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论文 >> 课堂艺术 >> 正文 今天是:
开展阅读教学的几点技巧
作者:林之风    文章来源: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9
 

开展阅读教学,备课设计的几点技巧

安庆十六中语文组 刘玲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掌握一定的教学设计技巧,对教学的顺利开展,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现在就教学设计中,备课的几个重要步骤做一点探讨:

备课包括备课案,编讲案,析标题。

一.备课案——占有资料,完成信息储备。

教学的开展,备课是第一步,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教学质量,教师最大限度地占有教学资源,深入挖掘课文所蕴涵的信息,做出相应的教学预测,是上好阅读课的基本保证。因此,在准备上一篇新课文时,不要急于照搬教参上拟好的重难点进行备课,而应在熟悉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草稿上勾勒大致的教学目标轮廓,然后以此为核心,尽可能多地查阅相关资料,分析整理后,确定将在课堂上讲授的内容。

备课这一步,只是完备教案的初步,是占有资料,研析课文阶段,是具体教学开展的基础。注意的是,应根据个人风格特点去编辑整理资料,设计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使单调的文字信息,生动形象起来。

二.编讲案——彰显个性,设计教学思路。

我所说的讲案是指用于具体授课时的,对教学流程,教学活动,教学手段的设计方案 ,是一种大纲思路式的,具有很大的可操控性。讲案和课案分开备,能避免教学内容窄化,灵活性较大。

例如:《菜园小记》,可设计以下步骤:

a.走进春天的菜园,感受大自然的神奇(说话活动)

b.“小记”了哪些内容(感知概括)

c.主题探讨(合作探究)

如此“琐碎”的菜园小事,作者为什么写的饶有情趣?

d.写作迁移(仿写)

①以小见大   ②劳动场景

有了备课的充分准备,教师对课文教学就能做到“心中有丘壑”,灵活、切实地设计教学思路。这是教学过程具体实施的设计阶段。 设计时可遵循以下原则:学生需要原则、激趣原则、训练点切合课文原则、联系生活原则、尊重文章思路原则、教学风格结合课标原则、慎用多媒体原则。 1.学生需要原则

学生是一切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学的开展必须尊重学生的需要。课标的要求,就是塑造学生的尺度,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遵照课标,就是遵从学生的需要,把二者结合起来。当然,还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一切从学生需要出发,综合起来设计。 2.激趣原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趣的目的是最大地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迅速拉近学生和课文的距离,增加对课文的亲切感、认同感,同时,也让学生快捷地了解课文涉及的话题,为授课的顺利开展扫除“生疏”障碍。激趣的手段可以是制作道具、利用音像图片资料、设计导语、开展师生活动等。激趣手段可多种多样,但一定要结合课文,不必标新立异、哗众取宠。 例如:制作道具——“幸福”宝盒。在设计“挖荠菜”一文讲案时,我把主题定为“幸福”。怎样把具体的“荠菜”和抽象的“幸福”联系起来,让学生感知两代人不同的幸福观,是教学的切入点。授课时间定在春天,选好一透明玻璃盒,里面放上一棵新鲜的野荠菜,盒子四周贴上印有“幸福”字样的红纸,上课时,出具教具,激发好奇心,让学生围绕主题,开展“你认为宝盒中的幸福是什么”的想象说话活动,然后,揭开幸福的神秘外衣(红纸),再次激起学生的探求的兴趣:荠菜=幸福? 3.训练点切合课文原则

学习一篇课文,除了要感受、感悟内容、主题外,还要对作者的写作技法进行一定的分析,形成一些技能训练点,引导学生进行模仿练习,这样学生在具体可感的氛围中,提升写作的能力。 比如:写人。许多同学在初学写作时,只知道对人物进行全面的介绍,到最后人物的特点是什么,连自己都不明白。这就涉及到观察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技巧的训练。《一面》就是很好的范文。在教学设计时,我们可拟出如下训练点: ①“一面”最深的印象什么?——瘦而有神! ②观察鲁迅:远望——中看——凝视。(由轮廓到细节) ③模拟写作:确定对象→观察(距离、角度)→概括特点→细部特征→写作。 要注意的是,切不可为设计训练点,而对课文进行支离破碎的剖析,这样就失去课文学习的真正意义,变成目的性很强的训练学习。要结合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文自身突出的特点,确定每篇课文的能力训练点。 4.联系生活原则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岁月的痕迹、时代的变迁、生活的影子、生存的状况,或多或少地体现在文章中,学习语文,追根究底,就是感受生活,我们要善于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用心去触摸生活,要巧于衔接生活与文章,特别是时代背景、科技性很强的文章,更要和具体实际联系起来,不能脱离生活,变成政治和科普讲座。 比如:《中国共产党八十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初看标题和作者,很容易单纯地把它当作一篇政治报告,简单地引导阅读,学生很容易迷失在政治术语中,没有深入学习的兴趣。如果换个学习方式,设计成探讨式,可拟两个主问题:①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我们该怎样去呵护它?②为什么要爱祖国、爱党?你准备怎么做?结合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在研读课文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活动,到生活中去体验、感受,然后回到课堂,分小组讨论,写成研讨小论文。 5.尊重文章思路原则

这一点主要是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而设计。 讲案是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活动、教学手段的设计方案,设计的依托是课文本身,万变不离其踪,根据文章思路安排教学流程,不仅可以领略到不同作者的思维风格,个性化的结构艺术,还可以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写作习惯,抛弃课文这一载体进行设计,无异于缘木求鱼。 例如:《藤野先生》           ①   怀念鲁迅先生(印象、心情) ②   鲁迅在日的求学经历、目的,影响最深的是谁? ③   怀念良师益友(切入) ④   藤野其人其事 ⑤讨论鲁迅先生的人生道路 7.教学风格结合课标原则

课标的要求就是培养学生的准则,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必须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我们追求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必须在课标的指导下进行。不能追求风格,就尽情地挥洒,毕竟,讲台不只是展现个人魅力的舞台,它的功用性很强。课堂上的你,并不是生活中你的照搬。 我们应向于漪、余映潮这些大家学习,修炼个人气质、品质,锤炼教风。 7.慎用多媒体原则

一段视、音资料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不加选择地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很容易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分散注意力,削弱逻辑力,让学生误认为电教课就是看录像、看动画、听音乐课,专注娱乐性,忽视教学功用性。因此,在教学设计中,多媒体的安排一定要精到,起释疑难、启想象、化抽象之功效。多媒体一定要慎用,特别是高年级阅读教学中。 三.析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不仅概括力强,而且蕴涵着丰富的信息资源,起着统帅全文的作用,运用得好,能起到“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为授课的顺利进行,开创一个良好的局面。因此在阅读教学设计中,我们不仅要注重授课模式的新颖,加强学生的合作探究,也要注重对标题所蕴涵的信息进行分析,使授课较快地过渡到正题,避免时间、资源的浪费。具体而言,可采用以下方法: 1.符号法,即用标点符号串起课文的层次或内容。如:《向沙漠进军》,通过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我们知道课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为向沙漠进军的背景,即为什么要向沙漠进军(?);第二部分为向沙漠进军的具体作法,即怎样向沙漠进军(!);第三部分为向沙漠进军的前景,即向沙漠进军的意义巨大(!)。这样,我们就可以按划线文字进行导读设计,并板书:??!。既简洁明了,又有很强的激趣性。

2.重音法,即对标题中的字词的重读,从而明确、设计授课内容、步骤。如:《夏天也是好天气》,重读“夏天”,可以引发学生对夏天印象的述说,从而与课文内容形成横向比较:重读“也”可以引出对“《春》”的美好回忆,形成纵向比较。还可以收集相关文章,组织“感受四季”的为主题的专题教学;重读“好”,可以引发学生对课文中、酷热下“好”点的探寻,形成综合的美点体悟。这样,就可全面感知课文,感受自然美,体会童趣美。

3.析词法,即通过对标题中词的语法、语义分析,得出相关信息,导入教学。如:《万紫千红的花》,不难看出“花”的修饰语特点突出:紫、红——色彩鲜艳,万、千——色彩丰富。这与文章的说明内容、说明层次相对应。

4.拆分、补全法。为了简洁、醒目,突出文章主要内容,许多标题都用单个词或短语来拟定,这时,我们用拆分、补全句子成分的方法,使学生能够初步感知课文。

拆分:如《我的叔叔于勒》,于勒→叔叔于勒→我的叔叔于勒,称呼的变化,暗示着外人、家人、“我”对于勒的感情变化,揭示作品的主题。 补全:如《背影》,父亲的背影:买橘时的背影,告别时的背影,回忆中的背影。随着标题的补全,立体、感人的慈父形象跃然纸上。 5.感情色彩法

许多标题都饱含作者强烈、鲜明的爱憎感情,如果注重挖掘阐发,文章的感情基调,主要内容就一目了然。如《爱莲说》,可设计如下步骤:“爱”即“喜爱”,喜爱莲的什么?——外在美、内在美!“爱”对应着“不爱”,不爱什么?——菊、牡丹的傲世、世俗。爱莲的内容还可拓展,进而组织与说明文《莲》的比较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设计中采用标题导析法,可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培养严谨的分析精神,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感知课文,一“析”了然。 以上几种相对独立的方法,并不能囊括所有语文教学所蕴涵的规律,备课设计的高低,是教学取得成功与否的第一步,只要我们勤思考,多探究,巧设计,就一定能让学生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快速地接近、解读课文,从而轻松、快乐地学语文。  

文章录入:林之风    责任编辑:林之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