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 >> 理论探珠 >> 正文 今天是:
语文人文性:语文式的精神关怀
作者:马兴贵    文章来源:作文互动网-巅峰作文在线-今浩休闲小屋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3
 

 

 

(随笔)语文人文性:语文式的精神关怀

 

深圳 马兴贵 深圳518054

 

当“人文性”被课标堂而皇之推到与“工具性”平起平坐的位置上时,我们再有“语文德育渗透”的提法,可能听起来不怎么顺溜了。

印象中的“语文德育渗透”大致是这样的:备课中要有一定的德育教育目标,教学中应有一定的德育渗透的体现,尤其是遇到公开课的时候,这通常还是一个评判标准,整不好被评委们抓住个“缺少德育渗透”的小辫辫来,来个“一票否决”,你只好自认倒霉。其实把“德育渗透”作为一项教学要求,是不过份的,因为这种提法里,原本包含着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成长引导等一系列内涵,说到底就是体现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可惜的是在学科性质强调工具性为主的前提中,这种内涵丰富的提倡在实际教学中,被误解、误引或误操作了,以各种看来巧妙呈现的“语文德育渗透”内容,变成了语文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光明的小摆设”。

出现“光明的小摆设”正说明语文教学只着重工具性是对语文功能认识的不全面,说明语文教育在强调工具性的同时,更应注重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现在,当课标终于在理念上对二者实现了统一的时候,而在我们的实际操作中,另一种身着“人文性”旗袍的“摆设”又频频出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只不过,由“小摆设”变成“大摆设”而已了。

譬如一节《挖荠菜》,原本是一篇用来让学生感受对生活的珍爱和渴望两代人的沟通的材料,却在课堂上被我们整成了彻头彻尾的忆苦思甜的案例,学生在课堂上自始至终被灌注的,就是要如何去体会老一辈过去生活的磨难,然后还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表达如何从行动中做到节俭和理解长辈。有一次我甚至从一位老师的这节课上听到整整大半节课,学生都在轮流反思着自己以往对父母的不理解,并且当众检讨,有的同学甚至于泪流满面,而教室里却总能给这种情境以热切的掌声。而就在这样的课上,我却看不到老师有精力去引导学生从优美的文字间,细腻地体味那些刻骨铭心地饥饿的感受、被财主管家疯狂追赶的恐惧、比饥饿更可怕的狐独以及春天旷野采荠菜的无限喜悦的心情,而这些,原本就是最生动的引导学生珍爱生活的直接材料,对于这些生动材料的引导感悟,谁又能说这就不是语文的“人文性”呢?谁又能说这就没有对学生进行成长引导呢?

重视工具性,我们曾过多地注重了工具性,以致一团死水似的语文教育成了众矢之的,而今天,提倡人文性,我们是不是该为了人文而人文呢。记得一次大型公开教学展示会上,一位老师在陈述自己的教学经验中,说到她每节课上,总是要针对性地发掘一些对学生进行成长教育的材料,以此“体现人文性教育理念”。这位老师的话当然有一定的道理,但至少,如此来实现人文性的语文教育特点,那在她眼里的人文性,实际上是不是太过于具体化了呢。我想,其实是把活生生的人文性演变成了一种“机械的人文性”、“生硬的人文性”。

从为争取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存在,而把人文性体现为一种课堂活动中的“光明的小摆设”,到今天为贯彻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而把人文性落实成风声雷鸣般的一些教学活动等,前者是见了叶而不见木,后者却又像是有了木而不瞧叶的存在。我感到,都或多或少是有些偏执地在看待和对待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其实还是我们对语文教学“人文性”特点并没有做冷静思考的结果,以至于多数情况下只把它当成是一种稀里糊涂的成长教育拓展了。究竟怎样看待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呢?“其实就是一种语文式的精神关怀。”我从一位语文教育专家口中得到的这一句脱口而出的话,让我从对这个问题的困扰中一下子解脱了出来。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原来是可以这样理解的,这理解本身就充满着人文的味道。如此想开来,人文性其实总是如同空气般地充满着我们课堂教学的空间,只不过,在过份强调工具性的语文课堂活动中,这些随手即可拣来的东西,被我们无意模糊或忽略罢了。

    怎样做到让语文的课堂体现“语文式的精神关怀”?“关注”两个字可能是最好的解答,关注谁呢?是语文课堂上活生生的“人”。而过去,我们过多的关注的,是教材、是教学任务、是课堂教学的流水线、是为了让课堂教学圆满到达目的的方式方法、是训练和落实,而我们却往往忽视了最应该让我们关注的对象——人。正因为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过份地注重了课堂活动的完美、注重了双边活动的配合、注重了学生的表现,而事实上“精神关怀”永远只是课堂活动中的附属品,我们的语文教学被抽去了最具语文味的内核,成了一种物质化的语文教学,这是真正残缺的教育活动。少了精神关怀的语文双边活动,不管它怎样去强调“学生主体性”,其核心仍然是知识中心、教材中心或教师中心,这样的语文教学必然是程式化、模式化和工具化的。把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理解成一种语文式的精神关怀,同时也给我们以这样的启示: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体现,并非完完全全的课堂设计,它如同轻轻拂面的和风,如同似曾有无的天簌。这样的人文性,就是弥漫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让人感动、让人激动、让人沉静的空气,是让课堂教学活动总是充满生机的空气。

    于是忽然又想起另一回听《挖荠菜》的情境,那位年过四十的语文教师上完课后,问学生要不要就本文的主题讨论一下,学生说想,于是同学们就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开来,看法自然是五花八门,有人甚至说到老一辈往往只注重了自己的感受,而过多地要求下一辈。老师只是静静地注视着每一个同学的发言,耐心地倾听着同学们的声音,或点头或微笑或微皱眉。下课铃响起时,老师并没有给统一的观点,而是看似随意地问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说这个世上最难办到的一件事是什么?”同学们面面相视,老师说:“理解”。然后她又真诚地注视着每一个人,补上一句:“所以说,我们才总是渴望和尽可能的去寻求理解。”

    老实说,原本我以为她一定会说许多话,但没想到就这样结束了她的这节课,于是间,我心底涌起一阵久也不能散去的感觉,那可能就是一股浓浓的语文式的精神关怀的味道。

此文系教育随笔系列,发表于江苏《教育周刊》(后被教育文摘转载)

文章录入:马兴贵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