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人教版教案 >> 人教七上教案 >> 正文 今天是:
6.理想
作者:曹双英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9/12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

本设计强调教学时把握诗体特征,对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朗读指导,意欲以朗读带动教学流程的步步推进,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调动学生思维的、语感的、创造的激情投入,让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意,领悟诗理,品尝诗味,习得技法,从而了解诗歌,喜爱诗歌。

教学步骤:

一、导入。师生赛说关于理想的名句。

二、一读,解诗意

1.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请同学们各用一句话概括诗的主要内容、感情基调、语言风格等。

2.评说式朗读课文,理解各节大意。请一位同学读课文,其他同学评说内容,读一节,评说一节。

3.根据各节大意,探究全诗脉络。明确:第一节总说理想的意义;主体部分分别阐述理想之于人生的决定意义,具体言之,2.3两节谈理想的历史意义,4.5.6.7节谈理想的人格意义,8.9.10、11节谈理想的人生意义;最后一节鼓舞人们树立理想,为理想而奋斗。

4.朗读课文,进一步感受诗意。

朗读指导:好诗不厌百回读,朗读的使命就是唤醒文字,复活语言。如何读好一首诗?首先是要理解诗意,这样在朗读时才能把握感情基调,正确处理诗节和诗句间的停连,准确传达诗的意蕴和语言特色。如果离开了对诗意的正确理解,朗读技巧就失去了灵魂。

朗读实践:①齐读首尾两节诗,确立朗读此诗的感情基调。②男女生分工分层朗读诗的主体部分,感受诗的层次和内容。

三、二读,悟诗理

1.自由朗读课文,在最能打动你的诗句下作上标记,想想它为什么打动你。

2.深情朗读出最能打动你的诗句,然后用简洁的语言陈述它打动你的原因。

学生自由谈。学生一般会关注这几类诗句:

句意浅显但能很快激起读者共鸣的,如:第2节、第5节、第7节、第8节、第11节中的一些诗句,老师可重点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实例来印证,从而体会诗句意义。

饱含情味一如长者的谆谆告诫的,如:“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请乘理想之马,挥鞭从此起程,/路上春色正好,天上太阳正晴”等,不妨让学生多读读,领会其意味。

字面一看就富有哲理的,如:“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理想既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等,老师可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说说其中蕴含的哲理。

注意:学生发言涉及诗中哲理、情理、文理都应算是体悟了诗理,教学就达到了目的,不要强求答案标准规范,相反应特别提倡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3.朗读课文,深入体悟诗理。

朗读基本技巧指导: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是表达自己对作品理解程度的最好方式。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朗读时往往要恰如其分地运用一些朗读技巧,如准确判定诗句的重音、明晰诗句的节奏、运用适于诗句内容的语气语调等,而这些都是有章可循的……(进行细致而精辟的朗读技巧的讲解)

朗读的语气语调容易被忽视,教师可细致指导一二:《理想》一诗,前面6节是从正面歌颂理想,朗读时要注意读出明朗、坚定的语气,要有夺人的气势,给人以情绪上的感染力;接下来2节写理想的复杂特性——“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要读出悲壮、沉思的语气;随后的3节写要坚持理想,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理想,要读出劝告、警醒的语气;最后1节以“理想”“开花”“抽芽”来形容“春色正好”“太阳正晴”的生机勃勃的景象,展现重新获得理想之后的欢快心情以及要为理想而奋斗的昂扬意气,要读出欢快、奋发的语气。这样下来,整首诗就显出了回环起伏,具有了动人的旋律。

朗读实践:①教师示范第一节的朗读,学生听读品评朗读技巧。②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选择你喜爱的诗节进行表情朗读。

四、三读,品诗味

1.自由朗读课文,独立欣赏:你从哪些方面感受到了本文的诗味?

2.小组交流,合作学习,再联系过去所学,一起探究。

3.全班交流,共享探究成果。学生简明笔记,教师精要点评。

这首诗诗味很浓,主要体现在:

全诗表意明确,主题单一,抒情方式直白,是诗人用激情唱出的“理想”颂歌,体现出情感充沛,富有感染力的特点。

全诗表现出诗人对“理想”多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它以哲理性强取胜,是一朵理性之花,体现出意蕴丰厚、内容深刻的特点。

全诗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充分展现了“理想”的丰富内涵;用了大量对比,引发读者对“理想”的深深思索;用连珠兼排比,表现出音韵上流动的美感和磅礴的气势;用对偶,对仗工整,句式整齐,总之,大量的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全诗体现出语言精美的特点。

此外,诗味还体现在:音韵上每节偶句押韵,全诗一韵到底;语意上多承接,多转折,多并列;句式上多“是字句”,多“使字句”,多短句……

4.朗读课文,品味诗味。

朗读技巧指导:朗读是加深对诗歌意思和感情的体会,并直接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要读出诗的味道,我们还要关注一些细节的处理,如韵脚、转承、比喻、对比、排比的朗读……(进行细致而精辟的朗读技巧的讲解)

朗读实践:①结合你对诗的理解,用好技巧诵读诗歌。②全班合作,艺术表演诗朗诵。

五、四读,诵佳句

朗读课文,竞背佳句。可学生自选内容,比背的句数多少,也可统一勾画诗中佳句,限时记诵。

六、课堂小结。推荐与课文在写作的时代背景、表达主题、语言风格、达意传情方面极为相似的联读材料——张有斌的《追求》,进一步落实课中所学的诗歌学习方法和朗读技能。 七、作业:语言学用练习 1.模仿文中任意一种句式,写出你对“理想”的认识和看法。 2.运用学到的诗歌知识,选一自己喜爱的对象,作首小诗。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

本设计试图教给学生一些巧读巧记诗歌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变长为短,变难为易,变无趣为有趣的背诗乐趣。 教学步骤:

一、泛读全诗,整体感知诗歌主要内容、感情基调、语言风格。

二、尝试用如下方法去读诗背诗,看有什么发现。 方法一:巧把文脉,分层记诵。 把各节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关联前后,串成一篇精悍的小散文。然后依文断意,分清层次后再记诵: 理想是前进的方向第1节。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想第2节,正是人类一代又一代的理想,推动了历史的发展第3节。但实现理想往往要经历多次挫折和失败第4节,但这些挫折和失败也磨练着你的意志,提升着你的人格,使你成长为乐观向上的人第5节,淡泊利第6节与名第7节的人。所以拥有理想,你就是一个“大写的人”第8节。任何人都可以树立理想第9节,但是一旦拥有你就要珍惜第10节,一旦实现你更要奋进第11节。树立理想吧,现在正是实现理想的好时光第12节! 方法二:巧识文句,分块记诵。 从不同角度揣摩诗句模式:比喻句、排比句、顶针句、对举句、对比句、承接句、转接句、“是字句”、“使字句”、短句,还有几法合用的,按照知识块记诵。

方法三:巧加对象,分句记诵。

对容易颠倒的诗句,可假想一说话针对对象,再记诵,如第5节。三、总结归纳学法。


版权声明

        本套创新教案为语文潮网站原创作品, 版权为作者和本站共有,未经本站书面授权, 任何媒介不得转载与发表,违反本规定,本站保留依法追诉的权力。 

 语文潮网站
2005年8月7日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