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研究 >> 正文 今天是:
短文长教:新度、厚度、力度——余映潮教学赏析100篇(017)
作者:郭志明 文章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2年4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11/5

短文长教:新度、厚度、力度

——由余映潮、王君老师执教的两篇短文引发的思考

文章作者:郭志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24 2012-5-21 9:40:52 

  长文短教,许多语文教师不懈地研究,孜孜地探索,也形成了独特的教学路径。可短文长教呢?初中语文教材中,篇幅短小的课文也占了一定的比例,那些古代的诗词曲文,现代的应用类、童话寓言类作品等,字数少,结构简,作品的题旨相对比较单一。一般的教师在教学这类文章时,也尽可能地精心备课,努力扩大教学容量,细嚼慢咽。但也有一些教师比较随意:或漫不经心,拉长教学的时间,降低了教学的效率;或用一半的教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其他时间则让学生去进行漫无目的的思考和联系;或一堂课教几篇,既让课堂显得零碎、缺少整体感,更制约了学生对作品内容和技法全面而深刻的把握。
  我们经常说浓缩的都是精华,短文虽短,但五脏俱全,而且往往有超群脱俗之处。如何短文长教、浅文深教,把这些文章教得有滋有味,让学生能在短文的学习中同样真正获得语文的滋养,这也很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去关注,去研究,去探讨。参加第二届全国中学语文名师成长论坛,有幸聆听教育名家余映潮执教《赫尔墨斯和雕像者》、青年名师王君执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有豁然开朗之感。基本的想法是:短文长教,不能只从形式上作过多的思考,诸如扩充教学材料、延长教学环节的时间等,而要紧扣教材,在教学对象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教学内涵的延伸和挖掘、教学方法的丰富和有效等方面多作研究和探索,力求短文教学更富有内蕴,更充满魅力。现结合这两堂课,就短文长教如何实施,谈几点想法:
   一、独特视角独特设计独特课堂的呈现
  短文教学不能令人兴奋,不能充分彰显出文章的精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类文章体裁一般比较特殊,教学者被文体的属性所左右,不能以独特的视角去审视课文,而是停留在课文的文字表面,按照常规的思路去阅读、去理解、去分析,常常发现不了作品的独特魅力,又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路径,所以教学设计流于世俗,课堂流程呆滞,自然也激不起学生的兴奋。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则消息,全文只有600字左右。一般教师教这篇课文,常常这样定位:了解新闻的有关知识,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理清文章层次,体会文章准确、简洁的语言;体会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情感,感受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气势和一往无前、压倒敌人的大无畏精神。这样定位不能说不正确,但暴露出教者对作品的理解比较拘泥,比较表面,所以教学设计时就满足于对作品思想意义和体裁特点的浅表理解,角度不新,结构呆板,表现出来的教学流程按部就班,教学无波无澜,也就体现不出文章的魅力,学习效果自然也会受大影响。王君老师教这篇课文就让人眼前一亮:在让学生做了简单的热身运动——听读,找到提示中路军西路军东路军的词语,理清层次,读准词音句读,初步感知新闻的结构和语言特点——之后,将课堂教学设计定位在让学生接受挑战上,一堂课形成三个教学板块:提出为什么把东路军放在最后说的问题,引导学生体会新闻的结构安排很讲究;拎出一组词语让学生细细体悟,提醒学生新闻的语言很讲究;将课文导语部分与注释比照着读,让学生反复读课文中带的句子,比较有的不同效果,促使学生明白新闻的滋味很绵长。学生完成这三个挑战,也就真正理解了课文所内蕴的结构魅力、表达魅力和情感魅力。整堂课,教学内容丰裕,学生投入紧张,课堂氛围热烈,避免了教学新闻这类体裁可能出现的枯燥、无聊。
  精彩的教学呈现源于王老师独特的教学设计,而这种设计又源于她审读课文的独特视角。新闻怎么读、怎么教?在把握文体基本特点的基础上,还要结合具体的文章,看它在结构、语言、技法上的独特之处。设计教学,既要注意依体而教,更要讲究依文而教,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既能掌握体裁特点,又能领悟作品的独特魅力。王君老师正是这样,她以独特的解读文本的视角,读出了作品的精妙;教学设计不步他人,而以蹊径独辟的匠心为学生设计了三个挑战,教学流程就是学生面对挑战、应对挑战、完成挑战的过程,教学呈现那样的新颖、有致。一篇应用类型的短文,王老师教得那样饱满,那样波澜起伏、有序有致,学生又学得那样得趣得理,有滋有味,有感有悟,有情有法,有独特的发现。这种短文长教的功底正是我们许多语文教师所缺乏的,而具备了这样的能力,短文才能教得滋味漫长。
  二、拓宽内容拓深题旨拓展阅读的空间
   课文是语文教学的起点、原点。一篇短文,相对来说,这个显得比较小。就,我们的课堂教学会显得拘谨局促,撒不开去,显不出语文教学的大气。而如果能由延伸,掘深下去,漫溢开去,实现有效拓展,教学的就会连成线,教学的容量就会扩大,教学的内涵就会丰盈,教学的空间就会显得无比广阔。
  这个应该怎么拓?高明的教师在这一点上往往会充分显示出他的聪明才智来:他们或从内容上拓展,体现出教学的广度;或从写作技巧上拓展,体现出教学的厚度;或从题旨上拓展,体现出教学的深度……这样,文短而蕴藏丰富,短文长教,学生所接触的阅读空间就扩大了,所接受的语文滋养就丰厚了,所面对的语文世界就立体了。余映潮老师教学《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就让人叹服其深厚的功力。这篇课文只有200字左右,是一篇典型的短文。教学中,余老师看似不经意间,其实是颇具匠心地进行拓展,由体裁带学生去了解寓言,了解寓言的体裁特点;由作品出处带学生去了解《伊索寓言》,了解《伊索寓言》的主要内容;由结构特点带学生去了解·亨利式结尾,了解·亨利式结尾的代表作品和结尾特点;由作品技法带学生去了解韩愈的《马说》,了解《马说》这类作品共同的表现手法。教学中,这种联系是非常自然的,是有机的,一点不牵强,丝毫不做作。一篇短短的寓言教学,余老师给学生打开了一扇阅读和写作的窗。这是一扇多么美妙的窗呀!余老师是一位智者,向孩子们轻轻地招着手,就把孩子领入了无比广阔的天地,在这片天地里接受阳光雨露。这种高明,让人叫绝,令人叹服。
  王君老师倡导青春语文,她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显出的拓展功夫很独特: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她不断地向学生展示与课文有关的课外内容,如毛泽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沁园春·雪》等,另一方面,不断地激发学生为人民解放军的雄伟气势所振奋、为国民党军队的不堪一击而欢呼的兴奋之情,整个课堂教学的流程既有文的丰满,又有情的涌动,使语文课堂不只是教的课堂、学的课堂,更是情文并茂、和谐共振的课堂,学生动乎情、形诸声、会诸心,课堂教学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三、细嚼字词细读语段细品作品的技艺
  都说短文章更能见功底,事实上,优秀的短文,其作者往往是很用心思的,一字一词,一句一段,作者都是精心锤炼、用心锻造。所以短文教学、短文长教,就一定要带学生沉入文章的字里行间,用脑揣摩,用心体悟,以获得语文滋味的漫长。在这一点上,两位名师都彰显出精妙的功夫。王君老师教《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她的文本细读的路径体现在向学生展示课文中那些精妙的词语、精妙的语段,带着他们去细细品味、比较,以感悟其极强的表现力,以及由此显现出来的作品所内蕴的气势。
    其方法一:着眼整体,找出课文中反复出现的一个词,列出课文中所有的有的句子,让学生反复朗读这些句子,一气贯穿地读这些句子,辅之以视频图像,学生渐渐地体会贯穿全文所蕴蓄的自信自豪的情感和一往无前一路高歌的气势。
  方法二:着眼重点,找出重点语段,朗读后让学生自己去体悟语段中那些极富表现力的词语。我东路35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王老师让学生们找出语段中同时同日较为整天一切等词语,让大家体会在消息这种应用文体里词语的形象,以及透过字面表现出来的作者的一种独特情怀;找出歼灭击溃控制占领切断封锁等词语,让学生体会词语所表现出的力度和气势。
  方法三:着眼比较,让学生把上述语段中诸县改成等县,将业已切断改成已经切断,体会文句的气势和文白相夹所创造的独特的韵味。将导语中“1000余华里的数据和文章注释里“500余千米这两个数据进行比较,体会作者所用词语更强的表现力。在王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不再是浮于表面的理解字义词意,而是悠游于字词之间,尽情地享用祖国优美文字的曼妙,尽情地汲取这些文字所表现出的意蕴,而短文也就显现出它无穷的张力。
  余老师教学《赫尔墨斯和雕像者》,他的文本细读功夫更多地体现在学生主体功能的发挥上,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是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找相关的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感悟作品的妙处。比如他教学的第一板块文意把握训练,在学生用讲故事的口吻诵读课文以后,他让学生提取这则寓言中的关键信息,找出四五个关键词语,学生分别从表人物的、表原因的、表过程的、表结果的等角度,找出赫尔墨斯尊重值多少钱白送等,通过对这些词语的咀嚼,学生一下子就理清了情节、搞清了人物性格特征、明白了故事寓意。让学生把这五个词连起来说一句话,又提醒学生归纳文意的方法,学生深深得益;二是让学生用自己的词语进行概括,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创造的能力。比如他教学的第四板块表达技巧浅议,就是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自我思考,自由发言,用自己认为最恰当的词语评价本篇在写作上的技艺。有学生说是以神喻人,有学生说是对话流程,有学生说是讽喻手法,这些既切合文意,又闪烁着学生思维的火花,其教学效果绝非常规意义上的懂了、会了、理解了,而是能了、发现了、形成了
  四、增高密度增大强度增加学生活动的力度
  就课堂教学的效果而言,不管教什么样的文章,不管课文的长短如何,都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活动起来,并努力使他们的活动有密度、强度、力度、效度。而短文长教,则要在这些方面作进一步的强化,让学生的活动最大化、最强化,从最短的文章中获得最大的收益。一旦学生成了课堂上最活跃的因素,那再短的文章也能拥有最大化的空间。余老师教学《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就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这一点。
  《赫尔墨斯和雕像者》,就这么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余老师把课上得饱饱满满,学生的活动也是非常充分,听课者明显地感觉到余老师在强化学生活动方面的非凡功力和所下的功夫。整堂课以训练为主线,把短文的教学分成文意把握训练、层次分析训练、人物评价训练、表达技巧训练四个板块,每个板块十分钟左右,一个板块结束马上进入另一板块的训练,整堂课既有序又紧张,节奏推进很快,训练密度很大;在各板块的训练中,余老师不是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让学生动起来,而是注意指向所有的学生,让学生高强度地活动。比如第二板块层次分析训练中,教师在提醒学生注意从故事的角度去分析以后,学生马上进入小组讨论状态,然后推出代表表达了不同的思考。对这些思考,余老师一一点评,粗心的提醒他们细致,误读的提醒他们正读,理解片面的提醒他们全面理解。过程中,全体学生在阅读,全体学生在思考,全体学生在关注,全体学生在辨误中领悟……在此基础上,介绍最常用的层次分析方法——概写、细写。不止于此,余老师还引导开去,让学生试着按开端、发展、高潮与结局的顺序分析故事的情节结构,这更扩大了这篇短文的教学视域,让学生尝试高端的层次分析方法。从这一板块的训练来看,所有的学生都在训练,学生的训练不仅密度高,而且强度大,给学生带来的刺激自然就很强,效果也就更好。我们很多的语文教师平时也在让学生活动,也注意课堂教学以训练来贯穿,但跟余老师比,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猛烈性,学生没有强烈的震感,仿佛温水煮青蛙,自然效果不佳。板块教学是余老师课堂教学的一大特色,但余老师决不是为板块而板块,而是每一板块的训练都有精心的设计,都要让学生从不同的侧面去感知作品、品读作品、领悟作品,并且学以致用,通过学习让学生掌握某一方面的独特的能力。像第三板块人物评价训练中,余老师让学生用四字短语或成语来评价赫尔墨斯这个形象,在大家充分发表意见以后,余老师高度评价了学生这种评价的能力,并且在屏幕上展示出一条高考语文试题,这就一下子让学生们感到自己的训练与考试的关系,与能力养就的关系,不仅激发了热情,同时也切切实实是语文能力的增益。应该说,余老师课堂上所设计的语文活动,是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活动,是真正有力度、有效度的活动。这种活动之于学生成长的意义不仅是非常显性的,而且是非常持久的。不断地巩固与增益,会让学生的语文水平达到难以描述的高度。
  短文长教,当然还有很多的方法,比如可以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堂上以读引写,读写结合;可以运用比较的手法,引进一篇课外短文,与课文比照着教……两位名师的课引发了我一些思考,愿这种思考带来更多的探究。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