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专题教案 >> 作文讲座 >> 正文 今天是:
聆听土地的叙说——初三单元作文指导
作者:雷元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5/11
 
聆听土地的叙说——初三单元作文指导

    湖北省公安县章庄中学  雷元周
    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天地之间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空间。
    漫步田间地头,徜徉溪流河湖,也许就是那么一个偶然的瞬间,你突然发现我们身边的世界原来是如此的美丽。那绿浪起伏的田园,那涛声阵阵的丛林,还有孩童们纯洁天真的欢声笑语,无不轻轻的拨动着我们内心深处那也许埋藏了很久的亲近泥土、感受自然的情怀。
    我们可以细致观察,描绘一段美丽风光。就像课文《春》一样,在开篇总写春天的景象之后,用第三至六自然段分别描绘“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四幅画面,这样分类描绘,逐层展示。同时注意全方位观察,多角度感知。如第五自然段“春风图”,先从触觉方面写春风的和煦,再从嗅觉方面写春风的芳香,然后从视觉方面写春风中的美景,最后从听觉写春风里和悦的声响。这样调动多种感官,从不同侧面多角度的来描写春风,把难以捕捉的无形、无色、无味的春风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使读者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形、如闻其声的体验效应,让读者自然陶醉于其中。
    我们还可以以景就事,叙说一个美丽故事。我们写景并非单纯的写景,还可以在这个美丽的环境里叙说一个同样美丽的故事,将景物和情节有机融合起来。课文《山中访友》中,“山中的众朋友”一个个向我们走来,和我们互诉心声,整个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要知道,优美的环境让人心情陶醉,更让美丽的故事锦上添花。
    然而,不知何时,这片原本天蓝蓝水清清的美丽空间又已变得满目疮痍、惨不忍睹。是否怀念失去的美好?是否担忧被污染了的未来?
    从图书馆索取资料,向年长者寻求帮助,拿起我们手中的笔,用调查报告、寓言童话、科幻小说等形式,写出土地的遭遇、自然的哀求、我们的呼吁,为脚下的土地我们的家园尽一份绵薄之力,也是我们每一个中学生应该做而且力所能及的事情啊。

[学生范文]
    家乡的凤凰山
    湖北省公安县章庄中学初三(8)班  熊香洁
    我的家乡是一片广阔的平原。站在平原上放眼远眺,前后左右一望无际,全都是绿色的田野和葱茏的树林,蔚蓝的天空好像一个又大又圆的锅,反扣在茫茫的平原上。
    在我家的附近,就有一座矮矮的、小小的土山。说它是山实在有点夸张的味道,因为它其实称不上是山:高出地面不超过一百米,方圆也就是十来平方公里,确切的说应该叫它小土丘;不过平原难得见山,所以这个小土丘居然成了家乡的风景名胜,且美其名曰“凤凰山”。
    凤凰山是我们心中美丽无比的风景画。孟春至仲夏,山上一片碧绿,绿的山护卫着绿的田,映衬得清澈的溪水也成了淡雅的细流;山上茶树开花,阵阵清香沁人心鼻。喜爱拍照的人们往往喜欢来到这里,选择一两处景点,摄成称心如意的相片。
    凤凰山是我们可以足不出户的旅游胜地。每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农娃子们或三五成群或牵牛喝马的聚集到凤凰山,有的谈笑风生,有的追逐嬉闹,也有的把在家里不能公开看的武侠小说带了出来,在这儿一饱眼福。山上的天空,不时有一群鸟儿飞过;山顶山腰,时时也有阵阵笑声飞扬。
    凤凰山还是我们当地的守护神。磨刀石般的平原突然冒起一个顶天立地的巨人,尽心尽职的保卫着我们的家乡,看田园四季风光,听溪水叮叮咚咚,伴人民一生勤劳,美哉!
    有诗说:“神鹰突展翅,头上清天飞。”虽然凤凰山不见这般高与奇,但我还是想:这不就是写的凤凰山么。
   
    [简评]:这篇优美的写景文章有三美:⑴风景美,广阔平原景美如画,家乡土丘凸显神奇,绿山绿田映衬绿水,茶树花香沁人心鼻,令人不觉已经陶醉在这难得的景致之中。⑵语言美,作者细致的观察和细腻的描绘了这一美丽的山景,文中比喻等修辞手法灵活运用,让凤凰山有了人一般的情趣。另外,古诗的引用也让文章雅气十足,读来口鼻生香。⑶结构美,文章第三、四、五自然段各由中心句领起,层次清晰结构明了。最后一段,虽抑仍扬,给人一种余音绕梁的感觉。
    (发表于辽宁《初中生写作》2005年1-2期合刊p-104及111页,刊号:CN21-1428/G4,邮发代号:8-8;指导教师:雷元周;欢迎访问田野文学社: http://zzty.cc333.com

文章录入:雷元周    责任编辑:雷元周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