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人教版教案 >> 人教九上教案 >> 正文 今天是:
9.故乡
作者:李劲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6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这是篇经典小说,人物性格鲜明,主题意蕴丰富。贯穿全文的情绪是沉重和悲哀,这和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思乡怀人其他作品迥然不同。由于时代的久远和鲁迅特有的风格,使这篇课文让今天的学生很难理解。本设计从小说的情绪入手,引导学生分析这种悲情的来源——故乡景和故乡人。再引导学生寻找全文晦暗调子中的一点亮色:朦胧的希望。最后深化“故乡”的象征,由家而国,体会作品对当时凋敝的中国农村现状的思索。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游子心中,“故乡”是一个美丽的字眼,是魂牵梦绕的归宿。大家读完鲁迅的小说《故乡》,感觉和我们以前读过的那些思乡怀人的作品是否一样?

二、跳读课文,把握情感基调

学生跳读课文中写“我”的情绪的段落。如开头的“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结尾的 “故乡的山水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使我非常的气闷……又使我非常的悲哀”等段落,准确把握情感基调:悲哀。

三、朗读品味,理解情感基调。

学生经过讨论,概括悲哀的原因主要在两个方面:

(一)故乡景

1.朗读小说中描写故乡景物的部分,找出令“我”悲哀的因素。

重点阅读开头的一段景物描写,注意重读“天气阴晦”、“冷风呜呜”、“苍黄的天”、“横着萧索的村庄”等词语。

2.对比阅读“记忆中的故乡”的部分,注意其中“深蓝”“金黄”“碧绿”等表示色彩的词语。

教师特别要给予语气、语调、语速等方面的具体指导,读前一部分要欢快、流畅,充满新奇、神往之感;读后一部分则要低缓、哀伤,饱含震惊、幻灭之痛。

(二)故乡人

1.教师提出主问题:“故乡哪些人的什么变化最令‘我’心痛?”

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展开对小说细致地、深入地阅读。

2.学生交流讨论成果。

讨论主要围绕闰土和杨二嫂两个人物展开,有时间的话可以涉及宏儿和水生。

闰土的变化有哪些方面令“我”悲哀?

杨二嫂的变化是否也令“我”悲哀?

③宏儿和水生的关系是否也令“我”悲哀?

多数学生应该能够从课文中举出实例、得出看法,焦点应该是集中在闰土的变化上。对于他的肖像的变化,他的语言、神情、行动的变化都能谈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可以用一个问题提升学生的认识:“外在的变化的确令人心痛,但是最可怕的变化是什么呢?”由此引到闰土对“我”的态度的变化,对生活的态度的变化才是最令人心痛;而这二者又可以归纳为心灵的变化即“精神麻木”。次要人物杨二嫂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由表入里地解剖其内心。至于宏儿和水生教师可点拨:他们的关系令“我”担心自己和闰土的今天,就是他们的将来,所以心中一样充满了无奈和悲哀。

3.学生分条梳理讨论的结果,特别是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学生可能会不够准确,教师可以加以点拨和补充:

闰土:外貌苍老,动作迟钝,语言含糊,对“我”谦恭,对生活丧失希望。

杨二嫂:相貌丑陋,语言尖刻,自私、势力,虚伪、庸俗。

四、逆向思维,深化情感基调

教师提问:全文的底色是沉重和悲哀的,那么有没有一点亮色呢?

学生看课文思考、回答、讨论,教师梳理归纳:在课文的结尾,作者写出了理想中富足美丽充满活力的家乡,并且相信经过大家共同的努力,美好的理想一定能实现。

 朗读结尾的三段文字,特别是“希望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有了路。” 要求齐读背诵。

五、由果推因,把握小说主题

1.设问:故乡人物的变化是怎么造成的?

讨论、明确:闰土的变化小说中“终日吹着海风(海边艰苦劳动) “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交待可以视为表层原因,杨二嫂的变化归于贫穷、破产也是表层原因,他们的变化真正的原因是政治上受奴役、经济上受剥削、精神上受毒害。只是由于二者本身的身份性格(一个是纯朴的农民,一个是逐利的城镇小市民)不同,最终的变化结果不同。

2.设问:小说仅仅只想表现“我”的故乡吗?

教师介绍背景资料,使学生明确:不只是“我”的故乡,当时的农村都是这样,当时的农民都是这样,这都是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对农民的盘剥造成的。小说中的“故乡”就是当时旧中国农村的缩影。

3.“我”是鲁迅吗,他写这篇小说的意图是什么?

教师可以从重点理解小说结尾的议论入手,将小说中的人物一一归类(辛苦展转的“我”、辛苦麻木的闰土、辛苦恣睢的杨二嫂),引导学生揣摩写作意图。从带有作者影子的“我”的情感态度,多侧面的探究小说的主题。认识可以是多样性的,可以界定为揭示国民纯真人性的扭曲,表现封建社会苦难轮回的怪圈,渴望理想的人际关系(“新的生活”)等等。

六、小结回味、练习反馈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鲁迅小说厚重、深刻,留给读者思索的空间很多。本设计集中《故乡》中最能引发思维的多向性的几个点,搭建学生对话经典的平台,培养质疑探究的精神。

教学步骤:

一、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二、研究形象,体味情感

1.闰土是个什么样的人?你同情他吗?

2.杨二嫂是个什么样的人?你痛恨她吗?

3.对闰土,你仅仅是同情;对杨二嫂,你仅仅是痛恨?

一二两组同时提出,引导学生多方面地、深入地阅读人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教师补充、归纳。在问题似已解决时,抛出第三组问题,重在强调“仅仅”二字的份量,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调动学生思索体味“我”的情感,提出自己独特的、更贴近人物本真的看法。

三、研究环境,探究主题

1.小说中一共描写了几个“故乡”?

此问探究的已不仅是环境,而更涉小说主题。除了对比鲜明的“现实中的故乡”与“记忆中的故乡”之外,其实,小说中还有一个“理想中的故乡”。从小说结尾部分“我”的内心独白可以看出,“我”对未来的故乡有一个朦胧的希望轮廓。

2.“故乡”是谁的?

这个问题是把小说的社会意义推到更广阔的层面。在现代工业文明的时代,故乡失落了,又也许只存在于孩童纯真的眼睛里。小说中的故乡是“我”的,又是“我们”的。它有着普遍的象征意味,代表着人的精神归宿。

3.“故乡”在哪里?

结合课后练习四,研究“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深刻意蕴。从小说对宏儿和水生的想像中,可窥见作者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理想中的故乡,不在儿时飘渺的回忆中,更不在世俗、功利、隔膜的成年世界里,它需要我们去追求,去勇敢地开创新路。

四、联读比较,异中求同

联系鲁迅小说《社戏》中关于农村生活的描写,探讨本小说中“新的生活”具体包含的基本元素有哪些。

前后勾连是学习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常用手法,通过联读比较,可以看出这两篇小说,对儿时记忆中的农村生活,怀有同样美好的感情。《社戏》中迷人的水乡景色,《故乡》中斑斓的海滩风光;人与自然,人与人,都是那般和谐美好!由此,大略可知 “新的生活”应该包括:纯真无暇的童年友谊,纯朴平等的成年交往,与自然的亲近和谐。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