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教材 · 经典阅读 · 语文期刊 · 作文与考试 · 备课资源 · 语文影音 · 语文名师 ·

 | 网站首页 | 文章中心 | 下载中心 | 交流中心 | 备课中心 | 

·映潮教艺·映潮导读·映潮导写·映潮备考·潮水之家·教研视野·
您现在的位置: 语文潮 >> 文章中心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 人教版教案 >> 人教九下教案 >> 正文 今天是:
R9219.鱼我所欲也
作者:何相成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3/10
 

 

【实用教案】一线串珠

创意说明:全文紧紧扣住一个“义”进行论述。孟子“义”的含义;“义”的提出;“义”的说理层次;“义”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地位与影响;中学生对于“义”的不同理解;“义”带给我们的启示;……抓住一个“义”字为主线,可以牵动对全文内容的理解探究。

教学步骤:

一、朗读课文,疏通字词。

二、译读课文,理解内容。

三、一线串珠,解读意旨。

1.“义”的提出:

①孟子的“义”的观点。

②“义”论点的显示方式:类比手法;中心论点句

2.“义”的内涵。

①贤者有是心

②人皆有之

3.“义”的证明

①道理论证:义重于生;义重于利;义重于名

②事例论证:(详例)正面事例——不食嗟来之食;(简例)反面事例——重亲取利。

③比喻论证:鱼和熊掌

④正反论证:“不受”与“为之”;“得之生”与“弗得死”;“向”与“今”。

4.“义”的实质。

(从士的角度)贤者能勿丧耳:作为一个有道义的人不能失去的东西。

(从人的角度)人之本心:作为一个人应该具有的东西。

(从人生价值角度)甚于生死,舍生取义:比生死更加值得珍惜的东西。

5.“义”的探究。

思考:

①在孟子看来,哪些是“义”,哪些是“非义”?

②你能举出古今中外“义”的事例吗?

③结合社会现实,你如何正确看待“义”?

④我们中学生的“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⑤“义”是什么?请用精要的语言表述。

四、品析课文语言。

通过孟子“义”的论述,你看出其语言特点吗?

小结:巧妙设喻;排比列举铺陈;对比突出。

五、背诵课文。

六、课堂总结。

 

【备选创意】联读

创意说明:孟子的“义”激励着古今中外的人们而“舍生”,出现过许多为正义牺牲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的感人故事,也谱写了许多感人的诗篇。通过对有关资料的联读,让学生对孟子“义”的思想有着更加深入的感悟。

教学步骤:

1. 教师提供相关资料,学生回家查阅,并同课文进行阅读比较,看看它们各自表现出怎样的价值取向。

①文天祥《过伶仃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伶仃洋里叹伶仃。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②其它参考资料:

夏明翰“就义诗”、裴多菲《爱情,自由》、李清照《夏日绝句》、陈毅《梅岭三章》、叶挺《囚歌》等。

2. 查阅“嗟来之食”的故事,与课文比较,看看内容上有哪些不同,思考为什么有这样的不同。

3. 孟子主张的“义”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可作哪些理解?它有没有现实意义?搜集整理资料具体分析说明。

说明:以上三方面的拓展学习,学生也可只选取一个方面完成,查找整理的资料可以贴在教室适当的地方,由学生自由交流。在课堂上,教师进行简明和必要的引导评点。

4.学生总结感悟。

出示相关话题,学生选择发言。

①从传统思想看孟子的“义”

②“仁义”与“义气”

③尊重个性和遵守道义

文章录入:陈敦桥    责任编辑:陈敦桥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yuyingchao.com
    语文潮⊕余映潮教研网