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映潮教艺 >> 映潮微文 >> 正文 今天是:
0059.学生的能力培养——余映潮教学艺术短论百则(013)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1/7

  

余映潮教学艺术短论百则(013)

 

                      学生的能力培养

 

语文教学更加重要的任务是形成、提升学生终身受用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一个人的终身受用的阅读与表达能力,主要是在课堂训练中培养出来的。

就课文教学而言,无数的话题与无数的讨论只是集中在“教懂”二字上,我们几乎不研究阅读教学最重要的任务是培养与训练学生的能力。

其实,“教懂”课文不是目的,培养与训练能力才是目的。

文章是教不完的,一个人有了阅读能力,才能解读无数的文章。

在初中学段,如果大面积上的语文教学都能够关注如下所列阅读能力的训练,那就真正说得上是高效阅读教学:

一、基础辨识能力

1.辨识各种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2.辨识各种表达方式: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等。

3.辨识新闻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4.辨识记叙的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5.辨识记叙的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6.辨识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7.辨识说明的方法:下定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

8.辨识论证的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9.辨识小说的要素:人物形象(主人公和次要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10. 辨识各种描写方法: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神态等);正面(直接)描写和侧面(间接)描写;概括描写和细节描写。

二、基本分析能力

1.分析各种文体文章的整体结构。如新闻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

2.分析文章的层次,分析文章的思路,分析文章的顺序。

3.分析文章某个部分或某个段落的层次、结构、思路、顺序、主次、详略。

三、整体把握能力

1.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和文章主体部分的大意。

2.整体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寓意,感受文章的情感倾向。

3.概括文章所表现的对象的主要特点。

4.整体理解文中人物的特点。

5.整体理解文章的基本写法或表达技巧。

6.对某个文段的各个方面内容的整体的多角度的把握。

四、概括提炼能力

1.对文章或文段的中心、大意、主旨进行整体概括。

2.对文章的要点(如段意,层意)进行概括。

3.对文章的写法或思路进行概括提炼。

4.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概括。

5.对文章的某种表达规律进行概括。

五、语言品味能力

1.品味词义,揣摩句义,品析文段。

2.在具体的语境中品析词句的深刻含义或言外之意。

3.品味词或句或段的表达作用、表达效果。

六、文学欣赏能力

1.具备初步的文学欣赏能力,能对文章的基本的表达手法和写作技巧予以辨识,理解,分析,欣赏。

2.对文章的语言进行赏析,对文章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评价与欣赏,对文章中的景物或环境描写进行欣赏,品味文章内涵,欣赏文章美点。

3.对诸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象征联想、先抑后扬、铺垫映衬、巧设悬念、正反对比、正面侧面、明线暗线、实写虚写、详写略写、巧用修辞等表达技巧有敏锐的感知与得当的欣赏。

七、感受评价能力

1.表达阅读感受,评价文章的情感倾向。

2.评价文中的人物,结合语境表达自己的看法。

3.探究文章的难点,表述自己的见解。

4.结合文中的内容展开合理的联想和想象。

八、阐释解说能力

1.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再说明(或解说,或解释)和再表达(或下定义,或画表格,或作图形)

2.对文章,文段,文句的含义进行说明。

3.对一切阅读品析活动中的“答题”理由进行说明。

可以说,目前大面积上的语文阅读教学是一种懒散的教学,不愿意下力气、不深入细致地研究读写能力的培养与训练,这就是懒散。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