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诗圃文苑 >> 正文 今天是:
纪念我发表了1500篇文章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9/1

纪念我发表了1500篇文章

余映潮 2014/8/30

 

20148月底为止,我发表的各类文章已有1500多篇。

2007年我退休之时,当时的报道说我已“发表中学语文教学教研各类文章1200余篇”。

到现在将近8年过去了,我公开发表的各类文章不会少于300篇;仅2013年,公布在“语文潮”网页上的有记载的发表量就超过90篇。

还有一批文章写在“语文潮”上,后来直接收到了我的著作中。

30年来,我一直在坚持写作。与别人不同的,可能就是我的坚持力与创造力。从80年代起坚持写到现在的人基本上没有了。我从写课文短论开始,不断开创新的写作内容,创造新的写作体式,近20年来,每年都够发表50篇以上的文章,专栏文章的写作持续不断。

 

我的第一篇短文发表于198410月,那时我已经近38岁了。

两年多以后,到了1986年年底,我发表的短文就已经有了15篇。速度算是比较快的:

1984.10 《多情的省略号》 《少年文史报》

1985.5  《古代人名种种》 《学语文报》

1985.10 《“以小见大”的主题深化法》 《学语文报》

1986.4  《〈分马〉中的心理描写》 《少年文史报》

1986.5  《语文教材中的“最”》   《语文报》

1986.7  《称呼 心情 心理》   《语言美》

1986.8  《〈七根火柴〉中的两段描写》   《少年文史报》

1986.9  《〈一件小事〉中的以小见大法》   《中学课堂内外》

1986.10  《悬念层叠构思法》   《语文报》

1986.11  《要学会选择课外读物》   《中学语文报》

1986.11  《〈鞠躬尽瘁〉的构思特色》   《中学生学习报》

1986.12  《〈狼〉的构思特色》   《学语文报》

1986.12  《撷取画面构思法》   《语文报》

1986.12  《〈狼〉中之狼》  《少年文史报》

1986.12  《意外结尾构思法》 《语文报》

这15篇文章,全部是千字短文,绝大多数与教材、课文内容有关,主要发表在中学生用的语文报纸上。

所以,我现在训练青年语文教师,就请他们先练习写课文分析千字短文,在两三年的时间内每个月坚持写,先打好基础,然后再图发展。

90年代起,中语界出现了一批了不起的短论作者,他们的千字文(当然也有长篇的)连篇累牍,闪耀在各类语文报刊之中。其中以湖北、江苏、安徽三省的写手最为活跃。江苏曹津源老师的作品,文质兼美、玲珑剔透;安徽莫家泉老师的作品,如涓涓泉水,有声有色。两位先生都成为了特级教师,他们的文章发表量,至少也都在1500篇以上。湖北的写手以松滋市最为活跃,不少的语文教师都能写,其中董新明、周章轼老师的短论写得最为精彩。

后来,我的短论写作加快了速度,文章主要发表在“三报一刊”上。一家是河南的《中学生学习报》,1986至2005年的20年间,我在《中学生学习报》上发表的短文或小块资料有136篇段。一家是山西的《语文报》,在《语文报》上发表文章的数量,也在百篇以上,直到现在还在延续。一家是山西的《学习报》,连载过我的80篇“方法式阅读”的短文。河南省的《中学生阅读》(初中版),几次开设过我的专栏,发表了我的几十篇“别出心裁读课文”系列文章和几十篇“读课文 学作文”的文章。

我的短论写作的最高“成就”,是于2005年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连载:

2005.03.30  《教学思路的创新设计》        《光明日报》

2005.04.06  《课堂活动的创新设计》        《光明日报》

2005.04.13  《课堂提问的创新设计》        《光明日报》

2005.04.27  《朗读教学的创新设计》        《光明日报》

2005.05.25  《语言教学的创新设计》        《光明日报》

2005.06.01  《教学手法的创新设计》        《光明日报》

2005.06.08  《教学细节的创新设计》        《光明日报》

2005.06.22  《学法实践的创新设计》        《光明日报》

2005.07.06  《课型的创新设计》            《光明日报》

2005.09.14  《教学方案的创新设计》        《光明日报》

它们一共10篇,成为一个系列,在6个月的时间内依次“出场”,被认为是中语界的一个小小的“奇迹”。

 

20多年前,我在钻研中学语文专业杂志时最美妙的发现,就是自解放以来,很少有人系统地研究大众化的教学设计艺术。在这个方面,文章发表得多一点的,只有北京市的宁鸿彬先生。后来,《语文学习》杂志于90年代开设了一个专栏,叫做《教学艺术镜头》。我则从1993年起,在湖北大学《中学语文》上开设了教学品评专栏,一共写了8年的时间,这就是我的“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如:

充分利用课文,进行语言教学——《羚羊木雕》教例评析

《背影》教学设计三例——《背影》教例评析  

板块碰撞——《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例评析 

一线以串珠——《最后一课》教例评析 

分类式课堂笔记——《〈论语〉六则》教例评析  

教学设计要弦外有音——《小橘灯》教例评析  

不落俗套——《枣核》教例评析  

课中活动充分——《过故人庄》教例评析  

诵读 品析 积累 ——《卖炭翁》教例评析  

在课型设计上进行技术创新——《卖炭翁》教例评析

抓住“难”字讲文章——《老山界》教例评析 

面对十二三岁的少年——《纪念白求恩》教例评析

思路明晰单纯——《生命的意义》教例评析

《春》教学设计集评——《春》教例评析

只取一瓢饮——《济南的冬天》教例评析

……

它们全是1500字左右的文章,全是两块式结构:先概述一个案例,然后评点它。让我的写作在质与量上产生飞跃进步的,就是这100篇“教例品评”的文章。不仅如此,我实践了人们所说的“专题研究”,在全神贯注、心有所系的状态中广泛阅读、认真寻觅、比较鉴赏、去粗取精。这8年的提炼与写作,让我终于知道了什么样的课是好课。这100篇文章让我真正走向了教研,走向了讲台,走向了教学实践,走向了最难走的道路。

最有意义的是,我的第一篇“教例品评”(《中学语文》1993年第3期)评点的是上海市特级教师徐振维老师的《〈白毛女〉选场》教学实录,评点的文字中有这样一段话:

从教者所设计的四个主问题看,这节课呈现一种板块式的课堂教学结构。每一问题,都引发一次研究、一次讨论、一次点拨。四个主问题形成四个教学的块板,结构清晰且逻辑层次分明;每个教学块板集中一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既丰富、全面,又显得比较深刻。

在这段话中,我第一次提出了“板块式”和“主问题”的教学观点,从此以后,它们就是我的研究对象,就是我的实践目标。对它们的研究坚持了20多年,一直到现在。“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这10个字,就是我的教学研究的特色和我的课堂教学特色。

 

《中学语文教例品评100篇》开创、开启了我在中学语文教学论文“专栏写作”方面的的历程。可以说在中语界,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没有专家或者教师能够在20多年内一直在创作自己的专栏作品。

我用三年的时间,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完成了《余映潮阅读教学艺术50讲》的连载。

我用了两年的时间,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完成了“语文教师的学法”系列稿共20篇的写作任务。

我又用了三年的时间,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上连载“映潮说课”30篇,现已增加篇目,结集出版,书名为《余映潮创新教学设计40篇》。

我用10年的时间,完成了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的专栏《名师讲台》80篇文章的写作任务,这80篇文章专门研究、阐释“教学细节的设计艺术”,现在已经结集出版,书名为《余映潮语文教学设计技法80讲》。

三年前,首都师大《中学语文教学》开设了我的专栏《微型讲座》,每期一篇,目标是100篇,今年的文章将要发表到第36篇。

两年前,《语文教学通讯》开设了我的专栏,专门阐释“语文教师综合素养的自我训练”问题,目标是80篇,今年的文章可以发表到第20篇。

在我所发表的1500多篇文章中,与《语文报》、《语文教学通讯》及语文报社所主编的书籍有关的,就有200多篇。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显现出我与语文报社同仁们之间非同寻常的亲密友情。

2007年我退休的时候,语文报社总编蔡智敏先生写来了长达1150字的贺信。信中有这样一段评价让我深深感动:

您是《语文教学通讯》的封面人物,《读写结合式阅读教学设计例谈》论初中阅读教学思路的创新》《要切实研究初中语文朗读教学》《论初中语文教学提问设计的创新》《分类文体阅读教学设计专题讲座》《例谈阅读教学设计的诗意手法》《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型创新》等一系列学术论文在我刊发表后,都引起了语文教育界的积极关注

光阴荏苒,往事依依,现在,我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的连载仍然像小河一样在奔流:

001《新课标论及的“语文教师”及“语文教学”》

002《理性地思考语文教学》

003《做智慧的语文教师》

004《随时把学习与思想所得变成文字》

005《语文教师的第一课外阅读》

006《读透几本学术著作》 

007《在名师的仓库里淘金》

008《经受专项研究的陶冶》

009《学会“提炼”》

010《在写作的历练中攀登》

011《定向收集,训练恒久坚持的耐力》

012《反复品析,提高课文深读的能力》

013《左右勾连,拓宽课文利用的疆界》

014 《详写教案,保证教学设计的质量》

015 《创新活动,改变满堂提问的习惯》

016 《提取资源,丰厚语文教学的滋味》

017 语言教学,需要更有力度的探索》

018 知识教育,注意随文进行的技巧》

019 《精选范文,改善作文教学的窘况》

020《了解“标准”,增加自我训练的动力》

021  文本细读的方法之一:概括文意

022  文本细读的方法之二:品析章法 

023  文本细读的方法之三:梳理字词

024 文本细读的方法之四:评点批注

025 文本细读的方法之五:精段细读

……

 

我的写作,并不限于只是在语文报刊上发表文章。

在我的个人网页“语文潮”上,也常常会出现我的短文与长文。

比如《我的“苦做”8法》《我的“巧做”8法》,其意义已大大超过了发表在报刊上的一些短文。

我曾经非常用心地给“语文潮”写过一组共40篇精致的小文章,称之为“历练生命”。

后来这组文章被华东师大出版社看中,建议我以此为一部分内容,给语文教师写一本书。

于是就有了《致语文教师》这本著作的出版。

选入《致语文教师》这本书的,一共有出自“历练生命”的20篇文章:

第一章  成长絮语

耐力是一种智慧

趁着年轻多做事

练好四项基本功

没有业余时间就没有优秀的成果

进入教学研究,永不言迟

教师的第一科研能力是提炼能力

先做好一个方面的专题研究

不同深度的磨练产生不同高度的水平

角度:创造与创新的着眼点

用自信迎接挑战

体验成长的乐趣

因为工作,所以幸福

研究名师,发展自己

不离学术,不离实践

自己训练自己

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

随时把思想所得变成文字

一定要有指标要求

教学资料与文献意识

成长规划的意义和方法

……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下面这篇文章,《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

很喜欢冰心的一首小诗:

    成功的花, 

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 

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这是一首励志的小诗,奋斗的泪泉,牺牲的血雨,突现了奋斗中的艰难。

乔叶有一篇很短的美文:《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

很多年前,在中考命题中我用这过篇文章,对它印象深刻。

  文中说:

一天,正在雪地里慢慢地走着,忽然发现: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  

  ……

而在堆满积雪的地方,雪蓬松松地卧着,平静中似乎又包含着不知名的危机。谁知道这雪下面会藏着什么呢?或许会是扎肉的钉子,或许会是崴足的石头,或许会是木疙瘩支出的磕绊,或许就是玷污了鞋子的垃圾。于是就都不去走,走的人越少,积雪就越堆越厚,就堆成了路两边神秘的疑阵和隐匿的危机。  

  于是,人多的地方就没有积雪。就多了顺畅,多了安心,多了恬静,多了平俗。多了摩肩接踵随波逐流一生无波的路人。——也于是,另外一些地方就多了不动声色的积雪,就多了尝试,多了跌跤,多了伤痛,多了冒险,也多了挖掘丰盛创意、感受奇美的舞者。  

  更多的人们还是喜欢往没有积雪的地方去走。所以,看到别人从积雪中找出那些你想象不到的宝贝的时候,不要抱怨命运不给自己成功的机会。你难道没发现么?那些人的双靴都已经被雪水润透了,而你的双靴却是那么的光洁干爽,没有一点儿历史。

也很喜欢这篇文章。

它告诉了我们生活的哲理,同样有励志的作用。

特别喜欢“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这一句。

当积雪被众多的人们践踏为结实的地面时,上面再也无法留下足迹,连原来曾经有过的脚印也销声匿迹。

但,有积雪的地方永远大面积地存在,只要你愿意去远方寻觅。

多年来,我常常是一个孤独的行者,行进在深深的积雪中,在深不可测的雪地里蜗行,摸索。

没有人踩踏过的雪原展现出纯美的境界。

深深的、美丽的积雪下面掩藏着的是神秘。

在没有尽头的雪野中前行,需要细细地甄别方向。

长时间地跋涉着,要忍耐可怕的寂寞。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的恶劣环境里,要随时在心中鼓励自己。

在皑皑的白雪中留下一串深深浅浅的足迹,无论如何,都是一次奋斗。

永远地走下去,就是永远的奋斗。

许多年过去了,我在雪地上书写了阅读教学的三要素

诵读、品析、积累。

许多年过去了,我从雪被下淘漉出了阅读教学设计30字诀:

思路明晰单纯,

提问精粹实在,

品读细腻深入,

学生活动充分,

课堂积累丰富。

许多年过去了,我在雪原里开掘出阅读教学的设计理念:

重文本,重朗读,重品析,重学法,重积累。

许多年又过去了,我终于从银色的世界里挖掘出10个晶莹的大字:

板块式,主问题,诗意手法。

……

人多的地方没有积雪,多么美妙的哲理啊。

愿世界上有更多的深深积雪的地方,于是也就:

“多了尝试,多了跌跤,多了伤痛,多了冒险,也多了挖掘丰盛创意、感受奇美的舞者”。

……

    

最近两年是我的“长篇论文”的丰收年。

特别是今年,2014年,撰写和发表长篇论文20篇,约10万余字:

我给国家教育部主管的刊物《新课程研究》写了一个8篇文章的连载,专论“什么样的课是好课”,每篇文章5000余字:

充分利用课文,有效设计学生的实践活动——“好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之一

非常重视“语言学用”的教学——“好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之二

教给方法,训练技能——“好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之三

教学思路明晰——“好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之四

课堂提问简洁——“好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之五

集中教学视点,增加训练力度——“好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之六

教材处理既要“得体”,又要“得法”——“好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之七

提高效率意识  崇尚教学技艺——“好课”的教学设计理念之八

我在《语文教学通讯》C刊上给小学语文教师写了一个10篇文章的连载,专门讲述小学语文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问题,每篇文章也是5000余字:

教材研究的“横向联读”法——教学技能培训专题讲座(1)

谈语文教师的“课文细读”——教学技能培训专题讲座(2)

什么样的课是“好课”——教学技能培训专题讲座(3)

教材处理的技巧——教学技能培训专题讲座(4)

养成提炼教学资源的习惯——教学技能培训专题讲座(5)

苦练教学设计的本领——教学技能培训专题讲座(6)

设计形式丰富的课堂实践活动——教学技能培训专题讲座(7)

板块式思路与主问题设计——教学技能培训专题讲座(8) 

崇尚语文教学技艺——教学技能培训专题讲座(9) 

做智慧的语文教师——教学技能培训专题讲座(10)

这10篇文章,有一个特别创新的细节:每篇文章的前面,都有200多字的“余老师说”,用以阐释教学观点,点明文中哲理。

此系列受到广大小学语文教师的欢迎,于是该刊的主编裴先生要我2015年再写10篇。 

每篇文章5000多字,多难写啊!

只要动笔,便是面对艰难。

大文章如此,小文章也是如此。

很多时候,写文章就像面对绝壁,无踪可寻,无路可走。

坚持攀登30年,坚持精细而又顽强的写作,终于将生命的细节化成了一篇篇的文章。2014年8月,我通过清华大学的“知网”进行搜寻,知道我被“知网”收录的论文已

经超过了600篇。

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数字。

个人拥有这个数字的,极少。

更重要的是,从1995年到2014年,我一共有35篇文章被中国人民大学《中学语文教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下面是查询到的准确信息:

 

 

 

再加上1995年以前的6篇:

《谈中考作文复习的课型设计》          1988年第4期    

《钻研理解教材的八种方法》           1990年第11期   

《“一线串珠”式整体阅读教学例谈》        1991年第5期  

《魏书生的差生语文教育》            1991年第7期    

《综述近年来的差生语文教学研究》          1992年第3期

《〈蜘蛛〉精段阅读设计》               1992年第11期 

《巧妙设计板书,进行思想教育》          1993年第12期

再加上一篇用笔名发表的文章。

一共是42篇。

如果将它们用于评选特级教师,可以使20位准特级获得参评资格。

 

坚持在工作中的写作,一定要历尽辛苦。

下面是10年前、我的“中考命题日记”中的一则。

它也许就是写作生活的写照:

2005年6月15日,第19天。 

昨天晚上写到12时。

其中有一段是写教师的学习方法的。叫做自建仓库法。

自建仓库——七彩世界。

自建仓库,就是将教学生涯中一切由自己写作的教学资料分门别类地积累起来。

比如,我的生命里的很多时光化作如下内容了:

我的目录索引卡片的类别有100多类。

我电脑里面的个人编或撰的资料已经有了100余个文件。

我的中长篇以上的教学论文有100多篇了吧。

我写过100篇左右的作文指导的文章。

我写过中学语文教例品析100篇。

我写过100篇以上的课文赏析短文。

我给学生们写出了100篇左右的指点阅读方法的文章。

我写过100篇以上的试题研究文章。

我编写的课外选文阅读已经超过100篇。

我亲手编写过100篇以上的单篇课文的练习。

我整理出了初中语文近义词组108组(每组起码4个近义词)。

我编写过100篇以上的各类套题。

我的教案设计已经超过50篇了。

到今天上午11时止,讲座稿《教师的学法与教学设计的手法》已经写完,5万字以上。

课件也做出来了。

……

写了30年的文章,我对自己的要求是:

全部都是原创,极少引用别人的资料。

运用例说手法,都是自己的实践收获。

所以我需要坚持研读教材,需要坚持备课、上课,需要坚持进行提炼与深入发现。

现在,已进入68岁的我,只要在家中写起来,每天仍然是10小时左右。

此方面的煎熬与痛苦,已经不需要我再去叙说。

只想引用下面短文,借此回味多年的辛苦与劳碌:

西边那间房

20070731

在荆州市教科院这套小三室两厅的破旧房子里,我已经住了12个年头。

这是全院中自然环境最差的一套房。

因为它在五楼,最高、最靠西而没有任何遮拦。

冬天,狂风肆虐;夏天,太阳火辣,它都首当其冲。

而且,由于当年当局者的自以为是,这座楼房并不是坐北朝南而建,于是夏天更加难受:南风吹不进房间,太阳却可以绕着房子从东晒到西,从早晒到晚。

所以,我从来没有想过要装修它。

年深日久,家中于是常常有东西坏掉,但除了卫生间里的水龙头之外,其它的我都能

修理好。

最让人感到狼狈的一次是,西边那间房的门带上之后再也无法用钥匙打开。

我只好垒起凳子,从门上方的小窗中翻过去,从里面将门打开――原来门锁“自动”定上了。

西边那间房,就是我的书房。

它有14平方米的面积。

北面的窗下,是我的大书桌,左右各四个大抽屉,桌面上是电源、电脑、打印机、扫描仪、音响等全套办公设备。西边靠墙是一组衣柜,东边靠墙是一组书柜。南面窗下什么也没有――这扇窗户的木制窗框久经风雨,已经腐朽得差不多了,一般情况下不敢打开它;好在它掉了一块玻璃,通风不成问题。房屋中间是我读书用的书桌,大量的卡片就藏在里面。房间的地上,则堆放着各种语文报刊。

我的工作与学习的故事,大都与这间房子有关。

大量的文章,是在这个房间里写出来的。仅仅是“阅读教学艺术50讲”的专栏文章,就咬紧牙关写了三年,当28万字中的最后一个敲出来时,家中没有其它的人,我跑到客厅里欢庆胜利,举起双臂高呼:终于写完了!

很多的课,是在这个房间里准备出来的。所谓“《狼》的8种教案”、“《说“屏”》的四种教学设计”,都是不惜精力与时间,或者清早或者晚上,在这里反复斟酌、不断修改,一遍一遍地苦“磨”出来的。

最可爱的是“余映潮书房里的小纸条”。它们层层叠叠、密密麻麻,构成了一面奇特的“墙”。我常常对着墙上与柜上的这些纸片沉思、说话、驰骋想象。我在心中孕育着纸片上各个条目的鲜活生命,用心中的血液和体肤上的汗水勾勒它们的可爱形象,然后喜悦地放飞它们,目送着它们去语文的蓝天里遨游。

从来写文章都不熬夜的我,有一次却通宵不眠,那是为了写《老爸写给我的诗》这篇文章。离汉四十年了,人生的征程是那样的艰难,时间却又好像过得飞快,我好像是在瞬间之中就变成了一个老者。但我还有身体健康思维敏捷的老爸给我写诗,我幸福的感觉无以言表。

只要是在家里,绝大部分的时间我都会呆在我的书房里。工作的策划与安排、会议细节的思考、朗读录音,歌唱录音、自己教学片断的欣赏、一个又一个思想火花的追记、一次又一次讲稿的写作、成千上万封邮件的发出、无数个习题的编写、多少次外出讲课的策划、无法统计字数的读书笔记、数不清的电脑文件的整理,各种各样演示文稿的制作,都在这里进行,都在这里沉淀,都在这里酿造成事业的美酒。

最让人富有激情、最累人的肯定是写作。我的写作即使在非常喧闹的环境中也能照常进行。在最热的日子里,我会像候鸟一样进行“迁徙”,来一次电脑搬家,从书房里搬到客厅里。这是因为我的书房里并没有安装空调,在酷热的夏天,因为长时间的西晒,它就成了可怕的蒸笼,任何有坚强毅力的人都不敢呆在里面。

寒冬的深夜,我是最浪漫的人。因为靠西朝北,这间房里的温度最低。于是大棉鞋、老头帽、羽绒服、白手套一起上,将我武装成一“堆”人,这个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那里飞扬着神思。一行一行的字从键盘里流泻出来,铺洒到电脑的桌面上,在那里组合成美丽的乐章。时光流淌,一年又一年过去,指头处打出破洞的几双手套无声地记载了我的辛劳。

有时候,我很想就自己的经历写一篇“钢铁是这样炼成的”的文章,看看我的“西边那间房”,我就想,其实这间房就是我的“炼狱”,我就是在这样的“水深火热”之中百炼成钢。

有时候,我也很想就自己的经历写一篇“事业像春天一样美好”的文章,看看我的“西边那间房”,我就想,其实这间房也是辽阔丰美的大草原,这里的“大自然”给了我乘风破浪的翅膀。

我喜欢我的这间书房。即使是在今天这个日子里,我因为酷热难耐而再一次“搬迁”到有空调的客厅里。

我知道,天气一凉,我又会回到它的怀抱。

然后,过不久,我又将在这里迎接冬天的夜晚――还原一“堆”人的可爱形象。

          

2014/8/21  于武汉映日斋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