的训练是思维训练和知识、能力的转化训练。思维训练的核心体现,就是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有效思维,而这就取决于教师设计问题是否有效。课堂提问要把握好适当时机,在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含蓄处、文句突然截止处、题眼处、知识的规律处、事物的联系处、学生的不在意处等,抓住这些内容设问,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对理解课文、体会感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学生思维活动量大小与回答了多少问题没有必然联系,要防止课堂上表面的热闹繁荣掩盖了学生思维的肤浅。有些课堂,问题显得过多、过碎、缺少思维的空间,并且随意性大。只有设计的问题有价值,切合实际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 第一次练习安排在熟悉课文阶段——通读全文,就“物候学”写出200字左右的解释性简介性的文字。 (分析:这一练习有四层意图:1.表层含义是让学生透彻地了解“物候”和“物候学”;2.内层含义是用这种手段让学生扫描、进入、熟悉课文,以增强读文收效;3.间接地支持课文学习重点;4.训练了一种整理材料的技能。因为物候学的知识散布在全篇课文之中,学习中应该训练学生仔细搜寻并且要将它们有条理地加以整理。按物候学的定义——研究的范围——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的顺序来介绍,在此方面养成习惯,将十分有利于做读书摘要和积累专题资料。) 第二次练习安排在课文梳理阶段——对这篇课文的层次划分,有四种不同的意见。选出你所赞成的一种分法并说明理由。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12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12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12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 12 (分析:这一练习巧妙地将选择答案作为一种手段,以求达到让学生反复归纳概括、进行综合性的分析、思维的条理性受到训练的目的,同时又很好地让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认识,并顺势将教学引入到需要研究的主要部分。) 第三次练习安排在课文讲析阶段——参照《中国地理》,根据第⑦⑧两段的内容,综合画一幅地理简图,然后根据简图,就教材内容口头说明。 (分析:这一练习的的编制形式和出现的时机安排得非常恰当,安排在讲析⑦⑧段之前,且要求绘制一个经纬交织的标出了城市位置的简图,而且还要求讲解。有了这样扎实的铺垫,语段的语言分析、写作特点分析何愁不得以顺利进行?) 第四次练习安排在课文收束阶段——复述课文的第一段。要求注意条理性,注意选词选句。不要“背诵式”的“复述”。 (分析:选择语言最美的一段进行强化训练,在课的刹尾阶段还抓紧时间让学生多受一些语言的熏陶。) 当然,在问题设计和解决过程中,还要注意处理好问题的预设和课堂随机生成的关系。课堂教学活动是动态的变化的过程,总会碰到许多非预设的教学问题。课堂预设问题的答案常常是固定的,这往往与鲜活的课堂和学生活跃的思维相矛盾,而这时也恰恰是把课上出“味”来的契机。遇到这种情况,有 而知识、能力的转化训练,既要有及时反馈,又要配合以长效的延时训练。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堂反馈,及时校正,这种学习方式,学生的进步最快。另一方面,很多能力训练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在长期学习过程中积累提高。如:八上新闻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学写简单的新闻,这就可以通过《班级每日新闻》的形式,结合说话训练,进行后续跟踪,既能调动学生兴趣,又可以让目标训练达到实效。 二、要善于分解训练目标 ——追求教学的层次 课堂训练要准确地把握住各部分知识结构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符合学生思维特点和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基础到变化的发展顺序去安排,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获得成功的愉快的体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第一个环节称为“拉线条”,即从情节、场景、作者心情等不同的角度梳理课文脉络,理解文章思路。 第二个环节称为“绘形象”,用一句话素描“小麻雀形象”,这是一个重要的铺垫步骤:不花大力气了解小麻雀的形象,就不可能理解到它最终会明白什么。 第三个环节称为“明重点”,为了表现作者的关切和同情,突出了哪个方面的描写内容?既紧扣课文构思特点,又深刻领会文章的内蕴。 第四个环节称为“求发散”,讨论小麻雀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明白了什么? (①人类是朋友。②弱者,只有掌握自己的命运才是唯一的出路。③越是没有活下去的希望便越要反抗。④不要幻想赦免。⑤弱者若不坚定起来,命运便会继续欺侮它……) 第五个环节称为“作引申”,教师点出课文“移情于物”的妙处,把小麻雀人格化,移情于物,含蓄地表达了“我”悟出的一点道理,也含蓄地表达出人们所应悟出的道理,为同学们阅读理解同类课文准备了一把入门的钥匙。 此五个环节层层深入,教学线索由细到粗,课文重难点巧妙地化解在各个环节之中,过渡圆润,程序严密。 再比如《新闻两则》的教学,传统教法是先用一课时,专门讲授新闻知识,从新闻的一般特点到结构组成到内容写法到语言特色,体例严谨,内容翔实,然后,再结合课文加以佐证。可是,教学实践表明,这么多的内容,一股脑儿塞给学生,就如同一见面,先给一板儿砖,把初接触新闻这一特定文体的学生,敲得晕晕乎乎的,即使后来以伟大领袖的雄伟气魄,也难以唤醒学生的神志,起到良好效果。不如把训练目标进行分解,分两步走,第一课时先处理标题和导语,抓大放小,这样处理的依据是新闻考查的常见题型主要有三类:1、拟写新闻标题;2、勾画出新闻的导语;3、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这些都说明标题和导语的重要性,因此,第一节课选点不必过多,与其遍地开花,不如集中突破,讲深讲透;第二课时,再深入研读主体,这样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传统思路。 三、努力让训练的形式丰富多彩——追求教学的灵动 课堂训练是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创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因此,训练形式要灵活有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训练的效果也“事半功倍”。 1.表情诵读活动。它着眼于朗读,其活动的最高层次为情感性演读活动。 2.语言学用活动。诸如语言积累活动,积累性忆读活动,个性化理读活动等。 3.辨析提炼活动。如文言文的语言辨读活动,智能练习活动,字词梳理活动等。 4.多角品读活动。如语言品析活动,人物评说活动,精段品读活动等。 5.课文创编活动。它着眼于“写读”,如情境式写读活动,课文集美式活动等。 6.妙点揣摩活动。对课文进行赏读,进行悟读,进行美点寻踪。 7.思绪放飞活动。就课文内容进行发散,让学生进行想象与表达。 8.扩展交流活动。引进课外资源,进行课文扩读,增加教学容量。 9.探究发现活动。组织探究性学习活动,开展课文质质疑活动。 10.微型课题活动。着眼于“研读”、着眼于学生的研究与表达开展活动。 这十种活动形式,涵盖了语文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切训练类型,丰富灵动,在教学节奏的把握上,也非常讲究过程中的动静配合,张弛有度,涉及到了课堂氛围、教学节奏、学习方式、学生心理等方方面面。 从“动静”来说,什么时候该“动”,什么时候该“静”,是有讲究的。只有“动”,整堂课学生频繁地活动;或者教师连续不间断地提问;或者一遍又一遍地朗读课文等等,教学效果肯定不佳。只有“静”,教师“一言堂”、“满堂灌”,学生静静地听;或者光动脑筋思考,不动口、不动手等等,教学效果也肯定不理想。 可以说,一堂成功的课,应该是能使学生“静”的时候“动”起来,“动”的时候“静”下来,也应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动静配合,还应该是听说读写结合、讲练结合、知行结合,在教学中巧妙地渗透综合性学习方式。 如果整堂课学生活动的次数比较多,应该在活动与活动之间设计一些点评、展示、交流等环节穿插其中。如果教师要多次提问学生,也应该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并耐心加以点评。如果要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熟悉课文,还应该注意不能仅仅在朗读形式上的变化,要在每一遍朗读之前,提出具体的朗读要求,并进行朗读讲评和指导。总之,热热闹闹的课堂氛围并不一定是“生动活泼”;平平静静的教学气氛也并不一定就“死气沉沉”。 请看余老师《口技》“朗读课”的教学流程设计: 第一次读:读得流畅响亮——人人出声,读得沸沸扬扬,形成课堂气氛并初步感知课文。 第二次读:读得字正腔圆——主要训练朗读第一段,教师示范,学生学读。这里的“字正腔圆”主要用于表现文中的气氛,为全文的朗读定下一个基调。 第三次读:读得层次分明——从理解段落层次的角度训练朗读第二、三段,同时训练学生的段落分析能力。 第四次读:读得有情有境——朗读第三、四段,老师示范,同学们体味文中情境并通过自己的朗读将其表达出来。 第五次读:读得有急有缓——这里重点朗读第四段,先急后缓,读出文中情景,读出段中层次。 这里的朗读教学要求具体,层次明朗,覆盖周全,活动充分;加上形式的变化与调控手法的运用,场面的活泼可以想见。 当然,强调训练的实效,并不意味着放弃精致的备课和精彩的教学,相反,认真备课,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是有效教学、训练的基础。毕竟,教材内容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高度凝炼,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是否深刻,对教材是否钻得透,挖得深,悟得精,才能对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做到心中有数,上起课来才会深入浅出地把知识讲到点子上,发人深省,即“一语破的,一语解惑,一语启智,一语激情” 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因此,教师要增强课堂训练意识,要培养有方,训练有术,才能做到有心教学、有序教学、有效教学。(文章来源:语文潮网http://www.yuyingchao.com http://www.yuwenchao.com)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