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诗圃文苑 >> 正文 | 今天是: |
|
|
余映潮《历练生命》(18) | |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6/25 | |
研究名师,发展自己 余映潮 中学语文界的名师,是中学语文教学的“前沿”。研究名师的意义之一在于感受学术界的前沿,感受本学科教学理念、教学观点、教学研究、教学实验、教学艺术的前沿。 人们说,从师要“高”,名师就是“高师”。研究、学习他们的教学思想、教学风格、教学经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可以让我们少走好多摸着石头过河的路,少走好多羊肠小路,少走好多走进去又退回来的路。 所以,就提高教师素质来说,名师研究是很有效益的研究。 我曾坚持数年,研究过中学语文界非常多的名师。 在《“名师研究”法》这篇文章中,我这样写道: 很多年前,我不仅有研究胡明道老师的专题目录卡片,还有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宁鸿彬的专题目录卡片,还有对张建华、章熊、黎见明、洪镇涛、徐振维、陈钟梁、蔡澄清、陆继椿、鲁宝元等名师的研究纪录。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上海的一批名师,可以说是被我“尽收眼底”,即使是上海本地的老师也没有像我这样研究过他们。在我的读书卡片上至今还有他们的名字:沈蘅仲、何以聪、鲍志伸、周其敏、陈亚仁、戴德英、卢元、钱蓉芬、俞达珍、何念慈、潘鸿新、方仁工、吴侃、陆军、火观民、梁康华、金志浩、杨墨秋、邵愈强、朱乾坤、过传忠、冯志贤、董金明、居志良……在我的心目中,这是何等雄奇壮丽的队伍啊;在我的心目中,这是何等才华横溢的队伍啊! “名师研究”不是“名师模仿”。那样做仅仅只能学到一点点“艺”。名师研究贵在长久,贵在深入,贵在品味,贵在提炼。 在研究中,如下角度与方法都是可行的: 观摩,观摩名师的现场教学或教学录像。 收集,收集某位或某些名师的各类作品,进行阅读与探究。 收藏,收藏名师们特别经典的论述或案例,以作长时间的揣摩,感悟,品味。 评点,评点名师的教例。 摘抄,摘抄名师的名言,摘抄名师精彩的教学片断,缩写著名案例的主体内容。 跟踪,对某位名师进行长时间的跟踪研究,多角度地感受其教学思想与教学特色。 评说,对名师的教学模式、教学观点以及课例进行评论或进行批评。 提炼,提炼名师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以及他们的教学技艺之中的精华。 综述,从宏观的角度对名师的思想体系、教学体系、教学风格进行评介。 比较,或从纵向、或从横向对名师群体进行比较研究。 ……(文章来源:语文潮网http://www.yuyingchao.com http://www.yuwenchao.com) 如果你想学到真本领,如果你想成为名师,如果你立志超越名师,你就得在研究名师这条充满艰辛的道路上地走一段路,苦心孤诣,扎实深入,乐此不疲。 我研究名师的方法主要是“收集”、“综述”、“评点”。 我研究名师的理念是“广泛研究,多方吸纳,整合提炼,发展自己”。 我坚持得最好的地方是尽可能地多形成文字的书面的研究心得,这样做不仅仅是从理性上提高自己,更重要的是让自己提炼出了一些“真东西”。 我超越名师的最出乎人们预料的突破口就是在论文和课例上:大量地撰写实用性的教学论文,用大量的课例支撑我的教学设计艺术的观点。 用“大量”来表现“力量”,这或许是奋斗之路上的一条警示语。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