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 >> 理论探珠 >> 正文 | 今天是: |
阅读提示:一只人本主义的蝈蝈——略论人教版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阅读提示设计的人本特色 | |
作者:马兴贵 文章来源:作文互动网-巅峰作文在线-今浩休闲小屋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3 | |
阅读提示:一只人本主义的蝈蝈 --论义务教育标准语文实验教材阅读提示设计的人本特色 马兴贵 深圳 518054 你听过知了唱歌、蟋蟀鸣叫了吧?你看过蜘蛛辛勤织网、蚂蚁满载而归吧? 也许还玩过贪食的花金龟、挂着灯笼的萤火虫吧?这些自然界大家庭的成员,是人类亲密的朋友。听,蝈蝈又开始唱歌了。 读罢上面的一段文字,你觉得它象是什么?一首优美的抒情诗?一段自我陶醉的浪漫的自言自语?几句写给孩子们的生动的儿歌?抑或是一番同你面对面的温柔的交谈?知了唱歌,蟋蟀鸣叫,蜘蛛织网,蚂蚁负重,以及那贪吃的花金龟,夏夜星空下自由飘荡的萤火虫,这些极富童年气息,极具原野情调的自然尤物的组合,加上娓娓亲和的询问的语调,让你能产生什么感觉呢 ? 冲动?回归自然的冲动?渴望亲近那些曾被我们时常忽略生命存在的小生命的冲动?读罢这段文字,我的心中是不可明状地涌动了这些感觉。这段话是人教版实验教材《绿色蝈蝈》的课前阅读提示的全部内容。象这样的提示还很多,这些生动可人的刻意被安放的提示,就仿佛是摆放在学生面前一把精心设计的阅读学习的金钥匙,尽管它们都附带着不同的目的和任务,开启着一篇篇内容与体形式迥然不一的篇目的门户,甚于延用着不同的文字组合方式和表达技巧,但是却无一不带给人感动,并似乎向读者传递着某种厚重的信息,我想这些信息是编者们试图竭力向教者和学生传递的。让我们再来体味体味这种感动,再来试图理喻这些正竭力传递的信息吧。 飞蛾在险境中挣扎,香瓜子在墙角砖缝中长出小苗,“我”静听心脏的跳动感受自己的生命。这些本来是寻常小事,作者却由此感悟深刻的道理。试联系作者的身世,体会她为什么强烈地呼喊“生命,生命”。 --摘自杏林子《生命生命》 童年时代,谁都过美好而朦胧的“梦”。……他真的是在寻找大海吗? --摘自王家新《在山的那一边》 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尝试第一次有时需要勇气,但往往有想不到的收获。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生道路?怎样才能获取更多宝贵的生命体验?这两篇短文将给你深的启示。--摘自《短文两篇》 叙事,明理也好,言物,抒情也罢,这些被量身定做,精心设计的一个个精致而到位的提示。于鲜活生动之中,形异而神似,其实都是用极能贴近学生心灵和情感的话语作为共同的材料,巧妙打造。而正是这一把把精心设计的解读课文的金色钥匙,一方面以轻松之中让课文大门半启,一方面,又温和的令学生兴趣之门洞开。于是乎总能“未成曲调先有情”,阅读教学的佳境于不知不觉中就悄然酿成。“听,蝈蝈又开始唱歌了。”听,这是多么富有魔力的诱人呼唤,在如此充满关怀、充满温情的提示之下,你,我,还是他,谁能拒绝这走进课文内容的美丽的邀约? 感动是因为有所参照。相比之下,以往的教材提示却很少能带给人如此鲜活的感觉,过去的提示,多注重背景交代、作者生平,文章主要内容,结构特点,语言风格,主题思想,再就是趁着学生读书之前赶紧给学生灌注一些读法啦,写法啦之类的东西。总是唯恐学生们把握不住知识的重点,搞不懂编者的意图,而本该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探究的那些极富思考价值的东西,却过早地被变成结论性的语言,频繁出现在提示中,出现在学生进入课文探究之先……在这些情况下,课文提示被赋予了许多生硬其它一些名称,如“课前要求”、“课文简介”、“作者小传”、“背景资料”、“主旨明示”、“写法归纳”、“段落提纲”、甚至是“习题解答”等。如此提示来提示去,“提示”的味道在阅读教学中早就变味了,提示的地位自然也就逐步下落了,不仅学生在学习课文前视提示为无物,即便是老师一二再再二三的提醒,他们也总是以极其被动的态度去瞟上两眼。而当我们的老师们去埋怨学生总不爱读阅读提示的时候,我们自己呢?其实除非为了寻找一些考点之类的东西而外,又有多少时候去认认真真地好生对待提示呢?而形成如此结局,怪谁?怪“提示”自身?但是这样说又不完全对,没有先进的课程编排理念作为牵引的教材之中,又怎么可能有如此美丽的提示呢? 正是因为有了先进的课程标准作为教材编排的理念,教材的编排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就连教材的细节——课文提示,在编写方式上也随之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一向注重提示编写的人教版教材,在此次推出的新课标实验教材中,更是在提示编写上有了前所未有的创意,这种创意让人耳目一新的同时,更能让教师和学生体会到,那种浸透在提示中的浓浓的对于人之本身的关怀,而这,也正体现了新的课程标准对于语文性质的重新定论性的阐述: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产物。纵观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围绕体现人文精神,其提示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多了生活的引导,少了知识的堆集,体现出对生活、生存和生命本身的意义的启谛。 以往课文提示最显著的特点,是在提示中安放太多的与课文相关的知识内容,写作背景、作者生平、文体常识、文章主旨等更是座中常客,这些内容固然对学习理解课文有一定帮助,但却造成这样一个局面:那就是,语文学习就是以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为核心的,学好了课文的相关内容,便是学到了知识,而对老师们来说,提示的这种知识化倾向对确立授课任务肯定是起到了较大的牵制作用。自然,在传统的课标对语文性质认定的范围之内,要求提示去淡化知识内容,是不大可能的事实。而在新的课标之下,由于关于语文性质的问题有了更为科学的认定,因此提示中对生活的引导成份明显占主要篇幅,精神性东西立马树立起来了。以下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两种版本的阅读提示对比,由此可见一斑。 这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散文,写于1926年秋天,当时作者45岁。集中注意力边默读边思考,课文中哪些内容最能引起你的兴起,激起你的共鸣?为什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 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但是打开他的童年之窗,我们会发现,那里却是另外一道风景: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地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去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 不难看出,前者短短的篇幅中,依次涉及了“体裁”、“背景”、“作者”、“读法”、“内容”和“主旨”共六项内容,在这六项内容中,几乎每项都是同理解课文知识内容相关的,而只有后面两项间接涉及了对学生成长的引导内容,并且还不明确。后者却大不相同了,121个字的提示内容中,几乎全部是将课文同学的生活联系起来,字里行间一股对人的理解,对人生的感受,对成长的殷切关爱。“提起鲁迅,人们常常会想到他的严肃、庄重,”你能说这句话只是一个平淡的作者介绍吗?它其实既是在学生面前拎起一种伟大的人格,又是在引导学生认同一种生活的价什观。而其后“童年之窗”“一道风景”等充满生活色彩、充满诱惑力的词藻替代了“课文”、“文章”等让学生反胃口的常用术语。至于“灿烂的春光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地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这一级优美的语句,则不光是对课文内容一种诗一般的高度浓缩,更象是对美好的单年生活的逼真写照,让人平添一种莫名的向往,而这,我想正是这个提示引而不发的真实意图。最后两句“让我们一起走进鲁迅的童年,去探索一下他成长的足迹吧”则是在前几句感染造势的基础上,把意图表达到极致。如此,谁还不想读课文呢?没话说,赶紧去学吧。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提示就好比一个做好的圈套,目的是想套信学生的,不过圈套的目的却要看你想套住什么,而这个提示,它用关怀成长作诱饵,套住的,是读者的心灵。 二、 多了让学生自我感受的成份,少了生硬的灌输,体现了对学习者自我感受作品内涵的尊重。 打个比方,其实提示好比进食咀嚼,太硬了,咽者会受不了,而如果太软,嚼在嘴里又会感到索然乏味。以往的提示内容,除了上面所谈到的“要求”过多容易导致学习者的抵触情绪产生之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提示中“灌输”的内容较多,明明是需要学生理解的内容,却变成答案式的陈述,直截出现在学生面前,明明是一个具有多向发散思维性质的问题,却变成一个唯一的带有绝对肯定的语言,出现在提示中,明明是一个具有很高探究价值的内容,却一下在提示中遗憾地先读到了它的结果,等等,不一而足。编者把自己的个人理解过多地安放在提示中,实际是强迫学生生硬地接受编者或接受作者的的作法,这种以编者或作者的图生硬地替代学习者自我理解的做法,实际体现出一种对作者、对学习者的不公平,即忽略编者、读者、作者这三者之间的理解差异性,尤其是忽略学习者的独特感受。而这种情况,如前所析,在以往的教村中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现以人教版《皇帝的新装》前后两种版本的阅读提示对比,来略作论证。 本文作者根据西班牙的民间故事,通过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象,创造了世界著名的童话《皇帝的新装》。 阅读全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插上想像的翅膀,揭露出社会的丑恶的。想一想,骗子行骗为什么能够得逞,为什么最后由一个小孩子说出了真相。--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 一个一眼就可看穿的骗局,竟然畅行无阻,最后演出一场荒唐的闹剧,读完这篇童话,我们首先会嘲笑那个愚蠢的皇帝,不过,如果注意到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几乎人人都违心地说假话这一现象,我们的思考也许能更深一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
前者中“通过大胆的夸张和丰富的想像”本来都是应该由学生来理解,而且可以理解有内容,在这里,被提示一下子提了出来,好,这则童话中最需要学生模仿学习的两种表现手法,被囫囵一下子扔进学生肚子里去了。至于怎样的“大胆”,怎样的“丰富”,更是本应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自己“嚼”出来的可贵的味道,也因事先已有描述而会被大打折扣。作个比较,就好象是听一首歌之前,被主持人一遍遍告之“太好听”之类,而当听时,却往往极难听出“太好听”的感受一样。这则提示的后半部分中“看看作者是怎样插上想像的翅膀,揭露出社会的丑恶的”这一句则是更直露地把写法和文章全盘给“端”了出来,让人感到迫不及。而“骗子行骗为什么能够得逞”,“为什么最后由一个小孩子说出了真相。”这两面三刀句则是用问句的形式不小心让情节的结束部分“漏了光”。如此,这则童话的“写法”、“主旨”和读者最想知道的“情节”都一一被提示了,我不知道,学生还能从这篇通过高超大型的表现手法、生运的情节表现出深刻主旨的美丽童话,它还能让学习者学到什么。相比之下,后者高明 的多,首先,文章怎样写,没说,没说不一定是不重要,让学生自己先体会,其次,故事的情节,只说“荒唐的结局”,怎样荒唐?我点到为止,让你去想,吊起胃口,让你迫不及待想读,再者,作品的主旨,一个“首先”,一个“不过”,一个“也许”,已是“狡诈地”为读者保留了足够的空间,尤其是最后的“我们的思考也许能更深一层。”一句,更是把对作品主旨的思想推向了深远,有多远,编者不知,习者将知,也许作者本人也未曾真知。在这样的提示下,进行名篇的阅读,你说,学习者能地无兴趣?能无收获?能不想收获? 三、多了对提示语言艺术美的讲究,少了平淡枯躁的陈述,体现了对学生审美的培养。 作为传播语言为主要任务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本身也肩负有对学生进行语言艺术进行培养的任务,而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在教材的各个角落。但也许是由于工具性突出的认识误区,以往教材的提示似乎并不十分注得这一点,于是经常能见到一篇生动的课文其课前提示却显枯燥无味。新教材似乎格外注重这一点,几乎每篇课文的提示都在语言形式上精心处理,形成了一道貌岸然独特的提示语文艺术风格。以下是人教版《春》课标前后两种版本的阅读提示对比: 作者细致观察春天的景物,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绘出一幅动人的春景图。文章使用了许多准确生动的词语和比喻、拟人句,可以一边读一边勾画出来。本文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节奏感,要能熟读成诵。在诵读中体会文章所表达的作者的感情,进而深入理解词语、句子使用的准确巧妙。--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 江南的春天,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这一篇写春的精美文,不知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都通过作者的生花妙笔表现出来了。多朗读几遍,你一定能进入那美妙的境界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 可见,尽管朱自清的《春》的语言如皮的充满诗意,而提示语言仍是显得于过于上平八稳妥,显得同课文语文格调很不相称,好比一年生动的衣服外面,披了一条过于土气的围巾。机时相反,课改教材提示语言就大不一样了,“风和日丽,山清水秀,草长莺飞,百花争艳”动用人们最喜欢的四个字的短,语句式整齐,极富生动性和表达力,而“春的美景、春的气息、春的声响”则调用同一形式的偏正短语,并构成排比,更是增强了对春天,其实是对作品内容的泻染力度。而其它语言,如“不知拨动过多少人的心弦”等都有是很富有语言艺术性和表现力的语言。 这种对语言艺术形式的追求,还表现在相对于过去的更追求完美上。如《安塞腰鼓》是一篇新增篇目,文章语言表达非常出色,人教版课改之前的教材针对这一点,高设计了一璺非常驻炷重语言形式的提示: 生命因力量而得到渲泄,力量又带动生命奔腾升华。这篇文章气势恢弘,词语简洁有力,句子铿锵激越。阅读这篇文章,要跟上它的节奏,体会它的气势。感受其中的生命律动--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 “生命因力量而得到渲泄,力量又带动生命奔腾升华。”看起来似乎已是不错了,但课标教材却对此不满意,于是扒出这样的提示语言: 舞!舞!舞!忘情地奔放,狂野地倾泻,西北汉子的安塞腰鼓,带给我们力量的奔腾,生命的升华。让我们大声朗读这篇文章,体会它那恢弘的气势,跟上它那铿锵的节奏,让我们的心灵随之激荡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 无需多作分析,仅是打头的“舞!舞!舞!”三个字,就已然能看出,编者在重新调计这一段提示时作了多大努力。这一段提示在同文章语文的风格上形成极好的融洽,构成一个完成不可分割的整体。使学习者学习课文之前,就已经在心中有了一个语感受的基础。新教材在提示语文艺术美上的追求,表面是看,是求得同课文语文的一和谐统一,或者增强语文的生动性,从而使提示能产生更好的提示效果,但更重要的,这种刻意对语言艺术性的追求,对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讲究,开形成较高层次的语言修养,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收效。同以往的教材带有为知识而生,为课文而生,为教学而生的教材提示语言相比,新教材展示了语一种大语文观,这种大语文观是在新课标思想指导下,一切为为真正提高学生素质着想的体现 。 相对于文章或教材物主体内容来讲,也许一则短短的提示并不是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相信,有眼光的教师,爱学习的学生,都是看重这小小的提示的,而把握全局,缔造教材的编者们,也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他们才绞劲脑汁,去精心设计这这一个个精美绝伦的提示。提示不好设计,因为它既要体现课标和大纲的思想,又要完对对课文内容的引领,既要考虑为教师设计教学服务,又要考虑为学生学习课文服务。这是难处。但我想,其实也有轻松的途径,那就是,放下一切陈旧的包袱,只牢牢把握一个不变的的前提:提示,体现工具与人文的统一。说到这里,偶然想起一次去深圳关外秋游,游中来到一个茶桩喝茶,品茶之前,上来一小碟以茶拌炒的香瓜子,于是还未品茶,众人品欲竟在香瓜子的滋味中油然而生。如果把课文比喻成一杯茶,那提示也决不应是一张“品茶须知”,而茶的味道只能是靠品者自己去品味,而人不同,茶味自然感觉不同,提示之于品茶中,就好比为品者准备的一小碟香瓜子吧?抑或一尊精巧的茶具,或者是茶桌边一个土色土香的竹凳,更或者是茶室墙壁上一幅朴素而极富韵味的小壁挂,还或者是茶庄外面一头不时还嘶叫几声的耕牛…… “听,蝈蝈又开始唱歌了”。读着,不,应该是咏着新教材一个个精美的提示,突然觉得新教材的这些短小精美、晶莹剔透,读一句却满是感动,满是启谛的小提示,不就是一只只可爱的透了顶的小蝈蝈吗? 如此尤物,谁不喜欢? 此文刊发于《语文月刊》 |
|
文章录入:马兴贵 责任编辑:陈敦桥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