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人教版教案 >> 人教八下教案 >> 正文 今天是:
R8210.组歌
作者:周 丽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2/5
 

10 组歌

[实用教案]

创意说明:《浪之歌》海浪被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诗人借助海浪与海岸这对热恋形象,曲折表达了他对祖国忠贞不渝的情感和火热衷肠。《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借写雨来赞颂人类七情中最美好的感情-----爱,并借以袒露诗人自我仁爱博大的襟怀,并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学习这两首诗要加强诵读,感受它们在辞色和声音上的美感。另外在诵读中还要把握作者的思路,领悟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学习文章优美的语言中蕴含的丰富哲理。

教学步骤:

一.诵读——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认真地听读课文,边听边想象其展现的画面,进入情境,体会诗中美好的情韵。

2、学生朗读。读诗是一种高雅的情感体验活动,当我们在想象中进入诗中的意境,体悟到诗中美好的情韵而又能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这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现在,请大家自由选择组诗《浪之歌》或《雨之歌》中的任意一首,进行朗读感受。

一读:重在整体感知诗中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

二读:重在体味情感。注意语流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

三读:重在进入情境。注意韵脚,注意语气的轻重抑扬,注意体现散文诗的抒情性。

整体感知诗人情感。

3.散文诗往往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来传达诗人的情意,那么,这两首散文诗借助“浪”和“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采用第一人称,借助丰富的想像,艺术地描绘“浪”和“雨”的生活,借它们来赞颂人类七情之中最美好的感情——爱,并借以袒露诗人自我仁爱博大的襟怀,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

二.品读——形象赏析。

1.这两首散文诗中的“海浪”和“雨”的形象各有什么特点?

如:(热情洋溢的浪; 一往情深的浪;无比忠诚的浪;多情浪漫的浪;温柔善良的浪;痴情的浪;缠绵的浪;任性的浪等)

(滋润万物的雨 ;让山河欢乐的雨;让花草欢笑的雨;为云彩和田野传递爱情的雨;充满爱心的雨;启迪心扉的雨;沁人心田的雨等)

2.你能说说“海浪”和“雨”到底具有怎样的形象?

 (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海浪的形象是一个博爱者的形象,从中可以看到诗人自己的影子,诗人是世间种种美好事物的守护者。)

(雨的形象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传情的信使

三、美读——特色把握。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个人兴趣,自选角度,说一说品析课文美点的话。(可以从诗的形象,诗的语言,诗的修辞方式,诗的结构形式,诗的情感,诗的抒情方式等方面进行。)

先说《浪之歌》:“美在……”  (学生自由评说)

再说《雨之歌》:“美在……”  (学生自由评说)

讨论明确:

美在形象:  在《浪之歌》里,海浪被诗人赋予了一个浪漫的花的形象,它首先作为海岸的情人出现,她对情侣海岸一往情深,爱得热烈,爱得深沉,在周而复始的潮汐的律动中与爱人难分难舍。不仅如此,这个女性化的形象还被融进了更深广的喻义,它成为人间世界的守护者——“夜阑人静,万物都在梦乡里沉睡,唯有我彻夜不寐;时而歌唱,时而叹息。在《雨之歌》里,雨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的形象,它滋润万物,同时也把距离遥远的事物联结起来。

美在意蕴:意蕴,就是渗透在作品艺术形象中的理性内涵,是读者能够体味得到的作品内在的情感、灵魂、风骨、精神及某种人生精义。从《浪之歌》中,我们可以领悟到诗中海浪的爱情的内涵,那不仅仅是对海岸的爱情,是更广阔的对世间万物所怀的满腹的爱情,这博大的爱情闪耀着母性的光辉——“爱情的真谛就是清醒,因为爱着这世界,所以哪怕彻夜不眠让我形容憔悴,也要守护着这个世界,它的和谐,它的美。从中我们看到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正应是这世间种种美好价值的守护者,正如诗的末尾所写: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终生的工作,在这里,海浪的形象已经幻化为诗人自己的坚定的声音。而在《雨之歌》里,雨的形象是多么令人欣喜,它是慷慨无私的奉献者和殷勤的使者。自然万物因为它的滋润而生动而美好。我们敏感的心灵常常就是在这潺潺的雨水中,被引领着去触及那些离我们很遥远的记忆、梦想,以及深邃的精神世界。

美在表达: 两首散文诗的表达之美,美在语言的清丽流畅,美在诗中语义的递进伸展,美在丰富的想象,美在作者的想象与海浪和雨水的自然物理特性相贴合,美在比喻、对比、排比、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特别是《雨之歌》中拟人手法的灵活的多方面运用)美在它所营造出的咏叹调似的浪漫与抒情,……

四.写读——模仿创造。

万物有灵,只是因为人的存在。正是因为有灵性的人的凝视,万物才显出人间的情态。正因为有了人的聆听,雨点的敲击才构成一首首乐曲。

下面请你采用第一人称,发挥丰富的想象,学习多样化的拟人手法以及其他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选取自然一物,以“      之歌”为题(如“小草之歌”、“白云之歌”、“春风之歌”等)模仿创作一首散文诗,表现你对人生的思考。

[备选创意]

创意说明:读——通过朗读来使学生对这两首散文诗形成初步的印象,在美妙的意境中体会诗歌的感情。评——用细致的诱导性的逐段分析法引发学生对文章中的丰富内涵的理解。写——通过仿写练习,感受作者拟人化手法的妙用。

教学步骤:

一.读。

要求读出感情和节奏,初步体会两首诗表现作者怎样的感情

两首诗在翻译过来时都着意安排了明显的韵脚,同时又有很多换韵和交韵以使得诗在声音层面不显得单调。从文中找出诗的韵脚。

二.评。

1.朗读课文,学生在散文诗旁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

如《浪之歌》开头写浪花对海岸的深情,浪花的性格是活泼的,她像一个纯情的姑娘日日夜夜嬉戏在海岸身边……(学生讨论、交流。)

2.学生找出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并加以评析。(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3.理解“海浪”、“雨”的形象,理解文章丰富的内蕴。

4.教师向学生推荐纪伯伦<组歌>中其他三首:<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要求学生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并摘抄散文诗中的佳句。口头仿写训练

三.写。

朗读<浪之歌>第五节“曾有多少次,当美人鱼从海底钻出海面,坐在礁石上欣赏星空时,我围绕她们跳过舞;曾有多少次,当有情人向俊俏的少女倾诉自己为爱情所苦时,我陪伴他长吁短叹,帮助他将衷情吐露;曾有多少次,我与礁石同席对饮,它竟纹丝不动,我同它嘻嘻哈哈,它竟面无笑容。……”

    要求运用“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当……时,我……;曾有多少次,我……”句式来说一段话。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学生说话要有一个中心,前后句连贯,衔接自然。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