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人教版教案 >> 人教八上教案 >> 正文 今天是:
R8127.短文两篇
作者:康靖贤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2/23
 

27.短文两篇

用教案

创意说明:余映潮老师在文学作品的教学设计艺术中提出,教学文言散文与文言诗词,既要解决字词句和有关常识的问题,又要进行文学欣赏教育。本创意用问题提纲的形式,引导学生做赏析文,老师示范一篇,学生创作一篇,逐步养成学生赏析文言文的习惯,并提高赏析能力。

教学步骤:

教学铺垫。

布置预习,八字一行抄写《答谢中书书》,一句一行抄写《记承天寺夜游》。目的是更清晰地了解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一)初读顺文字。

(二)再读辨节奏。

(三)三读明内容。

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参考书,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  用参考书,结合文中注释,请简要介绍作者。

2.  《答谢中书书》中的第二个是什么意思?

3.  《记承天寺夜游》题目表明文章属于何种体裁?

4.  文章分别写了哪几个层次的内容?

5.  《答谢中书书》文总写之句是哪一句?总写了什么内容?

6.   请分析《记承天寺夜游》文中的六要素。

7.  课文分别写了哪些景物?这样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8分写的景物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介绍的?

9文中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采用不同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10你认为文章中哪些地方描写很美?请用自己的话具体说说。

11文章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四读析文意。

在明了上述内容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赏析课文。赏析课文可从上述方面入手,如果把上述问题答案有机地联结起来,就能形成一篇赏析文章。通过示范,指导学生写赏析性文章。

范例:    《答谢中书书》赏析

陶弘景(456536),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和医药家。仕齐时,拜为宣都王侍读,左卫殿中将军。因为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入梁,隐居茅山华阳洞。梁武帝礼聘不出,但常以朝廷大事与他商讨。当时的人都称他为山中宰相

题目中的是书信之意。本文是陶弘景写给中书鸿胪(掌管朝廷机密文书)谢徵的一封回信。信中极力称赞江南山水之美。笔笼山川,纸纳四时;文辞清丽,意境优美;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是六朝小品文中的凤毛麟角之作。

文章内容包含三个层次。第一层总写山水之美,第二层分述四时早晚之景,第三层再概写前文所述之景,并以名人印证。

总写句山川之美,古来共谈,突出一个字,一美罩全文。接下来的文字无不围绕它来铺开,分写了石壁猿鸟夕日沉鳞等景物。

高峰”“清流,高低搭配,俯仰生姿;入云”“见底,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五色”“”“,颜色绚烂多彩,令人目不暇接。四时,从时间角度介绍四季早晚之景,猿鸟沉鳞,给景物增添了勃勃生机和无限乐趣。最后作者发出一声感叹:这实在是人间仙境。

作者分别运用描写、议论的表达方式。描写部分多角度多层次地浓墨渲染,详尽的介绍了江南美景,议论部分画龙点睛,巧妙升华,点明中心。

文章给我们展示的是一幅绝美的图画。画中山水相映,色彩缤纷,高低错落,动静相生。此为一美。二美在结构,文章短小精悍,结构严谨,首尾呼应,叙议结合,经纬分明,脉络贯通。三美在语言,四字一句,整齐顺口,结尾处参差变化,又如行云流水,随意自然。

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从直抒胸臆的句子中揣摩而得。开头一个字,表露出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意;实欲界之仙都,流露出作者于山水之中物我两忘的自得之态;自康乐以来,未复能有与其奇者,流溢出作者与谢公比肩之情。总而言之,全文表达了作者遁迹山林娱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要求:仿照范例,依据步骤(三)所列问题清单,试着写《记承天寺夜游》的赏析文章。

   (五)背诵并默写课文。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背诵是初中学生学习的基本功。本创意试图通过指导学生背诵两篇短文,从而掌握化整为零的背诵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板块:读

1.听范读。

2.自由读。

3.齐声读。

4.熟练读。

    第二板块:背

   1.指导背诵。 背诵的方法很多。初学文言文的同学背诵课文,可采用化整为零法。先一句一句记忆,然后一层一层记忆,再一段一段记忆。一句句,一层层,一段段,被完了,合起来就是整篇文章。倒过来可称为层层剥笋法。

    《答谢中书书》全文分为三层,属————式,分说部分又分为两层。第一层从仰望、俯视、平视的角度来写景,第二层从时间角度,按四季、早晚之景来描写。按照这种层次内容记忆,能提高背诵效果。

    《记承天寺夜游》可一句一句背诵。前三句分别交代记叙的要素,第四句写景,第五句议论抒情,升华点题。按照这种思路来背诵,也能提高背诵效率。

   2.学生高效记忆。

   3. 分组背。一、二组记诵《答谢中书书》,三、四组记诵《记承天寺夜游》,五分钟内能背的人每人得1分;交换记诵内容,五分钟内能背的每人得1分。

   4.巩固背。自由背诵,慢慢熟练。鼓励、指导记诵速度较慢的同学提高背诵效率。

   5. 检查背。两大组同学捉对检查背诵,三、四组同学先检查一、二组同学,然后交换检查。能背诵的同学,每人得1分。

   6. 计时背。两大组轮流派代表上台背诵,能在30秒内背完的每人得2分。

       学生按照这种思维,分散记忆后再集中背诵,并且当堂竞赛,通过激励机制,较大范围地提高了背诵效率。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