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研究 >> 正文 | 今天是: |
|
|
余映潮老师阅读教学“课中活动”浅析 | |
作者:曹金枝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15 | |
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收获 ——余映潮老师阅读教学“课中活动”浅析 南京市宁海分校 曹金枝 重视语文实践,重视语文课中活动,在语文活动中学习和收获,不仅易于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习得语言材料,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培养语文能力。 对于“课中活动”, 换一个角度说,课中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将老师在课堂上要做的事,化解为细腻的操作步骤,让学生去体会、去进行、去完成。它涉及到听说读写,着眼于能力训练,着眼于方法培养,着眼于知识积累,创造各种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地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 仔细阅读 (文章来源:语文潮网http://www.yuyingchao.com http://www.yuwenchao.com) 一、 课中诵读活动 这是载于《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9B中的一个课例。 教师的诵读活动设计如下: (师):美文需要美读,请大家在自己充分诵读的基础上,来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段,假如当时你就是当时的萧红,用自己最喜欢的声调、语气、感情朗读出来,甚至可以模仿作者东北口音演读。可以一人读,也可以自由结伴演读,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个性化诵读,不管你选择了哪种读法,都要根据课文内容说出设计的理由。 (屏显)(文章来源:语文潮网http://www.yuyingchao.com http://www.yuwenchao.com) 我选……一段,我想大笑着读。 我选……一段,我想呼喊着读。 我选……一段,我想手舞足蹈地读。 我选……一段,我想忘乎所以地读。 我选……一段,我想诗意深情地读。 我选……一段,我想用撒娇的语气读。 我选……一段,我想满怀欣喜地读。 我选……一段,我想用充满好奇的心情读。 我选……一段,我想自由惬意地读。 我们两人选……一段,我们想……地读。 我们小组选……一段,我们想……地读。 …… (师):若我来读这一段,我会用大声呼喊的方式来读,因为我认为,当时那个生在地主大院里饱受压抑和冷漠的小女孩,只有和祖父走进后花园,她率真的天性才得以释放,这是她的天堂。在这里,她可以唱,可以跳;可以呼喊,可以欢笑;可以撒娇,可以乱闹。这里的每个人、每株草、每颗瓜、每只蝴蝶与蚂蚱都可以自由自在的、任由自己的天性生长,所以我想呼喊着来读,将小女孩所有的不快统统抛到九霄云外去。 (师呼喊):“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学生踊跃试读,气氛活跃。 …… 这个课例中诵读活动不仅仅是活跃课堂和调动学习的学习热情,也不仅仅是课堂教学中的穿插,更重要的是它让学生充分地占有时间,学生在自我诵读设计中就有了对课文个性化的理解,然后在把这种理解通过演读表达出来。在读中弄懂,懂了之后再读,学生在读中读出了诗意,读出了情感,读出了个性,对这段文字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师将自己精心钻研教材的体会变为一种教学思想,在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的同时,使得这节课教学环节上简化、内容上深化、方式上美化。 (文章来源:语文潮网http://www.yuyingchao.com http://www.yuwenchao.com) 二、 课中读写活动 “读写结合”是课标初中语文教材最重要的编写思想之一。语 其实教材中有大量精美的读写材料,值得学习借鉴。语 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为例,在以“找看点”为延伸点,带领学生进入课文以后,读写活动是这样设计的: (师):现在我们要进行的活动就是读一文写多文,读长文写短文,大家都来写。写作的角度:(屏显) 可从概括内容的角度写;可从说明事物的角度写;可从描述事物的角度写;可从抒发情感的角度写;可从表达感受的角度写;可从欣赏语言的角度写;可以用自己的话语来写;可以重点利用课文中的某个片段进行改写;可以自由地组合课文中的文句来写。两个要求:第一,请你根据课文自选内容,自由命题;第二,“献”出自己拟的小作文题目。 (师):我先示范一下,我的标题是“美丽的罗布泊”,那么我的角度就是写美丽的罗布泊,然后把关于美丽的罗布泊的文句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感悟。 (学生各自思考) (生):我想写的题目是“胡杨的呼唤”。运用象征手法,以胡杨的口吻讲述:以前我是多么的美丽,被人们称为生命的象征,后来遭到人类的破坏,我又变成了什么样的,接着写我对人们的呼唤,以及我希望人类怎么保护我们等。 (生):我的作文题是“记忆的美丽”,罗布泊在人们的记忆中是非常美丽,然而经过岁月的变迁,它变成了一个非常恐怖的戈壁滩。我就是要以记忆中的美丽和现实当中罗布泊的一些现状来进行对比,从而对比出罗布泊的惊人变化,以唤醒人们保护罗布泊和环保的意识。 ……同学踊跃发言…… (师):同学们都有了自己的小作文题,我来展示一下(大屏幕显示) 1、美丽的罗布泊 2、这里曾经有过…… 3、“我”眼中的罗布泊 4、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 5、话说胡杨 6、死去的胡杨 7、一株胡杨的独白 8、说说塔里木河 9、课文中的“水” 10、课文中的数字 11、课文中的忧患意识 12、悲剧并没有止住 13、说说“问题出在近30年”中的“”问题 14、四个“盲目”用得好 15、我喜欢课文中这样一句话 16、《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内容简介……同学们根据自己选定的题目开始写作,时间是10分钟。 (学生开始写作,老师巡回指导) 学生写后的交流极为精彩,不再这里一一呈现。 本案例中的课文小作文,即读写活动的设计,极为独特新颖,活动充分利用课文这个语言载体,从课文本身出发。老师以“拟题献题”的方式,巧妙引领学生深入文本研读课文,在理解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又进行创造性的“再表达”。学生从自主提炼小作文题,再根据小作文题提炼课文内容,组织语言完成课中小作文的写作,整个过程学生都在非常扎实的读写活动中进行着语文学习。这样活动设计使学生的学习完全由被动变为了主动,既深入了文本,又走出了文本。 在《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教学中, 组织同学们就课文内容进行不同层次的“写”。 ①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写“一句话人物素描”。 (竺可桢,孜孜不倦地在气象研究的领域跋涉的卓越科学家。) ②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写竺可桢墓志铭。 (到他光辉的一生结束时,才同他心爱的科学研究分手。) ③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写竺可桢纪念词。 (细心的观察,翔实的纪录,深入的研究,科学的著述,情系物候的研究,将毕生精力奉献给气象科学。他的研究成果,在今天以至今后,都会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中长久地放出光彩。) ④从课文中找出论据,并给论据配以能够支撑的论点。 ·23年如一日,到北海公园观察物候——持之以恒,才有成功的希望。 ·钢笔式的温度表不知磨坏了多少外衣口袋的盖布——滴水能穿石,铁杵能磨针。 ·70多岁还到野外考察;临终的前一天,还坚持作气象记录——执着的追求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83岁高龄,取得科学上的新成就——科学探索无止境。…… 这个案例中的读写活动设计表现出层层推进的教学思路。教师巧妙地利用教材本身含有的材料,充分地反复地利用课文,对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训练,进行大量的思维训练。教学的过程中产生了四种效应:第一,学生思维活跃;第二、课堂场面活跃;第三,加深了对课文的钻研、理解。第四、教给了学生“创造”的角度,培养了学生“创造”的意识和兴趣。 同时也启示我们:在设计读写活动的时候,必须打开思路,想得开阔,想得新颖,想得长远,学会多角度地利用课文。 好的课中读写活动融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于一体,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写作的契机,更是通过这样的活动牵动着学生自读教材、欣赏教材、综合提炼教材的能力,也牵动了学生的写作、表达、交流、独立分析教材的能力。 三、 课中品说活动 品说活动是一种最能让课堂教学生动起来的活动,也就是说说品品,品品说,边说边品,边品边说。是一种有较大的“说”的“量”和较多“品”的“点”的课堂活动。多姿多彩的“说”与“品”的活动渗透在课堂语文学习之中,既避免了以往以教师大量讲析为主的传统授课方式,极好地活跃了课堂气氛,从长远来看它很有助有学生交谈、发言、演讲、鉴赏等多方面语文能力的形成和优化。 当然品说活动的设计,教师要引导学生把理解、想象、分析、品评的眼光投向课文的深处、细处、美处,它需要科学而充满艺术性的指导,在这方面余映潮老师也给我们做出了极好的示范和榜样。 1、在教学《云南的歌会》一文中,当讲到“这篇文章的生活多么有趣啊!”时,老师要同学们以“课中之最”为话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举例说说文章的生活是多么有趣。老师给学生例举了几个例子。课文风采,如: 最……的风俗 最……的场面 最……的衣饰 最……的歌师傅 2、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当要研读第二部分“船上相遇”内容时,余老师让同学们讨论八个小话题,要求学生自选一个话题,就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八个话题是: 1、于勒的“称呼”欣赏 2、巧合让故事如此美丽 3、说说若瑟夫的“看” 4、文中的景物描写欣赏 5、千姿百态的“说” 6、神态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 7、课文中的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8、船长形象欣赏 3、这是马军老师教学《过故人庄》的一个教例(见《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5期P7)。 品读诗的意境时,老师这样提问: ⑴(师):同学们,透过诗,你们看见了什么? (有的说:我看见了青青的山,绿绿的地,清清的溪水和金灿灿的菊花。有的说:我看见了谷垛堆堆的稻场,郁郁葱葱的菜地。有的说:我看见了村民们。有的说:我看见了捉迷藏的孩子……) ⑵(师):同学们,透过诗,你们听见了什么? (同学们的兴致更高了:我听见鸡在叫:“喔!”“喔!”鸭子“嘎!嘎!”……我听见诗人与朋友在举杯祝福……) ⑶(师):同学们,透过诗,你们闻到了什么? (同学们纷纷发言:我闻到了稻香!我闻到了菊花香!我闻到了泥土香,我闻到了大自然的清香……) ⑷(师):同学们,透过诗,你们感受到什么样的情? (朋友的热情……诗人与朋友之间纯朴的友情……诗人喜爱大自然的心情……) 在以上的三个案例中,我们都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教师变换了“讲析”的角度,满堂讲、满堂问的现象不复存在。为了完成这些说品的内容,学生不得不仔细得研读课文,仔细推敲和精心组织自己的语言来进行表达。可以说品说活动中的每一个话题都形成一次长时间、大面积、深层次的阅读活动,都引领学生尽力抵达无限广阔的思维空间,都激发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阅读个性,充分拓宽了课文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在这样的说品活动中,既充分而科学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与空间,充分尊重和发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说起来、品起来。同时在教师艺术的引导下,同学们在这样的活动中自主的有创见的学习,也是在编织着优美的教学风景,不仅会达到“细腻深刻”的学习要求,而且由于说品视点的变化也会给课文立体的动感。 (文章来源:语文潮网http://www.yuyingchao.com http://www.yuwenchao.com) 四、 微型话题活动 所谓“微型话题”,就是课本中、课堂上有目的、有抓手的探讨性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微型话题”活动,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自读自悟、切磋讨论而形成看法,同时又便于课堂交流,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生机勃勃。 如余映潮老师著名的课例《小石潭记》中的“微型话题”: 课题“小石潭记”四个字,字字在课文中都有“文章”,我们可以分别从“小”的角度、“石”的角度、“潭”的角度、“记”的角度来“说话”。 1、让我们来对《小石潭记》说品析与欣赏的话,话中要带有“小”字,如: •课文第一段移步换景,写小石潭的发现,写小石潭的形状特征与潭岸的景致。 •第二段定点特写,描写潭中小鱼和清清的潭水。 •第三段由近及远,描绘了小溪的曲折,给我们留下了想像的余地。 •第四段环视四周,写小石潭环境的幽深寂静和作者心境的孤寂悲凉。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景物的小巧清秀。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给人一种清凉之感。 •潭中小鱼“影布石上”,可见潭水冰清玉洁,清澈透明。 •小溪水声清脆,水色清亮,“明灭可见”,消失在远方。 •文中之景就像小小的盆景那样玲珑雅致,充满了诗情画意。 2、让我们来对《小石潭记》说品析与欣赏的话,话中要带有“石”字。如: •小石潭的奇妙之处在于“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甚,为岩”写出了潭边奇石的千姿百态。 •“全石”“卷石”等是明写石,“闻水声,如鸡佩环”“其岸势犬牙差互”是暗写“石”。 •“如鸣佩环”写出了水击石声的清越。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成的优美形态。 •“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着水的清澈透明。 •“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还有坐在石上的清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 3、让我们来对《小石潭记》说品析与欣赏的话,话中要带有“潭”字。如: •课文分层描写了潭石、潭水、潭岸青树、潭中游鱼和潭外小溪,并以水、石、鱼为重点描写对象表现了小石潭及其周围清幽秀丽的风景。 •流水声“如鸡佩环”,潭边有“青树翠蔓”,这是有声有色。 •潭石是静静的,青树翠蔓是蒙络摇缀的,是参差披拂的,这是有动有静。 •作者借鱼写水,写了清澈的潭水而全然不言及清澈的水,这是有实有虚。 •“潭中鱼可百许头”,“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一幅空灵的镜头,这是有光有影。 •写了潭水后又“潭西南而望”,写小溪的“不可知其源”,这是有近有远。 •潭上“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从外界写到内心,表达了作者谪贬后的孤寂凄清的失意心情,可谓触景生情,有景有情。 4.让我们来对《小石潭记》说品析与欣赏的话,话中要带有“记”字,如: •这是一篇游记。 •这是一篇记游的文章。 •文中有记事,有描写,有抒情,文笔精到,用语清雅,充满了诗情画意。 •作者记事写景文笔精美,一处一景,一笔一景,有时甚至是一词一景,景物幽美清新。 •文中最后一段交代了同游的人,以示纪念,并使全篇游记完整。 •文章结尾的记叙中写到仅有亲友数人跟随消遣于山水之间,这是何等清冷,何等寂寞!世态炎凉之感,自在言外。 还可设置的话题有: ·小石潭”的“秀” ·《小石潭记》中的“近与远” ·《小石潭记》中的“色与光” ·《小石潭记》中的“动与静” ·《小石潭记》中的“虚与实” ·《小石潭记》中的“景与情” ·《小石潭记》中的“乐与凄” ·《小石潭记》中的“镜头与画面” ·《小石潭记》中的“对比与烘托” ·《小石潭记》中的“观察与描叙” ·《小石潭记》中的“语言美 ·试用绘画的语言评点文中的一段话 ·试用摄影的语言评点文中的一段话 ·试用音乐的语言评点文中的一段话 仍然是课文——萧红《呼兰河传》,微型话题设置有: 1、童趣盎然的画面欣赏 ⑴风景般的画面欣赏 ⑵大红大绿色彩词欣赏 ⑶叠音词运用的欣赏 ⑷奇特想象力的欣赏 2、错落有致的句式欣赏 ⑴花朵般的短句欣赏 ⑵长短句的组合欣赏 ⑶“就”字连用的欣赏 3、充满诗意的艺术欣赏 ⑴歌谣般的叙事欣赏 ⑵个性传神的对话欣赏 ⑶景物选取的艺术欣赏 ⑷修辞手法的艺术欣赏 ⑸文字背后的凄婉风格 …… 以上话题虽然不大,但有研究价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来任选。这样学生人人有了抓手,人人有话可说,都能深入理解和欣赏课文的语言和写法。课下还可以写成小论文的形式继续研究性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水平与表达能力。这样的微型话题活动就使得语文课不仅上在了文本里,而且上在了文本的精髓里。 值得注意的是“微型话题活动”中,教师的“课中微型讲座”可谓是别开生面,这方面 (文章来源:语文潮网http://www.yuyingchao.com http://www.yuwenchao.com) 参考文献: 1、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余映潮讲语文》(语文出版社) 3、《余映潮教例评析100例》(电子版) 4、《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9B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