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
|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人教版教案 >> 人教九上教案 >> 正文 | 今天是: |
19.范进中举 | |
作者:周李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6 | |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一字经纬——围绕一个“变”字组织课堂教学,在读读、评评、议议中把握人物形像,感受讽刺魅力,探究社会意义。 主要教学步骤: 一、教师简介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引入。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拔人才的制度。明清两代的科举制度大致相同。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的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录取“入学”成为生员。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乡试考中后称举人;然后举人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到礼部参加会试,取中后称为贡生;贡生又参加由皇帝亲自主试的殿试,取中后统称为进士。一个读书人,能够这样一路考来,一条“金光大道”就在脚下了。 二、整体把握:默读全篇,在最短时间内提取课文主要信息,了解故事情节,然后分别用一句话、一段话概述课文内容。示例: 1.一句话概括:老童生范进在垂老之年意外捞到了功名,激动之余竟发了疯。 2.一段话概述:读书人范进以取得功名为终生理想,无比执着。他从20岁就开始应考,一直到54岁,整整考了35年,经历了十二三场考试始终只是个童生。54岁这年,他终于进了学,成了秀才,瞒着老丈人参加乡试居然中了举人。报录人来了,范进竟喜极而疯了。后来老丈人一个耳光才将他打醒。 3.寻“变”——请同学们带着发现的眼光读课文,捕捉文章里人物的变化。 4.说“变”——在学生充分朗读发现之后,集体交流寻读所得。 预案:范进进了学,胡屠户提着一副大肠和一瓶酒来贺喜;范进中了举,他提了七八斤肉、四五千钱来贺喜。 胡屠户先骂范进是烂忠厚没用的、尖嘴猴腮,后来称范进是天上的文曲星,是贤婿,是老爷。 范进中举前,家里穷得三天没开火,老母亲眼都饿花了眼,众乡邻没一个接济他的;等到他中了举人,众乡邻有拿鸡蛋的,有拿白酒的,有背斗米来的,也有捉两只鸡来的。 范进中举前,家里揭不开锅,中举后,房子有人送,银子有人送,一下子就富足了。 范进中举前对胡屠户的训斥只是“唯唯连声”,低三下四的说“岳父见教的是”;中举后不再称胡屠户为“岳父”,而改称“老爹”了。 5.议“变”——胡屠夫、众乡邻、张乡绅对范进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怎样的众生相?范进的痴迷科举与这有没有联系? 胡屠户、众乡邻、张乡绅对范进态度的变化反映了当时趋炎附势、欺贫爱富的众生相。正因为通过了科举考试能彻底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赚取荣华富贵,所以范进才这样义无反顾的在艰苦的科举道路上中跋涉。 6.读“变”——选择文中某一处最典型的最鲜明的变化读一读,读得夸张、生动些。 先自由地读读胡屠户的骂语,再读读胡屠户的赞语,读读张乡绅的语言。 再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胡屠户和张乡绅,边模仿边做手势。 7.续“变”——老童生范进垂老之年意外收获了功名,无米下炊、遭人唾弃的生活状态彻底改变。他的有生之年还可能演绎什么变幻莫测的故事呢?请在想像的国度帮他策划吧。(提出要求:秉承讽刺艺术,关照社会现实,合乎人物性格,想像大胆新奇)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演读——感受文章的讽刺艺术;演说——加深对作品主题的认识 主要教学步骤: 一、由古时流传的“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趣谈引入。 二、整体把握:(方法同上2) 三、走进演读厅: 快速浏览课文,圈点勾画可笑之处。 思考批注:可笑的背后隐含着什么? 交流:根据个人的喜好,择其一处或几处文段进行表演朗读。 四、登上演讲台: (1)出示演说主题:范进中举,大家一片欢喜。所谓的“大喜”,其实是他个人的“大悲”,乃至民族、国家的“大悲”。 (2)请同学们分学习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这句话进行讨论。 |
|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