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研究 >> 正文 今天是:
听余映潮《行路难》——余映潮教学赏析100篇(020)
作者:程少堂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3/12/5

语文潮  

听余映潮《行路难》有感

 

程少堂

(堂按:2009429日,余映潮老师在罗湖外语学校讲示范课《行路难》,几位中语界名家也在罗湖外语学校参加活动。余老师课后是评课环节——对罗湖外语学校几位老师上午的课进行评课。罗湖外语学校请了速记公司的专业速记员进行现场速记。以下是我主持评课的开头语。在我讲这些话的过程中,现场气氛活跃,出现多次笑声。)

 

程少堂:感谢余映潮老师的讲课和报告!

下面请评课专家到台上就座,有请陈钟梁先生、顾之川先生、甘其勋先生、王土荣先生!

我首先利用主持人的特权,谈一谈我听余映潮老师讲的李白《行路难》这堂课的感受。

余老师的课我听得不少,去年下半年,也是今天这个地方,我们请余老师给深圳的语文老师讲了一堂课一个报告;去年的去年,(笑声)余老师也到深圳讲学;去年的去年的去年,(笑声)我们请余老师在锦绣中学给深圳市初中语文老师讲示范课和讲学。余老师的书我也读得很多。我刚调到深圳的时候,有一天,我不在办公室,有一位不知姓名,也不知性别的老师,(笑声)放一本书在我桌子上,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谁,但是书是余映潮老师题赠给我的。我记得我刚做深圳市语文教研员的时候,经常看余老师的这本《课例品评一百例》,因此余老师是我的老师。今天余老师这堂课的讲法,是用他的板块教学法,吟诵,美句感受,难句欣赏,三个板块,我看大家听得很专注。

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宁娜》的开篇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我仿一个句:幸福的课堂都是相似的,不幸的课堂各有各的不幸。(笑声)余映潮老师的这堂课当然是让学生、听课的老师感到快乐幸福的一堂课,所以我们有共同的美的感受。

余映潮老师在全国语文界的极其广泛的影响,我个人觉得,主要来自于他鲜明的教学个性,但是这种个性又很适合语文老师特别是年轻语文老师学习模仿。我总是想给余老师打个比方,我想,他大概类似于唐代的一些大诗人群体当中的白居易,也类似于我们当代科学家里面的高士其。我们教学研究界是比较缺乏余映潮老师这样的人物的。我不知道这样的人物是不是五百年出一个,(笑声)但是中语界五十年以内难以产生像余映朝老师这样有特殊影响的人物,这点我可以肯定。余映潮老师不是凭着高深的理论来征服听众,他的影响主要来自于课堂教学的实践。

另外,余老师的课操作性很强。听余老师的课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道也是有形的,或者说是无形和有形的统一。

听余老师的课,就我个人来说,会让我产生很多灵感。李白的《行路难》这首诗我们小时候也背过,我也很喜欢这首诗,我在很小的时候曾经用过一个笔名,就是从这里来的,叫乘长风,后来长大了就不喜欢用了。可能是年龄大了,重读这首诗我有很多新的想法。我们的初中语文教材——教材的主编顾之川博士现在就在台上——认为这首诗总的基调比较积极、乐观,但是我读的时候,我觉得也许是这样,也许不是这样。什么叫诗人?我的定义是,所谓诗人,就是特别敏感,特别多疑,特别容易冲动,特别容易走极端,特别容易消极,特别容易自杀,特别容易杀人的一种人。(笑声)好的诗人都有浪漫色彩。从浪漫主义来说,有积极的,有消极的。我们回想一下大学时候学的中外文学史就会发现,诗味特浓的诗人大都属于消极浪漫主义,或者有点消极成分。反过来说,诗写得好的诗人,人生观、价值观有时候都是比较消极的,或有不少消极成分。很积极的好诗人是不多的。毛主席写的一首好词《沁园春•雪》,其中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我不知道教材为什么要我们老师读成“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zhao)”,为什么不能读成“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chao)?毛泽东内心的意思,可能不是“数风流人物,看今天早上或看今天”这样积极这样没意思,毛泽东内心很可能是“数风流人物,还要看我这一朝(chao)”,看我这一朝代;或者是“数风流人物,还要看我老毛” (笑声)——如果是这样,就比较消极了。

我的体验是这样的:就李白《行路难》这首诗来说,拔剑四顾——他拔剑干嘛啊?他是不是想吃水果要用剑削水果啊?(笑声)不知道。拔剑四顾,如果一念之差,弄得不好就会杀人或者自杀。我感觉到这里李白把剑拔出来了,想做什么,但是决心不是很大。(笑声)说这首诗充满理想,我觉得这是比较传统的一种讲法。也许有其他讲法。我们觉得,用不同的节奏处理相同的一段音符或文字,会产生极不相同的抒情效果。比如我们中国人都熟悉的国歌,大家听我用正常的速度哼一遍(示范哼唱)——很激昂是吧?但是,如果换一种很慢的节奏(示范哼唱)——不一样吧?像哀乐吧?诗歌,我想也有这个问题。行路难,行路难,教材凭什么在两个“行路难”后打感叹号呢?这很可能是教材编者的误导。我举个例子,我们平时常常说“难啊难啊”,但是我们说“难”的时候,很少像今天同学读的那样激昂慷慨,我们平时说难啊,真是难啊,都是很低沉的,很少喊得很高的。当然李白喝了酒,可能喊得高一点。(笑声)但是,读低沉一些,也许就是另一种意境,我示范一下,我用缓慢低沉的声音来处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不一样吧?后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也不一定是积极的,什么是“云帆”啊?我怎么觉得这是政治上失意后的李白,想云游四方呢?特别是“沧海”二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沧海”有时是暗喻出家,所谓沧海红尘,孔子大概也有过这念头,所以才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说法。

另外,我还想到关于用典和比喻的问题。今天余老师重点讲了用典和比喻。关于比喻,我想,李白为什么用这个比喻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为什么要用黄河太行打比方呢?奥秘也许是: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失意后的李白,做个仁者也不可以,做个智者也没门儿,苦啊。另外,这个比喻中的一河一山,是不是能让我们想到“山河”或“河山”?像古代许多一流文人一样,李白也有“兼济天下”治理“山河”的远大革命抱负,但是,他失败了。我是这么理解的。

关于用典。为什么要用典?刚才余老师讲了,功能是避直就曲。但是,写作为什么要避直就曲?中国是一个重视传统的民族,文人喜欢用典始终是重视传统的一个表征。那为什么用典就避直就曲呢?为什么避直就曲就好、就美呢?我的理解是,从美学上讲,距离产生美。作者要表达的意旨和读者心灵之间的距离要比较恰当,过近了不美,过远了也不美。恰当的用典就造成一种恰当的距离。

以上我的观点是为了激活大家的思维。我开个头,乱说的。下面请在座的专家评点罗湖外语学校老师的课。语文潮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