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 >> 课标探索 >> 正文 今天是:
构筑新课标下的作文创新平台
作者:天下第一好老师    文章来源:自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3/23
 

 

 

 

 

 

 

 

构筑新课标下的作文创新平台

 

 

 

 

 

 

 

 

 

 

 

 

广州市赤岗中学 娄红玉

 

 

 

“‘差异·主体·成功 ’论文”

 

构筑新课标下的作文创新平台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作文教学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学生的作文千篇一律,一个面孔,一个腔调,缺乏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悟;教师的教学概念化,程式化,标准单一,致使学生的写作方法和思路僵化。耗时低效的作文教学和学生的写作实践都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误区,迫切需要冲出困境。此时,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则为我们指明了今后的方向。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课标突出了作文教学的丰富内涵,同时又强调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无论从教育理念上还是从操作技术上都给作文教学指出了全新的方向。

 

作文创新教学的目标

 

总体目标:在作文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和潜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作文能力。具体目标:

 

1、实现教师观念的根本转变

 

1)教师应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2)关注人的发展,由注重教“文”转到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上,树立学生主体意识;(3)由狭义的作文教学转变到广义的作文教学上,即利用电视、报刊、网络、图书馆等给学生提供写作的广阔空间。

 

2、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学生通过对心灵的挖掘和对社会的思考所写下的文字就是一篇篇生动活泼的人文教材。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不断的写作、评改、反思、讨论中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健全他们的人格,陶冶他们的情感,发展他们道德修养,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和鉴赏水平。

 

3、养成体验生活、善于表达的习惯

 

生活是唯一的创作源泉。学生只有获得并且学会了去攫取鲜活的生活素材,激动并且学会感受、体验创造性情绪,才会“易于动笔”和“乐于表达”。因此,教师应贴近学生实际,引导他们从生活细处着手,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善于思考,善于感悟生活,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这个时代的基本特征,也是未来人才的基本要求。作文千篇一律,就是因为没有新颖独特的东西,缺乏个性。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反对模式化的倾向,还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在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的基础上,开发创新潜能,尊重创新个性,发展创新思维,训练创新能力。

 

作文创新教学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文氛围的营造,作文题目的制定,作文立意与构思的创造等都应力求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确定,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自主性,教给阅读方法,指出感悟途径,尊重学生个性,训练作文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地进入写作的殿堂。

 

2、实践性原则

 

作文的目的就是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运用于实践,运用于生活。作文教学应始终关注学生将写作运用于生活能力的形成,学以致用是一条最重要和最根本的规则。在作文教学中,可通过书信交流、广告设计、自我推荐、歌词创作等形式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练笔,不断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3、民主性原则。

 

学生是写作的主体,是以独立人格作精神支撑的人。我们应以宽容、民主的态度来评估其自由发表的意见。创设民主和谐的作文评改氛围,尊重学生人格,让每个学生都精神愉快地走进写作教学中来,让写作成为他们终身相伴的习惯。

 

4、多元化原则

 

学生的思维是最活跃的,个性是最独特的。写作应是学生彰显个性,发挥个人才智,体验快乐的途径。在教学中,教师应引领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观点、不同层面思考同一问题,去获得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走出作文思维上的定势,丰富作文思维的内涵,建立一种正反纵横、对立统一的多元化思维方式。

 

5、发展性原则

 

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育教学必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提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支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学生不断地认识自我、体验生活、感悟人生,一方面提高了文化品位,升华了思想境界;另一方面则把阅读习惯和作文能力的培养融入做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等主体需求之中,为学生继续学习乃至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作文创新教学的途径

 

作文教学的创新,应吸收科学的教学方法,融化个人的教学风格,创建适合自己的有特色的教学模式。

 

1、欣赏式

 由于年龄关系,学生在写作上有一定的依赖性和模仿性。他们往往靠从佳作中吸取经验作为写作提高的一项重要方式。为此,教师可通过朗读美文、印发名篇、欣赏习作等方式和学生一起进行点评和讨论,在鉴赏中体会写作的妙处。

 

2、对话式

 

  学生的作文常常只有一个读者和评者,那就是教师。因为只是一种单向的交流,学生所获取的信息比较单一,积极性也不高。教师如果能与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双向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再进行交流:让作者谈写作意图,让读者谈阅读感受,实现读者     作者     评者间的多次对话,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的形成。

 

3、互评式

 

 学生的作文一般由老师评改,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渐渐失去了对作文的有效关注。采用作文互评法,进行个人评、小组评、班级评等,鼓励学生据理力争,各抒己见,并且自行总结每次写作的得失。这种方法不仅能让学生关注自己的文章质量,还学会了评判他人的文章优 ,懂得了文章修改的方法和意义,更好地调动了写作的积极性。

 

4、专题式  

 

教师可根据写作纲要将知识分成若干“点”,然后视情况分派给学生主讲。要求他们针对专题查阅资料、学习理论、整理讲义,然后作专题报告。这种方法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钻研精神,还挖掘了学生的学习潜力,活跃了课堂气氛,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5、实践式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天下第一好老师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