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映潮教艺 >> 教例评析 >> 正文 今天是:
课堂活动的设计要有厚度
——《第二次考试》教例评析
作者:余映潮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2/19
 


[教例简述]
这是胡明道老师的一个教例。
主导教法:读写结合法,教学活动的主要角度就是“写”。
教学主要程序:
1.阅读、讨论、理解课文。
2.读写训练:教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题签,请大家巧用课文材料,根据题签上的题目创编故事。
各组派代表抽签:
①假如你是陈伊玲的弟弟,请根据课文内容,以“我终于找到了姐姐”为题创编。
②假如你是苏林教授,你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位老朋友,你兴奋地讲起了陈伊玲的故事,想想应该如何妙用课文材料。
③假如你是陈伊玲,第二天到工厂向领导汇报被录取的经过,想想该怎么讲。
④假如你也是复试场上的评委之一,说说你参与了一场怎样的辩论。
⑤假如你是在复试前一天的晚上被从火中救出的李大妈,看到复试失常的陈伊玲,你及你周围的乡亲们该如何想,如何做?
……
同学们写作、交流。
老师评讲、点拨。
这样的课叫做课文作文。
课文作文:要研读课文,要多向思考,要精心设题,要构思全段。
课文作文:不要重复原文,不要违反原文,不要脱离原文,不要拘泥原文。
[评 析]
这节课,胡老师称之为“扩思训练”,是为学生作文“找米下锅”,是在为学生送“聚宝盆”。
从教学设计的本质上看,这是一节很有“厚度”的学生充分活动的读写课。
这个教例的“厚度”,就出在这些个“假如”之上。
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喜欢“宕开一笔”,让学生展开一下想象,如:
假如你是记者,受冰心奶奶委托,到重庆去看望了当年的“小姑娘”。说一说你们是如何进行交谈的。
假如“我”十几年后在另一个铁路工地上知道有一个“成渝”的模范工人,“我”怎样兴奋地找到他并谈到十几年前的往事?
……
这些“假如”,都是一种“单向假设”式的提问设计,它们往往被用于课文阅读教学的收束阶段,作为能力“迁移”训练、作为活跃教学气氛的一种手段出现。从课堂教学结构的角度看,它只是一个小小的教学环节。
而上面教例却放开了思路,对“单向”的假设进行变角,进行叠加,用多个“假如”来结构阅读课的教学过程,于是,这多个“假设”就组合成为一个“多向假设”的问题群,从而构成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教学的主体方式和主体环节出现在课堂上。
那么我们如何看这个教学设计的厚度呢?
1.从教学形式看,它融阅读、写作、思维训练于一体,既是一种“课文作文”的形式,也是一种“创境作文”的形式。教材作为教学中的一个例子,不仅为学生的阅读提供了一个范本,同时也为学生说、写训练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的聚宝盆。
2.从学法指导上看,它训练学生根据课文具体情景进行创造想象,启发学生懂得读书要会读出言外之意,教给学生一种“潜台词阅读法”。培养学生一种善于联想、善于想象、善于品味的阅读习惯。
3.从思维训练上看,它不仅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灵活性,多向性,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科学性。学生既要读懂课文,又要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合乎情理的创造,思维的品质能够得到良好的训练。
4.从教学效率上看,它使绝大部分学生充分地动起来,教学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积极地进行思考和表达。不同角度的“假设”将他们引进课文,又将他们带出课文,将他们带进思绪飞驰的王国,教学能在充满欢悦和求知意趣的气氛中取得最佳效果。

文章录入:eyuwen    责任编辑:eyuwen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