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映潮教艺 >> 阅读教学 >> 正文 | 今天是: |
|
|
05.人教初中语文九年级(下)第五单元教学简案 | |
作者:XHZ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11 | |
九年级(下)第五单元 XHZ 【单元教学设想】 穿越时空,走进春秋战国,触摸历史,我们便能一睹社会风云剧变,聆听诸子百家争鸣,看墨子热心救世,赏庄子机敏诙谐,明孟子治国理想……本单元所选课文均为先秦诸子散文。学习这些课文,要注重:1.加强诵读,把握文章思想观点,增进对传统文化的了解;2.加强探究,了解文章的论述方式,体会诸子散文的语言风格;3.加强积累,梳理集纳文言词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单篇教学方案】 《公输》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赏读美点,读写结合。 主要教学步骤: 1. 导入课文,简介墨子及本文背景。 2. 疏通课文,学生相互质疑解答,分类积累文言词语,翻译难句、重要语句。 3.读课文,从内容上说说对课文的整体感受。如:这是以“战争”为话题的散文;这是表现战争与和平的主题的文章;这是表现正义与非正义较量的文章;本文写的是止楚攻宋的故事;本文写的是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故事;本文写的是墨子善“辩”的故事…… 4.读课文,说说对课文的美点发现。如:①以“见”为线索一线串珠;②一波三折的故事;③引人入胜的悬念;④富有表现力的语言;⑤说理的逻辑性;⑥公输盘的“服”与楚王的“善”;⑦“九设”“九距”的略写;⑧机智多谋的墨子;⑨形象的设喻;⑩劝说艺术的妙处;⑾本文问句的作用;⑿本文的对话描写…… 5.写作训练。①根据美点发现,任选一个角度写百字赏析文。②根据人物及内容,联系现实,写300字左右读后感。③选取课文片段,进行故事扩写。 全班交流,小结。 【方案二】 教学角度:演读体会,探究技巧。 主要教学步骤: 1. 由“战争与和平”的现实话题导入课文,课件展示“墨子及先秦诸子散文”简介。 2.译读课文,疏通字词,分类积累:①生字及多音字;②通假字;③一词多义,如:“说”、“见”、“然”、“类”、“之”。 3.理清行文思路,把握文意。思考: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以墨子行踪为线索划分结构。(见公输盘——见楚王——再见公输盘) 4.演读课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的奥秘,体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①墨子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分角色朗读2~ 12段,讨论,交流:先下圈套,将公输盘置于理亏的境地,然后用五个“不可谓”批判公输盘的行为,揭示其“义”的欺骗性,让他有口难辩。 ②墨子是如何劝阻楚王的?分角色朗读13 ~ 16段,讨论,交流:以富人盗窃穷人为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楚王理屈词穷。 ③墨子是如何对待公输盘与楚王相互推诿、敷衍塞责的呢?分角色读17~22段。明确:通过纸上谈兵的模拟攻守,“九距”而“守有余”,迫使楚王就范。 ④墨子的劝说技巧表现在哪些方面?讨论,交流:一是巧妙说理(不同对象,方式不同;先发制人,保持主动;类比对比,逻辑性强);二是机智善辩;三是语言富有气势。 5.联读鲁迅《故事新编 非攻》,比较两文中的墨子形象。 《〈孟子〉两章》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比较阅读,解读文本。 主要教学步骤: 1. 导入,简介孟子及其主张。 2. 朗读训练:划出朗读节奏,标出重音,读出句式特点,读出语势。 3. 疏通字词,分类积累。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城、去、池、亲戚)、一词多义(如“以”、“之”、“利”、“拂”、“于”、“发”等)。 4. 分组译读课文,学生竞背课文。 5. 列出两文的结构提纲,然后比较:①两文的中心论点各是什么?②两文提出论点、阐述论点的方式有何异同?③如何看待“人和”、“得道”及“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当今社会有何现实意义?④从“人和——治国”到“人才造就——国家治理”可以看出孟子怎样的治国理想?⑤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理由,写成百字读后感。 6.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小结。 【方案二】 教学角度:学法指导,拓展积累。 主要教学步骤: 1. 导入,简介孟子。 2. 集中研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①指导朗读,划分节奏。②积累词语,译读课文。③研读课文,思考: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怎样逐层展开论述的?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讨论,交流。 3. 指导自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①划分朗读节奏。②翻译重要语句。③用议论文要素分析并批注课文。④收集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相关的名句,如“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等。⑤收集可以证明这一道理的事例,如“卧薪尝胆”的故事、阿拉斯加自然保护区的鹿与狼共存、青蛙在温水中被煮死、李自成招致失败等。交流,积累。 4. 背诵课文,片段练习:也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鱼我所欲也》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语文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主要教学步骤: 1. 读课文,学生分组编写练习题(字词辨析、句式默写等)。 2. 读课文,学生自编本文修辞手法一览表(比喻、对比、排比)。 3. 读课文,编写有关“舍生取义”的名言警句集锦,由课内到课外,编制卡片。如: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夏明翰——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 4. 读课文,查资料,整理出自《孟子》的成语、俗语,编制卡片。如:缘木求鱼、明察秋毫、寡不敌众等出自《梁惠王》;事半功倍、出类拔萃、怨天尤人出自《公孙丑》等。要求注明出处、引用原句、释义或造句。 5. 读课文,查资料,收集有关孟子的故事,联系学过的课文,写“我心目中的孟子”。 6. 网上搜索,收集“舍生取义”的人物和故事。 7. 以“义和利”为话题,组织一场辩论。 【方案二】 教学角度:以读贯穿,训练学生的研读能力。 主要教学步骤: 1. 朗读课文。①注音,标出通假字,读准字音,读顺语气。②划分朗读节奏,标出重音,读出抑扬顿挫。③划出排比句、对偶句,感受句式美,读出音韵美。 2. 译读课文。学生借助资料,小组合作,翻译课文。教师出示难句、重要语句,全班翻译,读懂课文。 3. 研读课文。①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②本文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来论述的?③“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指什么?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④“行道之人”与“乞人”的事例归入上一段是否更合理? 4. 赏读课文。①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有怎样的作用?(比喻、对比、排比)②联系学过的课文,说说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警句迭出,富有哲理;句式工整,气势磅礴;善于说理,逻辑性强;手法多样,有极强的感染力等) 《〈庄子〉故事两则》教学新点子 【方案一】 教学角度:改编课文。 主要教学步骤: 1. 由庄子故事导入课文,激发兴趣。 2. 自读课文,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教师出示参考译文,学生对照分析自己译错的语句及原因。 3. 理解课文,学生自己设计思考题,全班交流,教师引导集中讨论:①“鹓鹐”、“鸱”各比喻什么?②庄子讲鹓鹐故事的用意是什么?③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④在你看来庄子是一个怎样的人? 4. 改编课文:①扩写第一则故事。②将第二则故事改编成课本剧(补充故事情节,提示人物的表情、动作、心理等)。 5. 学生交流,评点,积累。 【方案二】 教学角度:讲述故事。 主要教学步骤: 1. 由庄子与孔子、孟子的比较导入课文。 2. 学生读课文,疏通字词,相互提问落实。小组合作,学生复述故事,全班交流。教师出示参考译文,学生分组,一组逐句读原文,一组读对应的译文,然后交换,意在读懂文意。 3. 学生批注课文,相互质疑,集中讨论:①庄子讲鹓鹐故事的用意是什么? ②庄子坚持认为“出游从容”的鱼儿很快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③ 庄子与惠子在思想、性格、气质等方面有何不同?(如庄子清高自守、心境旷达、情趣高雅等;如后一则一巧辩,一力辩;一尚美,一求真;一超然,一拘泥等) 4. 教师提供一些庄子白话故事,学生网上搜索相关资料,举办“庄子故事”故事会,如庄周梦蝶、庄子钓鱼、庖丁解牛、浅井之蛙、丑女效颦、探骊得珠等,体会庄子的思想及其语言风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