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专题教案 >> 其它教案 >> 正文 | 今天是: |
“美点赏析题”复习指导 | |
作者:汪帮清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2/17 | |
美点赏析题复习指导 (答案:1、文段应用了拟人、排比、设问、反问、反复的修辞手法。
2、文段中句式的运用:排比、反复句式:“不是……也不是……更不是……”;
四个“不是……我怕早已……”;两个“世界上有不经过……而成熟的果实吗?”
3、从内容上有三个层次:引出事物——描述事物——点明题旨.)
2.请从语言内容角度品析下面的文段。若从别的角度呢? (答案:1、从语言角度:
①运用了一组恰切的数量词,如一幅、一轮、一个、一柄、一匹;
②运用了一组绚丽的描绘色彩的词,如深蓝、金黄、碧绿、银圈;
③运用了一组生动逼真的动词,如闪、挂、捏、刺、扭、逃。
2、从表现手法角度: ①先总提再分述; ②先写景后写人; ③先静景描绘,再动景刻画。)
3.请从文体知识角度品析下面的文段。若从别的角度呢? (1)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 ———————————————————————————————— (答案:1、这段文字简明地点出了记叙的有关要素:地点(田野),人物(一家四口),事件(散步)。
2、从写法角度:开篇点题(这是文章《散步》的第一段)。
3、在语言表述中,长短句的配合,以1-4-7的字数递增,增强了节奏感。) (2)有人统计了4179种花的颜色,做了如下的分类:(表格) 颜色 白 黄 红 蓝 紫 绿 橙 茶 黑 种数 1193 951 923 594 307 153 50 18 8 从这个统计可以看出,白色,黄色和红色的花最多。这三种颜色的花有个好处,配着绿叶非常鲜艳,容易惹昆虫注意。 ———————————————————————————————— ———————————————————————————————— (答案:1、这一段综合运用了画图表、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2、在内容上,前面是分析情况,然后是得出结论,最后是说明原因。)
(3)“疑乃悟之父”,魏源的这几个字千真万确。问号在懒汉那里,只是迷茫,只是绊脚石;而在勤于思索的人那里,就如巴尔扎克所说,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问号的形象,是钩子。有这种钩子,就有可能钩到知识的答案。否则,即使几度进入知识宝库,也会空手而回。
(答案:1、从文体知识角度:①先提出论点,再进行论证; ②运用了比喻论证、对比论证、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
2、从语言修辞角度:运用了引用、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生动形象。
3、从层次结构角度:文段构成“总—分—分”层次;前一个“分”是先反后正,后一个“分”是先正后反。)
4.请从表现手法角度品析下面的文段。若从别的角度呢? (答案:1、运用先抑后扬、对比的表现手法突出白杨树的可贵品质。
2、运用了一组关联词: “没有……没有……也许……如果……那么……但是……也……更……”.) (2)小的时候,我是那么馋!刚抽出嫩条还没打花苞的蔷薇枝,把皮一剥,我就能吃下去;刚割下来的蜂蜜,我会连蜂房一起放进嘴巴里;更别说什么青玉米棒子,青枣,青豌豆罗。所以,只要我一出门儿,碰上财主家的胖儿子,他就总要跟在我身后,拍着手,跳着脚地叫着:“馋丫头!馋丫头!”羞得我连头都不敢回。 ———————————————————————————————— ———————————————————————————————— (答案:1、从写法上,先从三个方面进行正面的概括叙述;后从侧面进行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方面的细节描述。
2、从结构上,构成“中心句+支撑句”形式的总分结构;
3、从内容上,第一句是中心句,“馋”是文段的中心词,先从正面直接概述自己的“馋”,再从侧面间接表现自己的“馋”。)
5.请从层次结构角度品析下面的文段。若从别的角度呢? (1)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 ———————————————————————————————— (答案:1、从结构上,分为两层,先写人物活动,后写四周环境。
2、从内容上,先是人物出场,再是环境描写。
3、从文体上,先交代人物,后点示环境;环境既是写实, 又隐喻社会
4、从修辞上,运用了排比、比喻、夸张的手法。) |
|
文章录入:汪帮清 责任编辑:汪帮清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