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潮水之家 >> 映潮研究 >> 正文 今天是:
观余映潮老师《七律 长征》后感——余映潮教学赏析100篇 (075)
作者:竹蜻蜓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10 8:32:00

观余映潮老师《七律 长征》后感

竹蜻蜓 发表于 2011-11-30 17:33:00

 

上周,我有幸跟余映潮老师同上《七律·长征》这一课,感觉受益良多,借此,略抒感受。

 

一、理解诗意,节省时间

 

余老师主要采用三大板块来完成本课的学习活动,分别是:理解诗意,激情朗读,深情表达。在理解诗意这一板块,余老师出人意料地采取学生结合教师补充的注释,独自读诗并向同桌翻译,然后教师出示整首诗的意思让学生通读的方式,完成了理解本诗大意这一关。这样一来,就为本课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可以运用到其他教学环节上。

 

我认为,《七律·长征》的诗意理解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因为诗的背景复杂,具有时代性跟历史性,诗中涉及到的山山水水,是一个个包含历史背景的故事,有自己特定的意义。教学上,如果只是单纯从字面去理解,学生将难以弄懂诗中所饱含的情。但是,如果要去弄懂长征背景,那将会花费许多的时间,而课堂教学只有四十分钟,这样下来,教师是无法完成教学目标的。所以,对于诗意的理解,我一度陷入苦恼中。对比余老师的教学,只是略微带过背景,改成直接串讲诗意,把更多的教学时间放在朗读跟想象中,我在惊喜跟意外的同时,也陷入了思考。

 

在我的小学的学习生涯中,我的语文老师对于诗歌的教学,都是采取这样的方式教学:先一起读诗,接着让学生结合注释,想想诗歌大意,然后让个别学生站起来逐句讲述诗歌的意思,最后老师再总述一遍诗歌的意思,学生记下诗歌的意思再背诵以及默写,一堂课也就结束了。回忆我自己童年的学习生涯,发现余老师对诗的第一板块的教学,跟以前教我的语文老师的方法是大同小异的。如果余老师的教学方式是值得推荐的,那么从前教我们学诗的那些语文老师,他们的教学方式也应该是不容置疑的。可是,我清楚地记得,自从我上中学以后,语文老师对诗歌的教学方式就受到了社会的强烈抨击,认为是枯燥的、乏味的、填鸭式的,不够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许多专家就倡导要改革,让学生学会联系上下文,独自领悟诗的意思,不能形成老师主动,学生被动的局面。于是,我们的诗歌课堂,变成老师出示很多诗歌的背景资料,接着拼命引导学生联系背景读诗悟诗,就是死活不肯不敢说出诗歌意思,然后学生就在底下再拼命领悟……一堂课下来,学生很辛苦地弄懂了诗歌的意思。但这样下来,学生似乎也就更能够体会作者的感情,仿佛更理解了诗歌,效果也有。现在,我对诗歌的处理也是困惑,到底是老师占主导去通讲,还是学生自主理解更好呢?

 

二、激情朗读,抓住关键

 

余老师在这一板块的教学处理上,同样让我感到新鲜而有创意。余老师大致是这样指导朗读的:首联,抓住“不怕、只”两个字,着重体会,然后朗读。颔联,抓住“腾、走”两个字朗读,要把“腾”读得重些,“走”读得轻些。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轻重有别地朗读,余老师没有详细解释。颈联,要抓住“暖、铁索寒”这两个关键词,其中,“暖”要读出欢喜,“寒”要读出寒冷的感觉,至于为什么要这样读,余老师也没有详细说。而了解背景的我们,都知道,这一暖一寒,其实指的是长征路上两场著名的战斗,前者是巧渡金沙江,因为敌人曾经放言,鸟儿都难飞过去,红军过江更是痴心妄想,但红军却巧妙安排渡过了江,于是全军欢喜。另外一场战斗就是飞夺泸定桥,惊险万分,虽然最后也过了桥,但红军却是损失惨重,所以诗人至今想起来都会觉得心寒。如果要读好这一暖一寒,学生必须在充分了解这两个特殊的背景下才能读好的,可是余老师对于诗的背景,几乎没有讲述,那么学生如何读出“暖”跟“寒”呢?对于尾联,余老师要求学生抓住“三军、尽开颜”这两组关键词,要把“三”字读得长一点儿,要运用夸张的读法,尽可能把“三”读长。学生在余老师的指导下,确实把“三”读得绵远悠长,但为什么要这么读呢?余老师也没有作出解释。

 

我的困惑是,余老师的朗读方法,是不是没有共性的特点,只能使用于这一篇诗的朗读呢?我很想找到朗读方法的延伸性,也就是说,学生能在学习这一篇诗以后,再读到类似的诗歌时,也能采取相似的方法去朗读。显然地,余老师并没有为我们展示这类诗歌的普遍朗读教学法,而只是作为个体来研究,那么,今后我该怎么指导此类课文的朗读教学呢?、

 

三、深情表达,独具匠心

 

在这一个板块中,余老师通过一个精心设计的教学问题起到一两拨千斤的效果,这个问题是这样的:透过诗句,我仿佛看到_______ 。总之,你要用一个画面,来表达红军的英勇。为了让学生的表达更有方向性,余老师还创设了一系列的情景:在瓢泼大雨中,红军……,在枪林弹雨中…….,在电闪雷鸣中……,余老师要求学生动笔写一写,然后同桌两人互相修改表达,最后是学生发言。

 

我觉得,余老师的问题设计很精妙,因为余老师不是通过学生想象跟诗人或者红军的对话这样俗套的表达来抒发情感,而是用了更具体的想象来体会红军的勇敢。但我同样也有疑惑,因为要想象红军路上的艰难困苦,也需要学生在掌握一定的时代背景才能做到,不然,会不会落入天马行空不着边际的想象中?可是,纵观这课,余老师几乎没有讲解长征的种种背景,那么学生又如何能做到入境入情去想象呢?为了达到学生的想象有着陆点,也有飞翔处,我们是不是在课前就应该要求学生去查找有关长征的资料,并且要给出明确的导向?因为长征的资料千万千,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并不懂得精挑细选啊!

 

纵观余老师的整堂课,从容,舒缓,一堂课在大家在不知不觉之中就过去了,我们觉得,课堂才刚刚开始,怎么就结束了呢?听课的我们都觉得意犹未尽,何况学生?只可惜,余老师来得匆匆走得也太匆匆,以至于我的许多疑惑都得不到适时的解答。我想,余老师的设计肯定有他独特的思考,期待余老师下一次的到来!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